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税凭证
每月月初企业成功申报后,可去银行打印完税凭证,不能在银行打印完税凭证的应去税务机关打印。取得凭证后及时入账,冲减上月计提税金或直接记入当月费用(如印花税等不需要预先计提的税金,在取得时直接记入费用)。
(二)业务发票处理
将当月填开和取得发票分类入账,按照发票的性质分别通过存货、现金、银行存款、往来账户、应交税费以及费用科目进行核算。将全部专用发票入账后,查看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明细账的金额合计,是否与当月防伪税控开票系统统计的金额以及网上认证返回的认证金额是否一致,然后计算当月缴纳税金金额。
(三)费用类发票处理
做好内部单据报销制度,规定报销时间,及时收集公司员工手中的费用单据,将其归类入账。认真查看费用单据是否合法,未取得合法凭据的费用是无法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的。平时还应做好费用入账金额控制,对类似招待费、广告费等存在抵扣限额规定的费用科目,应及时核对发生金额,对超过抵扣标准的费用应减少其入账金额。
(四)成本计算及入账处理
对生产性企业,应做好内部单据传递规定,将公司发生的所有与生产有关的内部单据及时有效的传递到财务手中,进行成本核算,确保成本计算的准确。及时编制制造费用归集、分配凭证;生产成本归集、分配凭证;产品入库凭证以及销售成本结转凭证。
(五)做好费用计提及摊销
做好每月固定发生的计提业务,如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水电费计提、工资计提以及以工资为基数计提的福利费、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等,做到不漏提也不多提;对存在需要摊销的费用如开办费、材料成本差异等每月摊销的费用,及时做好摊销分配凭证。
(六)归集损益类科目,结转本年利润
将所有单据入账后应认真归集当月损益类科目发生金额,将其分类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查看当月利润实现情况。
-
会计月末都需处理的凭证有哪些
244人看过
-
会计月初和月末需哪些工作
481人看过
-
通盘掌握月末财务清查需要注意哪些关键点
97人看过
-
掌握月末财务检查要点
441人看过
-
会计期末结转业务主要包括哪些
158人看过
-
月末“财务清查”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406人看过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税法规定的应税凭证征收。印花税根据应税凭证的性质,分别按合同金额依比例税率或者按件定额计算应纳税额。 印花税的纳税人包括在中国境内设立、领受规定的经济凭证的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 更多>
-
公司对于会计月末应该做哪些财务处理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11会计月末应该做的财务处理有:1.调整前试算平衡利用期末各个帐户的发生额或者期末余额,编制试算平衡表,查找日常账务处理中的错误。2.调整程序在期末,将未在平时记录却影响企业当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事项,通过编制调整分录加以补记,并将其过帐,结出各个帐户调整后的期末余额,然后,利用各个帐户调整后的余额编制调整后试算表,查找该程序账务处理中的错误。3.编制财务报表由于企业当前全部的经济业务在会计系统
-
月末其他业务支出需要结转成本吗其他业务支出的会计处理方法有哪些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01月末其他业务支出需要结转成本。其他业务支出的会计处理: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包括销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出租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房地产的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等。企业附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发生的相关税费,在“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其他业务支出的种类进
-
劳务行业资质需要办理哪些员工澳门在线咨询 2023-01-05需要的人员有: 1、技术负责人具有工程序列中级以上职称或高级工以上资格。 2、持有岗位证书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少于5人,且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劳务员等人员齐全。 3、经考核或培训合格的技术工人不少于50人。
-
要做一个账务处理,企业工伤赔偿财务处理是哪些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03(1)如果没有上保险,工伤费计入“管理费用--福利费”科目。 (2)如果单位上保险了,单位垫付的费用,暂时记入“其他应收款”科目。 2、工伤买了保险,理赔退费怎样做会计分录?不退费怎样入会计科目? (1)单位垫付费用时 借:其他应收款--社保 贷:现金 (2)收回理赔费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社保 (3)如果不退费 借:管理费用--劳动保险费 贷:其他应收款--社保
-
企业处理员工个人信息的义务有哪些陕西在线咨询 2023-01-14信息处理者不得泄露或者篡改其收集、存储的个人信息;未经自然人同意,不得向他人非法提供其个人信息,但是经过加工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 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存储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篡改、丢失;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的,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告知自然人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企业处理员工信息应当谨慎,包括不限于在处理员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