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将轻微伤害视为刑事案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9 17:51:59 346 人看过

轻微伤可以构成刑事案件。如寻衅滋事罪等个别罪名中,轻微伤可以构成刑事案件。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轻微伤能够构成故意伤害罪

若行为人的伤害行为仅造成他人的轻微伤的,是不能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故意伤害罪中的伤害,并不包括轻微伤害在内。构成故意伤害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刑法》第293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0日 08:1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法院审理案件后受害者的伤情为轻微伤能判刑吗?
    一、法院审理案件后受害者的伤情为轻微伤能判刑吗?1、法院审理案件后受害者的伤情为轻微伤,一般不会判刑。轻微伤不构成刑事案件,没有刑事责任、只有行政责任(治安处罚)和民事赔偿责任。一般轻微伤可以由公安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不再处罚;若调解不成可处罚款或行政拘留。2、打架致使他人受到轻微伤,有可能会需要向对方支付赔偿金。如果双方对赔偿数额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如果没有约定的,一般以医药费、误工费、营养费、交通费等为依据。二、因他人实施侵权行为可以要求对方支付赔偿金吗?1、因他人实施侵权行为可以要求对方支付赔偿金。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以及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2、侵权责任的特征(1)侵权责任是民事主体因违
    2023-06-17
    406人看过
  • 两处轻微伤能否定为轻伤
    因此,两名受轻微伤者无法被认定为轻伤。因为轻微伤与轻伤分别代表着不同程度的身体损害,其程度不可混淆。在判断轻微伤是否能构成轻伤方面,需由具备相关资质的法医根据实际检查结果进行判定。轻伤即指使受害人的肢体或容貌产生轻度损毁,或者导致听觉、视觉或其他感官功能部分受损或者引起其他中等程度对人身健康有害的损伤,包括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两个等级。然而,轻微伤则是指由各类致伤因素所引发的原始性创伤,该类创伤可能会导致体内组织器官构造发生轻微伤害,或者产生轻微的功能障碍。通常而言,轻微伤在痊愈之后不会对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以及容貌体态等方面带来显著影响甚至影响微弱。同时,造成他人轻微伤的行为一般并不构成刑事犯罪,只会面临相应的治安处罚;相比之下,如若致人轻伤乃至重伤,则有可能触犯故意伤害罪,并将面临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是管制刑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
    2024-08-19
    458人看过
  • 是否可以将轻微伤视为侵权纠纷的一部分?
    轻微伤一般属于侵权纠纷。轻微伤一般属于民事案件,可以依据人身损害赔偿标准主张民事赔偿。侵害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民事权益,包括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医疗纠纷轻微伤如何赔偿医疗纠纷轻微伤赔偿应当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相关费用支付凭证来确定。1、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2、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
    2023-07-06
    268人看过
  • 是否将轻伤归类为自诉案件
    是的。所谓轻微刑事案件是指犯罪事实、情节较为轻微,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拘役、管制等较轻刑罚的案件。应当注意的是,这类案件强调被害人的举证责任,自诉能否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被害人等有无证据或者证据是否充分,如果被害人等没有证据的,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如果被害人等提出的证据不充分,不足以支持其起诉主张的,人民法院将裁定驳回自诉。造成妻子轻伤的自诉案件应怎样处理人身受到伤害的自诉期是一年,如果是公诉轻伤一般判刑三年一下的刑罚,所以经过三年,就不追究了。造成轻伤,应该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你的情况有从轻的情况。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的,追诉时效为五年。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是一年。相关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有自诉制度。凡告诉才处理的和其他不需要进行侦查的轻微的刑事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被害人或他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向法院直接告诉。据刑法规定,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有公然
    2023-07-07
    289人看过
  • 伤害案件中的轻微伤者
    两个轻微伤算寻衅滋事。寻衅滋事罪,指的是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随意殴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情节恶劣”:1、致一人以上轻伤或者二人以上轻微伤的、自杀等严重后果的;2、多次随意殴打他人的,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寻衅滋事造成轻微伤的要怎么量刑?寻衅滋事的行为造成轻微伤,通常情形下只会被行政处罚,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拘留或罚款。轻微伤不构成刑事案件,没有刑事责任,只有治安处罚和民事赔偿责任。一般轻微伤可以由公安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不再处罚;若调解不成可处罚款或15天以下行政拘留或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3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2023-07-01
    210人看过
  • 轻微伤是否会被视为犯罪行为?
