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案件为我国半导体照明企业敲响警钟,而深圳是LED照明企业重镇,所以众多LED企业急待专家指点如何规避专利风险。28日,在由市知识产权局、南山区知识产权局主办的研讨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毛金生为众多企业讲解了LED专利策略。
LED产业面临重大专利风险
毛金生介绍,全球LED照明产业一半以上的专利来自日本,中国内地只占5%。而从专利质量看,美国和德国的质量较高。数量居前五位的专利权人均来自日本,即东芝、松下、夏普、NEC、日亚化工。
目前,深圳从事LED照明技术及产品研发、生产和应用的企业700多家,占全国近半壁江山,产业规模约150亿元。深圳还是太阳能LED灯具全球最大的生产和供应基地、LED背光源及屏的主要生产供应基地。毛金生透露,深圳在半导体照明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居全国首位,315件总量中有192件是发明专利。
“去年2月,一名美国老太以专利侵权为由,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对日立、三星、东芝等34家企业进行337调查,其中包括广州鸿利光电子、深圳洲磊等6家中国企业。这一案件为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敲响了警钟。”毛金生说,随着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国际专利纠纷不断向我国转移,仅2008年便出现两次针对我国企业的专利诉讼。
他分析,中国在半导体照明领域专利申请量少,质量也不高,一般是外围专利,核心技术基本集中在外国公司,专利保护的范围基本都落入别人的专利范围之内。由于超过一半的核心专利在我国获得授权,因此国内企业存在较大专利风险。另外,我国产学研结合比较少,不利于产业发展。国内科研机构的衬底技术、外延技术、芯片技术申请量多,但只有极少数专利成功实施,研究机构与企业的合作空间非常大。
深圳企业应重视专利策略
毛金生给深圳企业开出了规避专利风险的“药方”:
密切与台湾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台湾企业在半导体照明方面具有较强技术实力,在国内有相当数量的专利申请,并有应对美日欧专利诉讼的经验。加强与台湾企业的技术合作,有利于应对可能存在的来自国外的专利风险。
申请更多的外围专利、改进型专利,以得到某些方面可以谈判的话语权。
加强与高校院所的合作。
企业之间加强合作,抱团对外。
建立行业知识产权预警应急机制,及时、动态地分析竞争对手,并采取相应对策。
引进技术前应认真评估,包括所引进技术的法律状态、是否已过专利保护期、专利权是否授予、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的法律责任和损失承担等。如果是从国外引进技术,还应考虑是否在中国申请,若未在中国申请且企业不准备开拓海外市场,该技术就可直接使用而不需支付专利费。(深圳特区报)
-
我国中小企业利用风险投资面临的问题
74人看过
-
我国风险投资行业面临的挑战
395人看过
-
我国民间借贷面临的风险
446人看过
-
我的职业面临重大调整
327人看过
-
我国开放式基金面临的风险
70人看过
-
冰岛全国面临破产风险
415人看过
专利,从字面上是指专有的权利和利益。“专利”一词来源于拉丁语Litterae patentes,意为公开的信件或公共文献,是中世纪的君主用来颁布某种特权的证明,后来指英国国王亲自签署的独占权利证书。 专利在现代一般是由政府机关或者代表若干国... 更多>
-
2023企业融资面临什么风险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11-20企业融资面临债务融资风险,股权融资风险,国家政策和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企业融资过程中的陷阱。信用风险。项目融资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是指项目有关参与方不能履行协定责任和义务而出现的风险。像提供贷款资金的银行一样,项目发起人也非常关心各参与方的可靠性、专业能力和信用。
-
国企合同期满后,员工是否面临失业风险?香港在线咨询 2024-12-10根据中国的劳动法律法规,不论国企、外资还是私人企业,在合同到期时都有权利辞退员工。然而,辞退员工的方式因合法或不合法而异。如果企业依照法律规定程序解雇员工,则需要提供相应的经济补偿。
-
企业转让专利有哪些风险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01关于你提出的企业专利转让风险防范办法的问题是这样的,专利权让与人与受让人订立的专利权转让合同之前,让与人与他人订立的相关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或者技术秘密转让合同的,专利权转让后,专利权让与人与第三方在专利权转让前签订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中的全部权利和义务,由转让后的企业承继,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对转让后的企业继续有效,企业要受到合同条款的约束。尤其是第三方以独占许可的方式使用专利权,企业在受让专利权后仍要受
-
大额专享陆金贷11个月未还,是否会面临起诉风险?湖南在线咨询 2025-01-12可能会导致法律纠纷。 应当尽快偿还借款,避免承担法律责任。如果逾期未还或在两次催款后仍未还款,当事人将被迫起诉。首先进行多次催款后,当事人仍未归还借款,将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过法院审判后,如果当事人仍然不还款,案件可能被移送公安机关进行侦查,成为刑事案件。在公安机关侦查后,案件将送至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风险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20随着劳动合同法的深入实施,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将面临变革性的挑战和考验,劳动关系将更加复杂、劳资双方利益冲突将更加明显。因此,控制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依法正确地处理劳动关系,将成为用人单位必需面对的问题!人力资源风险管理,既是对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考验,也是用人单位应对法律风险的必修课程。管理失措,将给用人单位带来巨大的损失,有时甚至足以摧垮一个企业。通常情况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风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