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用法律角度分析劳务转包是否违法行为
劳务转包违法。转包是法律禁止的违法行为,承包人非法转包建设工程或者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与他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行为都是无效的,并要承担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责任。
《建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工程转包的,或者违反本法规定进行分包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
二、劳务外包与劳务派遣的区别
1.适用的法律不同
劳务派遣适用劳动合同法,劳务外包适用民法典。
2.劳务承包单位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其他实体
劳务派遣单位必须是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五十万元的法人实体;劳动者完成的工作都是企业的业务或职能活动。
3.劳动者管理的责任主体不同,这是两者最主要的区别
发包企业对劳务承包单位的员工不进行直接管理,其工作组织形式和工作时间安排由劳务承包单位自己安排确定;
劳务派遣单位的员工必须按照用工单位确定的工作组织形式和工作时间安排进行劳动。
4.结算费用的方式不同
劳务外包一般按照事先确定的劳务单价根据劳务承包单位完成的工作量结算,其合同标的一般是“事”;
劳务派遣一般是按照派遣的时间和费用标准,根据约定派遣的人数结算费用,其合同标的一般是“人”。
三、劳务外包需要什么资质
1.承包单位应具备相应的劳务承包资质、用工资质及安全生产条件。一般在实践中,取得承包资质的法人单位均经过行政主管机关的安全生产审查,企业应注意合同有效期需在该单位资质有效期之内,一旦承包单位资质被行政机关吊销,企业应当及时终止劳务外包合同。
2.建筑类外包合同应及时足额支付工程价款。对于建筑工程项目外包,根据我国建筑法律规定,发包人需在欠付工程价款范围内对实际施工人承担责任。因此,企业应按照工程外包合同约定及时足额向承包单位支付工程款,否则实际施工人受到损害时,可将发包人列为被告,并由发包人承担相应的赔付责任。
3.作业场地安全及生产设施设备安全。在签订合同时,可尽量约定由承包单位负责对作业场地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由承包单位自行准备作业所需设施设备及安全防护器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9修正):第七章 法 律 责 任 第六十七条 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工程转包的,或者违反本法规定进行分包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n承包单位有前款规定的违法行为的,对因转包工程或者违法分包的工程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造成的损失,与接受转包或者分包的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工程分包与劳务分包的区别:从法律角度分析
358人看过
-
法律角度分析个人能否承包建筑业务工作
53人看过
-
劳务外包工伤责任界定法律角度透析
88人看过
-
如何看待打小孩行为?从法律角度分析
372人看过
-
受贿行为的判断依据:从法律角度分析
130人看过
-
界定非法伐木行为立案标准:从法律角度分析
496人看过
-
怎样从法理学的角度分析乞讨行为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29乞讨本身来讲,是一种不犯法的行为,只要是单纯的乞讨,没有其他越轨法律的行为,都不犯法;但是“乞讨”行为会让一个城市的市容指数下降,法律对每个公民有保持市容形象也做了很多规定,则又是违法的。
-
用法律角度评价包容他人吸毒的行为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23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指为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提供场所的行为。容留他人吸毒,是指给吸毒者提供吸毒的场所,既可以是行为人主动提供,也可以是在吸毒者的要求或主动前来时被动提供;既可以是有偿提供,也可以是无偿提供。三是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四是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他人吸毒而为其提供场所。
-
劳务转包是违法的吗?有哪些违法的行为台湾在线咨询 2023-11-28劳务转包是违法的,转包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承包人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建设工程或者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与他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行为无效。
-
从法律角度分析消费者有哪些权利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26要求退货,更换假冒伪劣商品,联系当地消协提起公益诉讼,(七天无理由退货是新增的条款)申请仲裁机构仲裁,对于物流,生产地等厂家信息的知情权
-
违法分包转包违法分包行为如何处理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14(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提高对建筑施工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违法行为危害性的认识,加强组织,落实责任,精心安排,认真部署。(二)全面检查,从严执法。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遵循“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原则,严格依照《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试行)》(建市[2014]118号)进行处理。在自查自纠阶段,企业发现问题,并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