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保卡看门诊怎么报销,报销流程是怎样的
1、定点医疗机构于每月10日前,将上月出院患者的费用结算单、住院结算单及有关资料报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后,作为每月预拨及年终决算的依据;
2、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每月预拨上月的住院及特殊病种门诊治疗的统筹费用;
3、经认定患有特殊疾病的参保人员应到劳动保障部门指定的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购药,发生的医药费用直接记帐,即时结算。
4、急诊结算程序:参保人员因急诊抢救到市内非定点的医疗机构及异地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先由个人或单位垫付,急诊抢救终结后,凭医院急诊病历、检查、化验报告单、发票、详细的医疗收费清单等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办理报销手续。
二、医保卡报销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报销范围:参保人员在个人选择的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或专科医院,中医医院和A类医院发生的住院费用;
(二)报销比例:一个自然年度内首次住院起付标准为1300元,以后每次650元。支付比例分三个档,以三级医院为例,起伏标准:3万元,在职85%,退休91%,3万-4万在职90%,退休94%,4万以上,在职95%,退休97%。普通住院90天为一个结算周期。精神病住院360天为一个结算周期,起伏标准减半。一个自然年度内统筹基金支付最高
7万元。住院大额最高支付10万元,住院大额的支付比例一律为70%;
三、医保卡门诊报销范围答疑
网友提问:
药店购买药品属于医保卡门诊报销范围吗?
律师回答:
如果你是用于药店药品的购买,也是算门诊医保的报销项目,只不过它的形式是用于直接刷卡支付使用。因为医保其实分两个账户,而门诊医保产生的费用是归口于两个账户里的其中一项,即个人账户,用户在定点药店购买药品、门诊费用的结算支付、住院费中个人支付的费用,意思是账户金额够的话直接刷卡代替现金支付的意思。
-
医保门诊可以报销吗?医保门诊报销流程是怎么样的
156人看过
-
医保卡门诊看病怎么报销
451人看过
-
用医保卡看门诊怎么报销
166人看过
-
门诊医保报销的流程是怎样的
199人看过
-
医保卡门诊报销流程
309人看过
-
医保卡门诊报销流程
325人看过
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 医疗机构免责的条件主要有患者在诊疗活动中,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限于当时的... 更多>
-
门诊看病医保报销流程河南在线咨询 2023-02-17在指定门诊医院看病之后,先自行现金支付,现金支付后,带上本人身份证、医疗卡,户口本,到所在地医疗保险管理单位去报销。 一般情况下,不同地区所报销的比例会有所不同,具体得根据当地政策来定。
-
医保卡看病怎么报销,医保卡看病怎么报销,医保卡报销流程是怎样的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07医保卡看病怎么在医院报销,医保卡看病怎么报销如果持医保卡的患者患病后要去医院看病,那么持医保卡去医保定点单位看病的流程如下:参保人员患病时,持医疗保险手册和IC卡,可直接到本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大致程序是:持医疗保险手册和IC卡医院医保办登记审验证卡交住院押金住院对自费项目需经患者同意并签字现金或IC卡结算起付标准和自付比例的自付部分统筹范围内的由医院先垫支结算出院。住院费用结算采用后付式的服务项
-
门诊医保报销的流程是怎样的河北在线咨询 2023-04-12门诊医保报销的流程如下: 一、准备好门诊报销材料如下: 1、身份证和社保卡的原件; 2、定点医疗机构三级或二级医院的专科医生开具的疾病诊断证明书原件; 3、门诊、检查、检验结果报告单等就医资料原件; 4、财政、税务统一医疗机构门诊收费收据原件; 5、医院电脑打印的门诊费用明细清单或医生开具处方的付方原件; 6、定点药店:税务商品销售统一发票及电脑打印清单原件; 7、如代办则提供代办人身份证原件。
-
医疗保险卡门诊报销流程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211.医疗保险分两个帐户,个人帐户,体现在医疗保险卡内的钱,可以用来在定点药店买药,门诊费用的支付和住院费用中个人自付部分的支付;统筹帐户,由医疗保险中心管理,参保人员发生符合当地医疗保险报销的费用由统筹帐户支付。 2.在就医的时候,向定点医院出示医疗保险卡证明参保身份,在结帐的时候,该个人自付的部分由自己用医疗保险卡或者现金支付,该医疗保险报销的部分由医疗保险和医院结算,个人不需要先支付再报销 3
-
门诊看病医保怎么报销?医保报销范围青海在线咨询 2022-05-31在指定门诊医院看病之后,先自行现金支付,现金支付后,带上本人身份证、医疗卡,户口本,到所在地医疗保险管理单位去报销。一般情况下,不同地区所报销的比例会有所不同,具体得根据当地政策来定。《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双方自愿协商; (二)申请人民调解; (三)申请行政调解;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