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怎样理解民法典规定的诉讼时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2-06-25 02:29:33
259 人看过
《民法典》中规定的诉讼时效的理解为: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具体时间为三年,在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申请延长。应该怎样理解民法典规定的诉讼时效的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民事诉讼时效在民法典中的规定及其应用
390人看过
-
民法典对医疗诉讼时效做出了怎样的规定
205人看过
-
侵犯专利的诉讼时效在民法典中怎样规定
177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遗产分割诉讼时效债务怎样处理
410人看过
-
民事诉讼时效民法典规定的时间是多久
331人看过
-
民法典对于医疗过错诉讼时效的规定是怎样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334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民法典规定专项诉讼代理合同应该怎样写云南在线咨询 2023-07-14甲方(委托人):法定代表人:(单位)身份证号码:(自然人,留身份证复印件)电话:(自然人委托人或法人委托人的对接人)乙方(受托人):因甲方与纠纷一案,甲乙双方平等、友好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服务人员:由乙方指派律师为甲方上述一案的审诉讼代理人。合同期限: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至本案审终结(收到判决书、裁定书、仲裁裁决书、调解书或双方案外和解、一方撤诉)时止。甲方应如实地向律师陈述案情,提供有关证据、
-
民法典最长诉讼时效20年理解甘肃在线咨询 2021-12-23我国一般民事案件诉讼时效为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三年,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再向法院起诉的,法律不予保护,这个主要考虑到时间久举证困难,法院难以了解真相。
-
理解诉讼时效怎么样理解诉讼时效规定了哪些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25一、短期时效。短期时效指诉讼时效不满两年的时效。我国《》第136条规定:“下列时效为一年: 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2、出售质量不合规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被损坏的。”其他还有如《》中规定的“保证的保证人与未约定保承担保证责任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等。二、长期诉讼时效。长期诉讼时效是指诉讼时效在两年以上
-
民法典对诉讼时效是怎样规定的,有没有法律规定河南在线咨询 2023-06-15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是保障权利人运用诉讼程序实现其请求权利的时间效力。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享有请求法院依法定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其义务的权利。时效期间届满后,权利人便丧失了该项权利,尽管权利人的债权不因时效期间的届满而消灭,却失去了法律的强制性保障。
-
诉讼时效民法典青海在线咨询 2021-12-26普通的诉讼时效是3年,最长不超过20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