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期合同公司提出裁员的,公司应当按照劳动者在公司的工作年限确定赔偿,劳动者在单位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金;
工资半年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半年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一、被迫解除劳动合同是什么意思
只要不是自己所愿,对方解除劳动合同就是被迫,但是有合法解除和违法解除之分。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并遵守第四十二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在该单位的已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每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不满半年补偿半个月工资,满半年不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单位单方面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单位应当支付上述经济补偿金的两倍作为赔偿金。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在该单位的已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每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不满半年补偿半个月工资,满半年不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
二、企业裁员员工该如何赔偿
公司裁员补偿金按劳动者在单位工作年限,按照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照一年计算。劳动者每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三、裁员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裁员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因经济状况需要裁员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劳动者未满一年的,应当按照一年计算,支付一个月的工资补偿,其中,未满6个月的,应当按照半年计算,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裁员的,还需要支付赔偿金。
-
公司裁员赔偿标准,我的公司裁员赔偿标准是多少
341人看过
-
公司裁员提前多久告知,公司裁员赔偿标准
393人看过
-
遭受公司裁员提出赔偿要求
283人看过
-
公司裁员是否符合国家赔偿标准?
248人看过
-
公司裁员孕妇标准的赔偿该怎么赔偿
426人看过
-
法律规定公司裁员赔偿标准
311人看过
裁员是经济性裁员的简称,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该词指的是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的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对阶段性用工需求量较大的企业与生产不饱和、富余员工较多的企业开展共享用工。... 更多>
-
裁员赔偿标准的提出宁夏在线咨询 2022-05-02公司如果裁员违法,其实就是违法解除劳动关系。需要支付相当于双倍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经济补偿金支付标准为,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超过六个月不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上述工资是你的应发工资,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按照你描述,公司以经济不好裁员是借口,你可以收集相关证据。
-
公司裁无定期合同的员工怎么赔偿?云南在线咨询 2023-06-12劳动合同的解除受到法律的规范。如果劳动者有过错,用工方单方解除合同的,用工方不需要给付赔偿金。劳动者没有过错,用工方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提前30日书面通知,并支付相应赔偿金。另外,如果用工方与劳动者约定了提前解除合同违约金的,也应当按合同支付。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
-
公司突然裁员怎么赔偿,公司裁员赔偿标准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09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
公司无限期裁员合同贵州在线咨询 2023-06-01现在这个签订无限期合同公司裁员的,具体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当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时,应该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标准为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
-
公司裁员怎么赔偿, 公司裁员赔偿标准是什么, 公司裁员应该怎么赔偿西藏在线咨询 2022-02-12【1】公司裁员,公司裁员赔偿标准按《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47条办理。就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龄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