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必要条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8 10:03:41 456 人看过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下:

1、经营者素质不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2、食品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不高,食品安全宣传的声势不大、氛围不浓。

3、无公害食品生产与销售脱节。

4、假劣食品流向城乡结合部及农村牧区。

5、监管职能分散,协调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6、政府对“食品安全”经费投入不足,监管工作到位难。

7、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难度较大。

食品安全问题怎么处理

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我们应着力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一)生产者与销售者必须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讲究诚信,凭良心办事,把食品企业对社会的食品安全责任化为自己的自觉意识,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二)良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保证,各部门应该互相协作,层层落实,并应该随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行政执法的结果应该向人民群众公开。

(三)尽快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完善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从严要求,约束企业保障食品的合格。

(四)加大对食品检测检验研究和应用的投入,控制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并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体制,减轻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五)建立安全教育宣传体系,让作为食品安全的终端受众的消费者加强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认识水平,并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而言之,食品安全关系到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我们必须马上行动起来,多方合作,各尽其能,解决食品的安全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条,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负责。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3日 04:5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消费者相关文章
  • 浅谈我国粮食安全生产问题
    一、坚守耕地面积18亿亩的红线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8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574亿亩,比上一年度减少29万亩。这已是耕地面积第12年持续下降。与1996年的19.51亿亩相比,12年间,中国的耕地面积净减少了1.2526亿亩,相当于减少了一个目前耕地面积超过1亿亩的大省。要保证我国耕地面积不会进一步缩减,一要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二要大力治理水土流失严重,以及农业缺水地区的水源问题;三要赋予农民土地长久的承包权,在土地价格形成过程中,使农民享有定价权,以使其获得社会平均利润,并形成稳定的预期。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价格近年来由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扩大,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过慢,有时甚至在扣除种粮成本后,净利润为负,农民入不敷出,导致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以谋求一份更高收益的工作。据不完全
    2023-06-07
    472人看过
  • 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纠纷的原因?应该如何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纠纷?
    一、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纠纷的原因1、经营者素质不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部分食品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唯利是图思想严重,不注重食品质量;而有些消费者在消费时,受个人收入低等因素的制约,首先考虑的也是价格因素,忽视产品的内在品质,即便是在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大多是吃出问题不维权。2、食品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不高,食品安全宣传的声势不大、氛围不浓。城镇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认识相对较高,农村牧区群众食品安全意识较低,自我保护能力低下,间接造成了违法食品有市场需求、违法者有生存空间。3、无公害食品生产与销售脱节。由于无公害食品科技含量高、生产成本大,加之人民群众对其认同度的不高,致使无公害食品销售渠道不畅,价格也没有明显的优势,优质得不到优价,多数生产者及经营者没有见到明显的实惠。4、假劣食品流向城乡结合部及农村牧区。随着城市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假冒伪劣食品难有藏身之地,一些不法商
    2023-04-27
    373人看过
  • 食品安全问题是什么造成的
    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1、经营者素质不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2、食品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不高,食品安全宣传的声势不大、氛围不浓。3、无公害食品生产与销售脱节。4、假劣食品流向城乡结合部及农村牧区。5、监管职能分散,协调难的问题依然存在。6、政府对“食品安全”经费投入不足,监管工作到位难。7、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难度较大。外卖食品安全问题投诉到哪里消费者通过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购买食品,其合法利益受到损害时,可向入网的食品经营者要求赔偿;食品问题投诉:1、商家投诉: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可以找门店值班经理/店长进行投诉并要求补偿;2、工商、消协:拨打12315,或者当地工商局;3、食药监部门:拨打12331或者当地食药监部门接到投诉后一般会对门店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处罚,但不参与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民事赔偿调解。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一条违反本法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
