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是否能够私自罚款员工?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6 22:15:19 460 人看过

部门领导不可以私自罚员工钱。企业设立罚款制度无法律依据,且对劳动者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劳动法上的用人单位不是行政执法机关,无权对职工的违法行为进行罚款。所以,在工作中遇到公司对违反规章的员工进行罚款处罚的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从相关的法律的角度来说,公司没有权利对劳动者进行罚款,但公司可以扣留劳动者综合奖金,或者是劳动者给公司造成损失,可以要求其赔偿。

领导强制员工996最高罚款多少

领导强制员工996最高罚款500元。

所谓“996工作制”,即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企业让员工加班需要支付相应的加班费,且不论是否支付加班费,也要遵守工时制度,强制要求员工“996”属于违法行为。

1、用人单位安排加班应当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征得劳动者同意,且每天加班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2、劳动者有权拒绝加班,通知主管或者安排加班的管理人员即可;

3、用人单位违法延长工作时间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投诉,由劳动监察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2日 19:4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罚款相关文章
  • 员工是否能够承受公司处以的罚款
    公司是没有罚款的权力的。但公司经常通过内部规章制度对员工扣发奖金和工资,这一块法律并没有禁止。劳动者如有一般性违纪情况,应主要通过批评教育等来解决。如职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其劳动合同。公司能对员工罚款吗公司对劳动者进行处罚包括进行罚款,应当有合法根据,即必须是根据依法制定并公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公司企业的规章制度或者劳动纪律规范,包括实体上规章制度的内容要符合法律,程序上,公司的规章制度必须是依法制定并经过相关的公示方式或者合同约定的方式为劳动者所了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
    2023-07-14
    416人看过
  • 领导可以私自取消员工休假么
    不能的,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用人单位违法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双方协商不能解决的,劳动者应当收集证据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根据《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2023-02-19
    255人看过
  • 员工自杀,社保是否能够赔偿?
    只有少量的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具体内容如下:1、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2、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员工自杀公司是否有责任员工自杀公司一般没有责任。员工自杀不是工伤。员工自杀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报警并通知家属,并通过录像、证人证词、物证等方式保留必要的证据。在与家属协商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核实死者的法定继承人,以及继承人的身份是否真实合法。无论是根据规定、民法理论还是人道主义,双方就相关费用达成协议的,应当签订相关协议,并保留书面费用支付凭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缴纳社保,因为意外死亡,不属于工伤。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
    2023-07-11
    256人看过
  • 领导私自罚款的行为的性质是怎样的?
    领导私自罚款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被罚款人可以要求返还。若是领导不返还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若是对于劳动监察部门处理的结果不满意的,可以申请仲裁。一、怎么匿名举报拖欠工资劳动者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公司拖欠工资,劳动监察部门不一定会受理匿名举报,如果劳动者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部门肯定会向公司透露劳动者信息,劳动部门需要协调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事宜,如果不向用人单位沟通相关信息,无法为劳动者主张要求用人返还拖欠工资事宜。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有3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2、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
    2023-06-27
    249人看过
  • 缓刑人员是否能够担任企业高层领导?
    缓刑人员可以担任企业高管。据相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二)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三)担任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三年;(四)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五)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公司违反前款规定选举、委派董事、监事或者聘任高级管理人员的,该选举、委派或者聘任无效。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出现本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公司应当解除其职务。被限高消费是否可以任职银行机构高管被限高消费不得任职银行机构高
    2023-07-04
    428人看过
  • 国企员工工伤导致工伤是否能够开除?
    国企员工有工伤不能开除。根据法律规定,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而国企也属于用人单位,也需要遵守该条规定。一、工伤期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在工伤期间,有些工伤是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并且无重大过失的,用人单位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非要解除的,应当向员工支付2倍的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是按照工作年限来确定的。因此在工伤期间,有些工伤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其他的工伤在进行赔偿后,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二、工伤期间可否解除劳动合同工伤的停工留薪期后可解除劳动合同。1.停工留薪期内单位不得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劳动者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
    2023-04-10
    60人看过
  • 罚款是否能够免除?
    在公司经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违法的情况的时候,有可能法院会进行罚款,行的处罚措施,在法院强制执行行政决定时,对当事人采取补救措施,且行政机关同意的,可以减免加处的罚款或滞纳金。理由是:1.体现平等原则。2.符合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3.有利于和谐执行。行政机关可以免除加处罚款吗行政机关对违法人员加处罚款的,如果当一只对加处罚款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而行政复议机关撤销处罚决定的,加息罚款不再执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违法给予行政处罚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提出赔偿要求。第五十四条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对行政处罚的监督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行政处罚的监督检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
    2023-07-07
    220人看过
  • 员工是否能够请假
    法律综合知识
    一、员工是否能够请假员工作为劳动者,有合法事由的,是能够请假的。但是批准权在于用人单位,用人单位能够根据员工请事假的具体情形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二、员工离职是否能够回购股份员工离职公司是否能够回购股份根据持股合同处理,有以下情形:1、持股合同约定允许员工继续持股的,能够按合同约定持股、分红;2、合同要求离职股份由公司回购的,能够按离职时股权价值由公司回购。3、持股合同未约定离职股份是否回购的,公司
    2024-01-12
    155人看过
  • 部门领导私自罚钱违法吗
    一、部门领导私自罚钱违法吗部门领导私自罚钱的行为通常是违法的。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1.雇主(包括部门领导)不得私自对员工进行罚款。这种行为侵犯了员工的合法权益,属于克扣工资的行为。2.如果被罚款的员工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对此类行为进行调查,并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克扣的工资。3.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还将面临加付赔偿金的处罚。二、单位罚员工钱应如何处理当单位决定对员工进行罚款时,应当遵循合法的程序和规定。1.单位应当明确罚款的原因和依据,确保罚款的合理性和合法性。2.单位应当通过内部程序,如员工代表大会等,对罚款决定进行审议和批准。3.单位应当确保罚款的数额合理,不得超出员工应当承担的范围。如果员工对单位的罚款决定有异议,可以向单位提出申诉,要求重新审议罚款决定。如果员工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还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寻求法律保护
    2024-07-16
    287人看过
  • 工厂能够私自改工资吗
    法律综合知识
    一、工厂能够私自改工资吗工厂不能够私自改工资。改工资属于对劳动合同的变更行为,需要经工厂与员工协商达成一致,且要采用书面形式来进行变更。工厂擅自变更的,不会对员工产生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三条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能够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能够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能够协商解决。二、工厂自离有工资吗工厂自离有工资,工资分配应当遵循
    2024-01-28
    386人看过
  • 公司领导辱骂员工能够直接辞职吗
    一、公司领导辱骂员工能够直接辞职吗公司领导辱骂员工的,能够直接辞职。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能够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能够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能够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能够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二、公
    2024-01-19
    453人看过
  •  领导私自挪用公款的行为
    该段内容讲述了关于员工挪用公款的法律规定。如果领导不知情,则领导不需要承担责任。但是,如果员工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超过三个月未还,或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超过三个月未还,则将被认定为挪用公款罪,并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情节严重,则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则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由于下属挪用公款,如果领导不知情,那么领导就不需要承担责任。员工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领 导 不 知 情 , 领 导 不 承 担 责 任 吗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规定,法律行为未经本人同意或者无权代理人代为实施的,对
    2023-09-11
    251人看过
  •  公款是否能够被国企员工挪用?
    国有企业中工作的人员有可能会构成挪用公款罪。根据《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都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对犯有挪用公款罪的人员,根据情节轻重,可能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或者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在国有企业中工作的人员有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风险】国企员工如何避免挪用公款罪?国企员工如何避免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营利活动的行为。国企员工如何避免这种风险呢?首先,
    2023-08-30
    193人看过
  • 部门领导私吞员工粮食补贴是否不道德?
    违法,可以去当地的监察部门、检察院或上级政府部门进行举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它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粮食批发市场粮油交易合同<p>买方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卖方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产地</p><p>品名</p><p>等级</p><p>生产期数量(吨)</p><p>价格(元/吨)</p><p>金额(元)</p><p>1.发站:____________________发货单位:</p><p>2.到站:____________________收货单位:</p><p>3.交货时间:____年__月至____年__月</p><p>4.运输方式:</p><p>5.质量验收:</p><
    2023-07-11
    138人看过
换一批
#治安处罚法
北京
律师推荐
    #治安处罚法 知识导航
    展开
    #罚款
    词条

