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力待定法律行为是指法律行为的效力有待于第三人确认的法律行为。
可撤销法律行为是指因意思表示有法定的瑕疵而可以被宣告撤销的法律行为。
两者之间主要有四方面的区别:
(1)在有同意权的第三人同意或者拒绝之前,效力待定法律行为的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可撤销法律行为则是已经生效的法律行为。
(2)对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的同意使该法律行为确定的发生效力;对可撤销法律行为的承认则是使已经发生的效力得以继续。
(3)对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有追认权的人,是行为人之外的第三人;可撤销法律行为的撤销权则是行为人本人。
(4)对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中同意行为属于辅助行为;可撤销法律行为的撤销行为则属于独立的行为。
一、合同撤销是什么
合同撤销是指当事人对合同的内容有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可以经利害关系当事人请求。撤销该合同,使其已经发生的法律效力归于消灭。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
【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
【以胁迫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
【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二、可以约定合同不可撤销吗?
不可以约定不可撤销。合同撤销权,即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权,是指撤销权人因合同欠缺一定生效要件,而享有的以其单方意思表示撤销已成立的合同的权利。相对于绝对无效合同而言,可撤销合同属相对无效合同,其在有撤销权的一方行使撤销权之前,合同对当事人仍有效力,故其相对无效。在行使撤销权后,合同无效溯及合同成立之时,自始不发生效力。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撤销行政许可行为的法律程序是什么?
132人看过
-
探究法律行为与法律事件的区别
365人看过
-
对待父母暴力行为的法律界定是什么
173人看过
-
事实与法律:区分事实行为与法律行为的关键
190人看过
-
民事法律行为是否可撤销?
265人看过
-
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法律后果
491人看过
仲裁机构是依法设立,独立于行政机关,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机构。它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依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对纠纷进行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 仲裁机构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高效性,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更多>
-
如何鉴别无效法律行为与可撤销法律行为?台湾在线咨询 2024-12-27如何区分有效法律行为和可撤销法律行为?首先,从法律效力来看,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在撤销前已经产生法律效力,而无效的民事行为从一开始就没有法律效力。其次,从撤销条件方面说,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撤销应由撤销权人发起,而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效力消灭则以撤销行为为条件。而无效民事行为的无效则可以由任何人提出。再者,从法律撤销方面来看,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撤销权人对权利行使具有选择权,当事人可以撤销其行为,也可以通过承认
-
-
无效可撤销行为的区别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23无效民事行为是指不具备或者不完全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因而不能产生行为人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其本质是一种法律上当然无效并确定不发生效力的行为。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
询问撤销行为和效力待定行为的差异上海在线咨询 2024-12-06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可撤销行为和效力待定行为。可撤销行为在撤销前是有效的民事行为,但只有在撤销后溯及开始发生无效后果,其效力是“有效”还是“无效”需要表意人决定。而效力未定行为的法律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在确定前既非有效亦非无效,究竟有效或无效需要第三人决定。 根据《民法典》第151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
-
为什么可撤销法律行为一经撤销自行为开始时无效辽宁在线咨询 2024-09-21因为在未被撤销前,可撤销的法律行为仍然保持有效性,因此必须等待其撤销后才能丧失效力。 这个被撤销的无效行为可以追溯至民事行为形成的那一刻起,如果可撤销方并不愿意行使撤销权,那么该可撤销的法律行为便将持续持有法律效应,并且双方当事人都需要依法履行相关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