    2023-07-22
    160人看过
  • 生产安全问题
    意外事件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4个等级: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其中,事故造成的急性工业中毒的人数,也属于重伤的范围。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2.7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2.7.1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和抢救2.7.1.1生产安全事故生产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或与生产经营
    2023-07-16
    171人看过
  • 食品安全问题:鸡毛进入食品的赔偿方式
    鸡翅吃出鸡毛可以要求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赔偿。吃出鸡毛,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这是卫生不合格,这个食品应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可以向食品药品管理局进行投诉,也可以跟店家协商解决。拿着鸡毛当令箭很多拆迁方自以为是国家公权力的代表,张嘴闭嘴就是一句:“上边的政策就是这样”,每当被拆迁人有不满,或者发现了他们的违法行为,他们就是这一句搪塞过关。这是典型的拿着鸡毛当令箭,将“政策”作为他们违法行为的护身符,事实上政策究竟是怎样他们不会告知被拆迁人,因为政策中绝对不会允许存在违法拆迁、侵害被拆迁人权益的规定,他们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唬住、安定住被拆迁人,好方便他们完成工作。有的被拆迁人可能会反驳:“我看到了他们的政策文件,里边就是那么规定的。”这种情况更要注意,极有可能是拆迁方为了方便自己的行动,不顾
    2023-07-03
    138人看过
  • 青少年食品安全注意问题
    青少年食品安全
    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3、仔细查看商品标签,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4.食品是否适合自己食用。5.不盲目随从广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是商家利益的体现。二、如何分清食品保质期和保存期保质期(最佳食用期)是指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食品依然可以食用。保存期(推荐最后食用日期)是指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预计的终止食用日期,超过保存期的食品不宜食用。三、如何正确选购饮料1、要看清标签标注、QS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等是否齐全,配料表中配料成分是否符合该类饮料的标准。2、要选择近期生产的产品。选购碳酸饮料时,尽量选择近期生产的、罐体坚硬不易变形的产品。3、选购饮料要因人而异。果汁饮料有一定的营
    2023-06-06
    262人看过
  • 儿童食品安全问题有哪些
    1、儿童食品安全十大问题问题一:食品中的添加剂未引起高度重视。三精(糖精、香精、食用色精)在食品中的使用是有国家规定标准的,很多上柜台的儿童食品也确实符合有关标准,但食之过量,会引起不少副作用。?问题二:分不清食品的成分和功能。不少家长往往分不清奶乳制品与乳酸菌类饮料,乳酸菌饮料适用于肠胃不太好的儿童,两者选择不当,反而会引起肠胃不适等症状。?问题三:过分迷信洋食品。从有关部门的抽查结果可以看出,进口儿童食品也并非100%完美。客观地讲,如今的国产儿童食品,从质量和包装上来看,比前几年已有很大的进步,有不少已达到出口标准,因而不能迷信于一个洋字。问题四:用方便面代替正餐。方便面是在没有时间做饭时偶尔用来充饥的食品,其中以面粉为主,又经过高温油炸,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均严重不足,营养价值较低,还常常存在脂肪氧化的问题,常常食用方便面会导致营养不良。问题五:多吃营养滋补品。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要
    2023-06-06
    287人看过
  • 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厨师跑了怎么办
    一、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厨师跑了怎么办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厨师如果在该问题上存在过失或故意行为,老板可以报警。二、什么是食品安全食品安全(food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倍诺食品安全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所以食品安全很重要。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食品安全,是管出来的。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
    2021-12-05
    333人看过
  • 食海鲜的安全问题
    中秋将临,又到了海鲜肥美的时节。怎样吃海鲜才安全呢?很多人都知道,吃虾的时候不能吃水果,吃海鲜的时候不能吃维生素C片。理论是:海鲜河鲜往往被污染,其中富集了一些砷。本来五价砷毒性较小,但是如果被维生素C之类的还原剂还原成三价砷,也就是砒霜(三氧化二砷)了,毒性急剧上升,于是就有中毒危险。可是,有人又很迷惑:现在宴席之后,都要上水果的啊!我吃了海鲜又吃水果,并没有中毒啊,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引起中毒须有4个前提条件:第一,水产品的确出自被砷污染的环境。除了虾,还有小龙虾、河蚌、牡蛎、各种蛤类、螃蟹等,各种水产品,都有被污染而富集砷的危险。如果水产品出自污染很小的水域,就不会含有大量的砷,也就不存在这种禁忌。第二,摄入污染的海产品量多,其中含砷量就能达到一个足以引起中毒的数值。如果像林黛玉吃螃蟹那样,浅尝辄止,食量很小,自然不会看出明显的危害。第三,水果中的维生素C和其他还原性物质的含量足够
    2023-06-06
    438人看过
  • 食品安全法如何对待食品变质情况的问题
    一、食品安全法如何对待食品变质情况的问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二、食品变质情况怎么举报食品变质可以投诉到工商局,或者拨打12315消
    2023-10-21
    418人看过
  • 中国目前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
    1、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特别是以细菌、病毒为主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已成为危害人群,特别是危害学生健康的重要问题。2、农业种植和养殖业的源头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农药、兽药滥用造成在食品中残留量过高的问题十分突出。3、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工厂、粪场、垃圾堆等污染源的危害日益严重。如环境污染、有害昆虫,如苍蝇、老鼠、蟑螂等传播污染。4、豪华装修材料释放有害物质,如甲醛、苯化合物等,不仅对食品的直接污染,还可直接危害人群的健康。5、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生活饮用水和消毒剂、空气清新剂等,其卫生与否也是影响食品安全卫生的重要因素。6、违法生产、经营食品的问题十分严重。主要集中在一些中小城市、乡镇,生产出不合食品卫生标准要求的产品可造成食物中毒。7、食品工业中应用新原料、新工艺,有时也带来了食品安全卫生的新问题。如转基因食品、益生菌和酶制剂等技术在食品中应用,食品新资源的开发,既是国际上
    2023-04-06
    453人看过
  • 如何解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方法
