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的权威来自何处?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4 20:13:02 215 人看过

12月4日,我国将迎来第一个国家宪法日。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战略决策的今天,以这样一种特殊的形式凸显宪法的崇高地位,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更是如此。然而,现实中违法可怕、违宪不可怕宪法是闲法等观念并不鲜见,以权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等违反宪法法律的现象时有发生。人民期盼,以国家宪法日为新的起点,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切实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修改:最为严格的修法程序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党中央向全国人大提出宪法修改建议,依照宪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宪法修改。

宪法规定的程序是什么样的?

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宪法之外,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法律和其他议案,则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王X介绍,可见宪法修改审议要求更高更严。

在提议宪法修改的主体方面规定得最为严格。王X说:根据宪法,提议宪法修改的有两个主体,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那么,如何理解党中央向全国人大提出宪法修改建议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之间的关系?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XX、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研究员但X表示,宪法修改有建议程序和启动程序。任何公民、组织都可以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中共中央当然可以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提出修宪建议并不意味着启动宪法修改程序。作为立法主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修改宪法的职权,依照宪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宪法修改。

备案审查: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禁止地方制发带有立法性质的文件。

多位专家认为,这充分彰显了法治精神,完全契合宪法中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的规定。

备案审查是保证宪法实施的重要制度,加强备案审查工作是加强宪法实施的一个重要抓手。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李XX说。法制统一是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法制的重大原则,任何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下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

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看到具体执行行为对法律法规的歪曲,但很少关注到一些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国务院部门规章对法律法规的歪曲。国务院法制办有关负责人认为,后者对国家法制统一和权威的危害性更大。

李XX表示,下一步工作中将完善备案审查制度,健全备案审查工作机制,积极开展主动审查,加强各有关机构和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备案审查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增强备案审查实效;畅通社会组织和公民提出审查建议渠道,积极回应审查建议。还将推动建立健全县级以上地方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工作机构,充实备案审查干部队伍,提升备案审查能力。

当前,地方各级政府已经普遍建立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对政府和部门发布的红头文件进行监督,初步建立起了地方四级政府、三级备案的监督体系。

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袁曙宏介绍,国务院法制办将提前研究在依法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后,新增大量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工作问题。

宪法监督:最重要的制度的笼子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翔认为,宪法规定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应该说还没有被激活。因此,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这一点,抓住了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为未来推进依法治国、依宪治国设立了具体目标。

按照宪法规定,我国目前采取的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进行宪法监督的制度,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的实施。

对于官员而言,宪法监督和宪法解释制度的重要功能在于,明确他们所掌握的国家权力的边界,明确我能不能行使这项权力这项权力到底是这个机关的还是那个机关的等。张翔说,宪法监督本质上是对国家公权力进行的监督。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宪法监督就是最重要的制度的笼子。

王XX表示,宪法监督制度要以现实的法治背景、环境、条件与实践为基础,分期分步骤稳步推进。要进一步明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宪法监督的对象、范围、方式等,将原则性要求具体化、程序化。

可以考虑设立宪法监督的专门机构,整合并加强监督工作队伍,明确职权及程序机制和保障机制。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焦洪昌建议。

宪法宣誓: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专家建议,宪法宣誓制度作为一项国家层面的重要制度,涉及的宣誓主体、具体程序、誓词内容和宣誓方式等,都要经过缜密的设计,形成统一的规范;宣誓制度的具体办法应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以彰显权威性、严肃性。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会长韩大元表示,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治首先是宪法之治,普法的核心首先在于普宪。

目前,公务员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理念脆弱、宪法意识淡薄,在关系国家核心价值观与利益问题上缺乏宪法自信,导致社会价值观混乱、宪法权威受损害,社会上不按照宪法办事的现象大量存在。韩大元说。

