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房地产管理局、所:
为实施京房修字(1993)第386号《直管住宅楼房售后维修管理暂行规定》,现将有关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直管住宅楼房售出后,除整幢楼房已全部出售有条件设立楼房管理机构的外,其维修管理工作由各区县房地产管理局(公司)负责,基层所(队)由售出楼房所在地房管所、管段、房管员分级负责。直管公房管理系统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均应认真学习、熟练掌握有关政策规定,搞好售后楼房修缮管理工作。要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公房售出后维修管理的各项政策规定,指导房屋所有人正确使用房屋和设备。有关对共用设施、设备的管理,对私自拆改房屋设备的违章行为的监督管理,装修房屋的审批管理以及修缮公用部位计划、修缮费用支付结算等项工作,均由公房房管员具体负责。
二、售后楼房安全检查的组织与实施,由管理公房修缮的施工组(工程组)负责。对自用部位和共用部位的安全检查,仍按公房安全检查的有关规定掌握。安全检查费用应单独记帐,从20%专项经费中列支。
三、公共维修基金与20%专项经费的使用及管理由基层房管所负责,房管所财务组应依财务规定要求,将上述经费单独核算,专项使用。各房管所的房屋管理组应按幢设立公共维修基金与20%专项经费的收支明细帐,财务与房管组之间的帐目应平衡无误。房管组应掌握收支情况,把握开支,节约资金,用好资金,定期向购房人公布基金的财务收支情况。
四、承接售出楼房的代修工程,应由委托人填写修房表,由房管员审查,施工组编制施工预算,双方签订修房合同。修缮费用的支付方式,由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竣工后据实结算。
五、房屋所有人转售房屋时,其公共维修基金本金的结算与退还由房管所负责,经审核无误后方可办理结算与清退手续。
六、售后楼房共用部位的修缮执行直管公房修缮统计制度,使用公房修缮的统计原始记录。建立售后楼房修缮的统计科目。多产权的楼房中属售出部分的修缮工程量或工作量按售出楼房建筑面积所占比例分摊。
七、售后楼房的修缮纠纷,属于房屋产权人之间的,由房管所受理调解;属于房屋产权人与房管所之间的,由区县房地产管理局受理调解。
公房是指由政府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投资兴建、销售的住宅。在住宅未出售前,住宅的产权归国家所有。公有住宅主要由本地政府建设,主要向城市居民出租、出售,由企业建设的住宅,向本企业职工出租、出售。公房的大量存在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住房福利化的结果... 更多>
-
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是如何的?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31(四)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商品住房价格较高的城市,可以适当扩大经济适用住房的供应范围。 (五)经济适用住房申请人应当如实申报家庭收入、财产和住房状况,并对申报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六)市、县住房保障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审核、公示、轮候制度和工作机制,认真履行审核责任,确保配售过程公开透明,配售结果公平公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严禁委托开发企业、中介机
-
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全文海南在线咨询 2023-06-10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 银发〔2007〕359号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各银监局;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 根据2007年全国城市住房工作会议精神及《国务院关于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
-
提出加强合同签订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20各直属工商行政管理局:前些年,由于个别直属工商局领导,不严格把关,在联营建市场、固定资产处置等项目合同的签订中,不顾国家和单位集体的经济利益,盲目与外部企业或个人签订了一些不合理、不公平的合同协议,甚至有个别人还私用公章签订协议向银行为他人担保贷款,使工商部门至今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在社会上也造成恶劣的影响。目前,这种错误的行为,在个别直属工商局仍有发生。为严肃财经纪律,严格国有资产的管理,国
-
最高院关于存货管理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21,如有具体问题再进行探讨:存货管理是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存货管理的好坏是衡量企业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存货储备是否合理、流动资金占用是否最佳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借鉴相关存货管理理论,抛砖引玉,借他山之石,期以对我处物资仓储管理有所裨益,使我处的仓储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
-
北京直管房腾退后安顿补偿款问题。一是直管房能承继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2-09-12没有按照。遗产平分。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关系的继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