    一、如何解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方法针对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解决,需从多方面综合施策:1.政府应强化其监管职能,提升食品药品市场的准入门槛,严格把控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环节,确保市场上流通的食品药品均符合安全标准。同时,应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有效的震慑效应。2.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跨部门协作,形成监管合力,也是解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对于推动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具有积极意义。二、加强食品流通监管的方法?加强食品流通监管,关键在于完善监管机制,提升监管效能。1.政府应加强对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确保对食品从生产、加工、运输到销售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监控。2.应推动食品流通企业的自律建设,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3
    2024-08-04
    389人看过
  • 食品安全问题是全民躲不开的暗箭
    临近新年,针对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食品、药品安全频频爆出问题问题,从三鹿毒奶粉事件到2014年以来,老鼠肉加入明胶冒充羊肉、双氧水泡椒凤爪等层出不穷,尽管全国多地加大对食品检查力度,但不合格药品等新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民以食为天,食品问题所引发的广泛关注,不亚于任何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全国多地加大对食品检查力度。2014年以来,老鼠肉加入明胶冒充羊肉、双氧水泡椒凤爪、不合格药品等新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何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已经成为国人最揪心的问题之一。为何食品安全问题从未停歇,泱泱人口大国,何以在食品质量监管上出问题?从法律角度看食品安全问题,我国的法制已经具备了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社会背景条件,但是法律在落实到实际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各监督主体之间分工不明、信息传递不畅而且混乱,监督主体的力度与食品违法生产经营者的数量规模之间博弈力量失衡,导致我国有毒有害食品的生
    2023-04-27
    113人看过
  •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过期变质这一字眼,再加上被卷涉的都是知名餐饮品牌,公众无法不对这次曝出的新食品安全事件瞩目。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隔三差五地曝出,已经推动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向更严厉、严肃发展,但有着洋资背景的上海福喜用自己的大胆告诉我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仍有令人哭笑不得的漏洞,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制体系健全仍有工作要做。过期食品不能生产、出售不仅是常识,更是食品企业的法律底线,现有《食品安全法》明令禁止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违反者将面临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的行政处罚,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但问题来了――中国有过那种足以令一众企业引以为戒的超级大罚单吗?敢于将过期变质原料优先用于中国市场,这份放肆不是我们自己用执法不严娇惯出来的吗?再从罪名上看,销售过期食品即使吃不死人也将触及刑法中的两个罪名。一个
    2023-04-24
    153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消费者
    词条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消费者
    相关咨询
    • 食品安全问题赔偿标准,食品安全问题赔偿标准,食品
      江苏在线咨询 2021-10-27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和经营知道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了要求赔偿损失之外,还可以向生产者和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格的10倍或者损失的3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金额不足1000元的,为1000元。但是,除了食品标签、说明书不影响食品安全、不误解消费者的缺陷外。
    • 食品安全生产条例21条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9-16
      食品经营者应当主动向消费者提供销售凭证,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履行更换、退货等义务。鼓励食品经营者在其销售食品的包装上附加特殊身份标记,将其销售的食品与其他食品经营者销售的食品相区分。
    • 怎样面对食品安全问题?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29
      食品安全相关法规的制定、教育:告诉老百姓一分价钱一分货:对于触犯者提高处罚原因有很多,解决的方法也有很多,以下是我的解决建议: 1、法规。相关法规制定很重要。三个和尚没水吃大家都知道。 3、提高,它是食品安全形成的法规链条的基础。 2、落实。别总买便宜的(固然我去超市也总盯着价签看):法规的制定、执行只能有一个主体。4
    • 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纠纷的原因,应该如何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纠纷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9-16
      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纠纷的原因: 1、经营者素质不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2、食品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不高,食品安全宣传的声势不大、氛围不浓。 3、无公害食品生产与销售脱节。 4、假劣食品流向城乡结合部及农村牧区。 5、监管职能分散,协调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6、政府对食品安全经费投入不足,监管工作到位难。 7、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难度较大。 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纠纷的方法: 1、加强食品源头质量监管,严格
    • 关于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61条的问题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9-29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一款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不执行临时控制措施的,由实施临时控制措施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