多位专家认为,宪法宣誓通过具体仪式营造出庄严感,让国家工作人员产生对宪法的敬畏感,让宪法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牢记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公职人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27日 11:1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宪法监督相关文章
  • 宪法制宪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一、宪法制宪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广泛与集中广泛性是指享有此权利的主体是广泛的。在中国,每一个公民都享有制宪权。只有公民普遍享有制宪权才能够确保广大人民的意志体现在制宪权行使之中。而享有制宪权并不意味着要直接行使制宪权。在大多数国家中,享有制宪权的公民授予某特定群体去直接行使制宪权,这乃是制宪权集中性的体现。2、行使状态制宪权并非一直处于行使状态。当制宪权的行使得到了一部公认的宪法以后就将经历长期的停止行使状态。但是停止行使不代表权力的消失,因为它只是从行使的动态转化到了存在的静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通过产生法律效力的宪法产生了制宪权的变形——可以替制宪权完成确保宪法适时的任务的权力——修宪权。修宪权的长期存在从侧面表明了制宪权的长期存在性。3、依赖与独立由于制宪权的享有主体为全体公民而行使主体为某特定群体,故该群体行使的制宪权必须依赖于广大人民的赋予。而广大人民的制宪权要得以实现又依
    2023-04-15
    90人看过
  • 宪法的制定权与宪法制定活动相关
    宪法的制定权和修改权与宪法制定活动密切相关。它不仅关系到宪法制定的正当性而且也关系到宪法功能的合理性。学术界对此虽有研究,但很不深入;实践中绝大多数人对此缺乏应有的认识,其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被忽视。一、宪法制定权不是一种国家权力其归属只能属于人民宪法的制定权只能属于人民,而不能属于别的任何机关或个人,这是由宪法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宪法一词含义的侧重点不在于它在一国法律体系中是否居于核心的位置,而是强调宪法制定的正当性和宪法功能的合理性。美国革命家托马斯。潘恩在《人权论》一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宪法是一种先于政府的东西,而政府只是宪法的产物。一国宪法不是政府的决议,而是建立其政府的人民的决议。宪法具有授予权力并限制权力的双重功能,既是人民的授权委托书,同时又是人权和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利益和幸福的总契约。人民通过宪法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并要求国家机关依照宪法的规
    2023-04-24
    436人看过
  • 宪法制定权
    宪法制定
    宪法制定权应该是以限制政府权力、维护公民权利为目的的制定一系列将有可能被赋予最高法律效力的条文规则的权力。当制定出的条文规则被公众认可即被赋予了最高法律效力,则成为宪法规范。反之,若未被公众认可,那些制定出的条文规则就不能被称为宪法规范,此时的制宪权行使就没有产生宪法。故宪法制定权只能是制定那些有可能成为宪法规范的条文规则的权力。对于要更好的理解制宪权的概念来说,明确制宪权、立法权与修宪权的关系也是非常必要的。1.立法权与制宪权立法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立法权是指制定宪法及其他法律规范的权力。广义的立法权中包含了制宪权。狭义的立法权是指宪法确认的制定部门法的权力。此时的立法权是以宪法的存在为前提的。因而制宪权成功行使即制定出被公认的宪法是狭义立法权存在的前提。2.修宪权与制宪权修宪权是指对宪法进行变更、添删的权力。修宪权的存在也同样要以制宪权的成功行使为前提条件,且制宪权是修宪权的原始
    2023-04-24
    110人看过
  • 宪法规定和宪法解释权归谁?
    一、宪法规定和宪法解释权归谁?宪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不属于全国人大。宪法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解释也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宪法》第六十七条第一项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的职权。这项内容在宪法以列举的方式明确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范围,而且是宪法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第一项“职权”。“既然‘解释宪法’是一项职权,是其他机关所不能具有的,那么就决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的‘解释宪法’的权力的专属性和排他性。二、宪法的作用包括哪些?1、限制和规范作用宪法对国家权力的限制作用,是由宪法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决定的。当国家权力不受限制、无限扩张的时候,其直接侵害的对象就是公民权利。宪法通过规定国家机构如何组成、这些机构有哪些职权、这些职权如何行使等内容,把国家机构的活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上。宪法对国家权力的规范作用是指宪法通过规定国家权力运
    2023-04-13
    305人看过
  • 论宪法修改权及宪法修改程序的完善
    修宪权和修宪程序的价值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指导修宪权的合理分配,修宪程序的科学设计,既体现民主、效率的程序正义价值,又促进保护人权、限制权力的实体正义价值,使宪法修改具有相当的可行性,能够解决宪法与社会现实的剧烈冲突,同时使宪法修改具有一定难度,给宪法解释留下作用空间,总体上实现宪法适应性与稳定性的和谐。修宪权和修宪程序的价值研究在我国还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能够加深人们对宪法程序性规定重要性的认识,纠正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使我国的宪法学理论和实践比较全面的发展。四宪法修改权和宪法修改程序(一)宪法修改权概述宪法修改权(amendingpower)是修改宪法的一种力,是依制宪权产生的权力形态,一般称之为制度化的制宪权,21通常简称为修宪权。修宪权就其本身的性质来看,具有不宜轻易动用的特点。这是由宪法与宪法修改的性质所决定的。从权力位阶构造看,修宪权的地位低于制宪权,所以行使修宪权时应
    2023-04-24
    96人看过
  • 宪法监督权的内容
    一、宪法监督权的内容宪法规定了我们公民享有监督权,监督权是针对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及国家机关活动的权利的是我们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监督权的行为对于国家的公平公正的体现更加的全面。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监督权主要包括批评建议权、控告检举权、申诉权。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所享有的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监督权是人民主权原则的具体体现,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2、批评建议权实际上是由批评权和建议权两项权利组成。批评权侧重于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缺点、错误或其他感到不满意的地方提出批评意见;建议权侧重于公民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存在的缺点或不足之后有权通过一定的形式提出改进建议。批评权与建议权往往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一般被统称为批评建议权。控告检举权主要是指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或犯罪行为,有权向有关
    2023-04-24
    198人看过
换一批
#宪法综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宪法监督是指对国家宪法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的一种机制,旨在确保政府及其机关、公民和法人团体在行使权力时遵守宪法规定。这一监督机制通过法律手段,包括司法诉讼、宪法诉讼等,对违反宪法的行为进行追责,保障宪法权利的实现。 其目的在于维护宪政原则、保障... 更多>