    行为人的故意伤害行为若仅造成受害人轻微伤,是不会构成犯罪的,只有故意伤害重伤才会构成犯罪。故意伤害最低法定量刑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故意伤害轻微伤会立案吗故意伤害轻微伤可以自诉立案。刑法规定,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是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立案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如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应当予以立案,不需要达到轻伤以上标准。法律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致使对方构成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
    2023-07-06
    137人看过
  • 轻微伤害是否需要刑事处罚?
    视情况而定。把人打成轻伤是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因为故意伤害他人,致使他人轻伤以上的是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犯罪嫌疑人未满16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造成轻伤的,不用负刑事责任,自然也不会受到刑事处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2022年最新轻伤害的量刑标准轻伤量刑标准是怎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按照刑法当中的量刑幅度规定,如果只是造成了他人轻伤的话,那
    2023-07-05
    165人看过
  •  能否将轻伤认定为工伤?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职工若遭受轻伤,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则可以申请工伤认定,且应被认定为工伤: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遭受暴力等意外伤害;2.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遭受非因工外出的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4. 其他情况。因此,符合条件的职工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并应被认定为工伤。职工若遭受轻伤,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则可以申请工伤认定,且应被认定为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遭受暴力等意外伤害;2.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遭受非因工外出的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4.其他情况。 在 哪 些 情 况 下 可 以 在 工 作 时 间 和 工 作 场 所 内 申 请 工 伤 认 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
    2023-09-02
    63人看过
  • 能否将缓刑视为累犯?
    缓刑不可以构成累犯。在缓刑执行期间,实际上是犯罪分子所判处的刑罚都没执行完毕,而构成累犯必须是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因此缓刑期间犯新罪的是不构成累犯的。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被判处缓刑又犯罪的构成累犯吗被判处缓刑又犯罪的可以构成累犯。有期徒刑缓刑期满五年内又犯罪构成一般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除外;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均构成特殊累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
    2023-07-15
    112人看过
  • 能否将故意伤害致死案件判缓刑?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不能判缓刑。犯故意伤害罪的,法定刑期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经济损失的,可以适用缓刑。故意伤害死亡是十年以上的量刑,基本没有缓刑机会。1、故意伤害别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犯前款罪,造成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致人死亡或者以特殊残忍手段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如何处理实践中人们往往陷入两个误区:1、只有死亡与故意伤害之间是直接的、唯一的因果关系,才构成故意伤害致死。这种观点认为:刑法的因果关系必须是直接的、唯一的,所以故意伤害致死中,死亡原因必须是伤害所直接造成的,即死亡原因必须是因伤害部位伤势过重而死亡,否则不应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虽然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大部分是指直接的、唯一的因果关系,但在故意伤害致死中,死亡只是一种过失,并不是
    2023-07-11
    62人看过
  • 刑事案件轻微伤可判刑多久?
    一、刑事案件轻微伤可判刑多久?1、故意侵权导致他人的伤情为轻微伤的,不会被判处刑事处罚。故意伤害行为必须致受害人轻伤以上后果,才构成故意伤害罪,理由是:(1)虽然《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未对具体的伤害后果作出规定,但第二款对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或造成严重残疾等伤害后果的刑事处罚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因此,根据伤害后果的程度和刑罚的轻重成正比的逻辑,可以认为第一款所规定的刑罚就是对应轻伤这种危害结果的。(2)根据《刑法》第十三条的但书规定,危害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若故意伤害行为仅造成被受害人轻微伤,则其行为应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能认为是犯罪。(3)司法实践中对人体伤情进行法医学鉴定的量化标准是《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在适用《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时,用《人体重伤鉴定标准》来解决故意伤害罪的量刑问题,而在适用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时
    2024-01-18
    252人看过
  • 受害方的伤情为轻微伤构成什么案件?