    受到罚款处罚的人应当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一)被处五十元以下罚款,被处人对罚款无异议的。 (二)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照本法的... 更多>

    #罚款
    相关咨询
    • 部门领导私自罚员工钱违法吗
      安徽在线咨询 2021-12-15
      部门领导私自罚钱不合法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或当地政府部门举报要求对该领导的行为予以处理;也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要求退回。能否罚款决定于公司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否合法有效决定于:1.是否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2.用人单位是否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 企业领导私自罚款怎么处罚
      宁夏在线咨询 2023-10-08
      法律分析 领导私自罚款的行为的性质是违法行为。国家法律只赋予了行政单位可以处以行政罚款的权利,而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所以领导私自罚款的行为是无效的。
    • 公司领导私自罚款是违法的吗
      香港在线咨询 2024-05-05
      公司领导私自罚款是违法的。部门领导私自罚钱不合法,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或当地政府部门举报要求对该领导的行为予以处理;也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要求退回。企业现在没有任何权力、也不能对职工罚款,会受到社会劳动保障部门的处分或罚款。
    • 公司是否能够对员工进行罚款?
      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16
      尽管企业无权对员工处以罚款,但当员工的行为导致公司遭受经济损失时,企业有权要求员工赔偿相关损失。 在扣除员工薪资后,员工的实际收入应不低于当地每月最低工资水平。需明确的是,用人单位并非实施罚款的合法主体,这一权力属于行政处罚范畴,应由特定国家机构行使。除此之外,所有单位与个人都不得设定及执行罚款。 在此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具有实施经济处罚的主体资格。若公司的规章制度中设有相应处罚条例,则这部分内
    • 员工私自喝东西罚款是否合理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5-30
      员工私自喝东西罚款是不合理的,用人单位不具有罚款权,如果劳动者因为工作过失造成用人单位的损失,用人单位才有权利按照损失的价值,要求劳动者进行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