    #宪法监督
    相关咨询
    • 宪法的权威来自何处?
      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23
      这个问题概念大,简单理解就是法律在一个国家的领域内有多大的效力,对公民的生活有多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
    • 正确处理宪法权威与它权威的关系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05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所有其他法律法规都不能违反宪法制定的原则,这是说宪法具有其他法律所没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威,也就是说宪法是法制的基础。法治是相对与人治而言的,通俗的说法就是依法治国,国家的具体政策,做法都由法律规范,而不是由政自身主观决定。所以宪法是法治社会的基础,二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宪法保障法治施行,法治树立宪法权威。
    • 正确处理宪法权威与她权威的关系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6-27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所有其他法律法规都不能违反宪法制定的原则,这是说宪法具有其他法律所没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威,也就是说宪法是法制的基础。法治是相对与人治而言的,通俗的说法就是依法治国,国家的具体政策,做法都由法律规范,而不是由政自身主观决定。所以宪法是法治社会的基础,二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宪法保障法治施行,法治树立宪法权威。
    • 正确处理宪法的权威与她权威的关系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1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所有其他法律法规都不能违反宪法制定的原则,这是说宪法具有其他法律所没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威,也就是说宪法是法制的基础。法治是相对与人治而言的,通俗的说法就是依法治国,国家的具体政策,做法都由法律规范,而不是由政自身主观决定。所以宪法是法治社会的基础,二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宪法保障法治施行,法治树立宪法权威。
    • 2022年正确处理宪法权威与她权威的关系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1-13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所有其他法律法规都不能违反宪法制定的原则,这是说宪法具有其他法律所没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威,也就是说宪法是法制的基础。法治是相对与人治而言的,通俗的说法就是依法治国,国家的具体政策,做法都由法律规范,而不是由政自身主观决定。所以宪法是法治社会的基础,二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宪法保障法治施行,法治树立宪法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