    一、受害方的伤情为轻微伤构成什么案件?1、受害方的伤情为轻微伤,该侵权案件属于民事纠纷案件、行政案件。轻微伤不构成刑事案件,没有刑事责任、只有行政责任(治安处罚)和民事赔偿责任。一般轻微伤可以由公安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不再处罚;若调解不成可处罚款或15天以下行政拘留。2、导致他人受到轻微伤的伤害,一般会受到行政处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1)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2)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3)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二、导致他人受到轻微伤的伤害怎么赔偿?1、导致他人受到轻微伤的伤害,需要支付的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等。(1)
    2023-06-15
    68人看过
  • 怎样处理轻微伤害案件
    造成轻微伤处罚方法如下:1、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2、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的,可以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的,可以在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以特别残忍手段故意伤害致一人重伤,造成六级严重残疾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三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故意伤害造成轻微伤怎么判刑(一)轻微伤不构成刑事案件,没有刑事责任、只有行政责任(治安处罚)和民事赔偿责任。一般轻微伤可以由公安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不再处罚;若调解不成可处罚款或15天以下行政拘留。(二)拘留或罚款:1.给予双方治安处罚,应由县级公安局决定,不是你“提出”不提出的问题。2.拘留是五日以上十日以下,如果你是残疾人或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拘留可以是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3.罚款可以是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
    2023-07-11
    454人看过
  • 轻微伤怎么变成刑事案件
    一、轻微伤怎么变成刑事案件轻微伤不构成刑事案件,没有刑事责任,不会判刑,一般处15天以下行政拘留;可以要求的赔偿有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二、鉴定为轻伤的程序有哪些1、委托单位在办理各类案件中涉及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统一由公安机关法医鉴定机构作出。伤情鉴定按照属地管辖、逐级鉴定的原则进行,第一次鉴定为初次鉴定。若当事人或办案人员对于初次鉴定结论提
    2023-06-05
    84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是否将“轻微伤”视为“人身损害”的判断依据
      福建在线咨询 2024-11-19
      在现行《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中,轻微伤以下的身体不适被称为“皮肉之苦”,这种程度相对较轻,不会引起严重的身体不适或疾病,也不会对全局产生重大影响。在法庭上,轻微伤的结论可用于判断某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或犯罪的程度,以及需要采取何种加重或减轻处罚措施。但对于普通的人身伤害赔偿案件和治疗处罚事项,轻微伤就不再具有参考价值了。因此,虽然在法律上有相关说法,但轻微伤并不属于重大事件。
    • 能否将同事故意开挖机伤害视为工伤?
      澳门在线咨询 2024-11-11
      在工作中,如果发生人为故意伤害事件,通常不视为工伤范畴,而会被归类为人身侵权问题。如果故意伤害他人导致轻伤,则可能会涉及到犯罪责任,需要考虑按照故意伤害罪接受相应的法律制裁。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使他人受到非法伤害且程度达到一定标准,需承担刑事法律责任的犯罪行为。此罪名通常处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 能否将微信转账视为嫖资?
      广东在线咨询 2024-11-25
      微信转账本身并不足以被视为嫖资。虽然微信转账记录可以作为金钱交易的有效证据之一,但若缺乏其他关联证据,如聊天记录,仅依靠转账记录就无法确立是否存在嫖娼行为。要证明微信转账属于嫖资范畴,必须有充足的证据来证实微信用户是当事人双方,并且确保转账记录完整无缺。根据《司法程序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所有证据都必须经过仔细审查,确认真实可靠后才能作为判断事实真相的依据。因此,如果仅有微信
    • 能否将缓刑视为累犯?
      新疆在线咨询 2024-11-27
      缓刑不意味着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五年内再次犯应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行的情形。缓刑与有期徒刑是两种不同的刑罚形式,缓刑并不构成累犯。
    • 能否将同案犯视为证人?
      北京在线咨询 2024-11-09
      当然可以!因为同案犯之间的口供已经足以成为有力的证据。关于刑事案件的证据要求,法律已经明确规定,即必须足够确凿和充分才能被采纳为定案依据。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所有涉及罪责和刑罚的事实都必须有充分证据证明; (2)所有能够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都必须经过合法程序核实,并且被证实为真实; (3)将所有证据综合起来看,不能产生任何合理的疑问或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