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某日晚8时左右,张某驾驶制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解放牌自卸重型货车,由东向西行驶至某交叉路口时向北转弯,被害人朱某驾驶二轮摩托车亦由东向西在张某车辆的右侧行驶,当张某驾驶的货车右转弯时,将朱某碰倒,致朱某和摩托车后座乘员林某受伤。事故发生后张某驾车继续前行,后被群众追赶截获。朱某经送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经法医鉴定,被害人朱某系交通事故致胸腹脏器损伤伴失血性休克而死亡。经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张某应负此事故的全部责任。
张某归案后一直供述未发现其驾驶的大货车撞倒他人.现场目击证人王某、李某证实事发后肇事货车先减速,后停顿了一下,又加速前行。后张某以交通肇事罪被诉至法院。
分歧:
在本案中,对于张某的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没有异议,但对于是否应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如何量刑,存在不同的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张某的行为应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现场两位目击证人均证实事故发生后张某先减速,后停了一下,又加速行驶,从这一连串的行为来看,可以推断出张某不可能不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而且,事发当晚天气晴好,路上又有路灯、指示灯,在发生如此大的碰撞之后,张某坐在驾驶员室里一定感觉到车身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但其仍视若不见,驾车逃离现场,因此,张某的行为符合交通肇事逃逸的特征,应对其处以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另一种意见认为,张某的行为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交通事故后,对于受害人或受损财物未做必要的抢救或处理或未按规定向公安机关报警,擅自逃离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无法确定和追究的行为。如果行为人对肇事情况不明知,而驾车继续行驶,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所谓的逃逸在行为人的主、客观上无非是正常行驶行为的继续化。因此,行为人是否明知交通事故的发生而驶离现场是认定肇事逃逸的关键。而对明知的考察,不仅应从行为人的供述来看,而且还应当从肇事的时间、地点、路况、车况等其他方面综合考察。
本案中,张某驾驶的是一辆自卸重型货车,车体高大且车身声音也比较大;事发当时虽有路灯、指示灯,但毕竟已是晚上8时许,倒车镜后视线已不是很清晰;从碰撞的痕迹(车头右侧)来看,很可能是在拐弯的过程中将被害人朱某撞倒,撞下来后可能形成视线上的死角;而且碰撞地点处于交叉路口,车来人往,声音嘈杂,张某确有可能不知道事故的发生。案发后,张某一直供述其不知道事故的发生,并解释减速又加速的原因系先拐弯后又直行所致,现有主、客观证据尚不能充分证实张某明知事故的发生,不应认定张某的行为系交通肇事逃逸,对张某应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
交通肇事逃逸后又投案是否应当逮捕
218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是否拘留,交通肇事逃逸拘留多少天?
279人看过
-
刑法上有交通肇事逃逸罪吗,交通肇事逃逸如何认定
241人看过
-
交警认定交通肇事逃逸就是逃逸吗
146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否应该独立入罪
93人看过
-
肇事逃逸罪是否会影响子女,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怎么判
483人看过
交通肇事逃逸一般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处罚标准有以下两点: 1、发生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更多>
-
交通肇事逃逸罪立案后是否可以入党?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08取保候审是属刑事强制措施之一,是对已构成犯罪的犯罪嫌疑人所采取的强制措施。因此,被采取保候审期间是不能入党的。如果因为入党抽政审时肯定要出被取保候审的证明的。但如果取保候审已被撤消一年,本人表现不错,经支部考核已具备入党标准的话也可以发展为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的。在派出所档案里的过去的前科材料是无法撤消或销毁的。但你可以通过一定的关系,在政审时让公安机关不在写入已过去的前科的办法是可行的。
-
有交通肇事逃逸罪么?交通肇事逃逸应该怎样判刑呢?台湾在线咨询 2022-12-14《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帮助逃逸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湖南在线咨询 2023-08-28帮助逃逸构成包庇罪。 《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
刑法中是否有交通肇事逃逸罪安徽在线咨询 2023-09-031、《刑法》上没有交通肇事逃逸罪,在这方面具体的罪名应该是交通肇事罪。 2、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行为人在违反规章制度上可能是明知故犯,如酒后驾车、强行超车、超速行驶等,但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应当预见而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了严
-
那么交通肇事罪应该怎样认定就是否为逃逸?浙江在线咨询 2023-07-28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第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