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话费陷阱”的惯用伎俩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19:10:08 134 人看过

家里的电话费突然出现了不正常的高额国际话费,这是怎么回事呢?请看“国际话费陷阱”的惯用伎俩……

最近,中国消费者协会陆续接到一些消费者的投诉和反映,称家里的电话费突然出现了高额国际话费,少的几百元,多的甚至上万元。经了解后发现消费者家中的电话都具备国际长途直播功能,同时电脑又能够上网,许多时候,是家里的孩子或其他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浏览一些网站出现的这种情况。

这些用户的话费都来自一些国外的收费成人网站,它们往往设下“网络陷阱”诱骗用户,用户要浏览就需要下载专门软件,而且这类软件往往不用中文告知消费者,消费者一旦点击确认,这种软件就会把电话切换到国际长途。主要方法有:

一、部分网站把电话热线在网上进行了连接,在网上只标明是网上热线,如果用户进入该网站时,只要点击该热线图标,就会自动出现二次拨号,而所拨叫的号码是国际电话号码,通话费标准按国际通话资费标准收取,此时用户就会出现国际长途话费;

二、有些网站的内容只标明下载该网站的部分软件,其中有用户需要的资料或大部分是不健康的和不符合国情的内容,如果用户下载该软件,用户亦会出现二次拨号(或者被对方控制在特定时间自动拨号),拨叫的号码是国际电话号码,此时用户亦会出现国际长途话费;

三、如果用户浏览了这些网站后,会在用户计算机上自动安装拨号软件,等用户下次开启计算机后或上网期间会自动拨叫该网站设定的号码,此时则发生巨额国际话费。

用上述方式进入的网站或得到的内容往往是不健康或不符合国情的。进入后,往往要支付巨额国际长途话费,造成经济和精神双重损失。为此,特提醒网络用户提高警惕,在上网冲浪时自觉采取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如,不随便下载陌生软件,特别是拨号软件;在登录外文网站时,要仔细阅读网站的相关提示;如果不小心进入了“陷阱”,请马上退出相应的网站,断开网络连接,以避免产生更多的国际话费,造成更大的损失。

这种网络陷阱产生的巨额话费首先给消费者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其次打击了消费者上网的积极性,使得用户在上网时没有安全感,担心自己会在不经意间落入陷阱。希望电信运营商能采取必要的措施,运用技术手段,避免给消费者造成更大的损失。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00: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消费者相关文章
  • 执行案件中老赖的惯用伎俩有哪些
    执行“老赖”的规避执行的惯常伎俩有以下类型:1、拒不到庭,玩失踪。作为被执行人的自然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在执行过程中,通过频繁更换住址,远走他处等方式躲避审理和执行,以致执行法院无法通过责令其申报财产、到庭接受调查等方式查明其可供执行的财产,并采取相应执行措施。2、转移财产所有权,玩净身。在纠纷的审理、仲裁之前之中,在申请执行之前或执行过程之中,被执行人通过虚假交易、离婚析产、赠与、低价转让,将财产所有权转移至第三人名下或由第三人占有,造成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假象。3、在财产上设定负担,玩案外人权益。被执行人为了逃避执行,在不动产、特殊动产等财产上通过设定抵押权、质权等“担保物权”,以及长期租赁权等“用益物权”的方式,使得执行法院在执行程序中无法处分这些财产,即使进行处分也可能属于无益处分,难以满足申请执行的债权。4、改变财产形态,玩变形。对于金钱、动产、不动产的执行
    2023-06-13
    351人看过
  • 专家大揭秘:房地产商售楼的惯用“伎俩”
    专家大揭秘:房地产商售楼的惯用伎俩距市中心仅8分钟车程一般情况下,离市中心越远,地价往往越便宜,所以开发商喜欢把房子盖在远离市区的荒郊野外。但他们售楼时却从不说离市中心多少公里,而是一律用车程代替。比如,距离20公里,他们会说:本案距市中心仅8分钟车程!但这有个前提,得用时速160公里以上的进口轿车,另外还得警车开道。房价每平方3000元起房产商做广告时,房价一律用每平方米3000元起。得知这个消息,你兴奋得一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便去排队办理购房预约,却被告知,每平方米3000元的房子已经售完,目前还有4000元和5000元的最后,你刚扫兴而去,售楼小姐就在后面翻你的白眼:这人也忒实在了,3000元能买房子吗,猪圈还差不多。首付万元、月供几百元即可入住照一般人理解,房产商的这个说法是指首次交上万余元后即可拿到钥匙。但是,当你满心欢喜拿着万余元去圆住房梦的时候,房产商却告诉你,首付是指交上这
    2023-04-22
    225人看过
  • 国际招标的风险与陷阱
    一、利用招标由国外企业代理诱骗中国企业中标,然后让招标企业退出,设立圈套。国外公司发布招标公告后,要求中国投标企业必须指定一家招标公司代理中国企业进行投标,而不是中国企业直接向招标公司投标。一旦发生纠纷,投标企业无法直接与招标公司交涉。国外代理公司向中国投标企业收取代理费及投标保证金,或由代理公司交纳投标保证金。这常常是圈套的开始。一定比例的投标保证金譬如5%由代理公司交给招标公司。而招标公司在招标公告中规定,中标后必须由投标的中方企业给招标公司直接开出投标保证金1倍(如10%)的备用信用证,信用证开出的为无条件的保兑的L/C。在收到中标10%保证金后,招标公司将代理公司5%的投标保证金退还给代理公司。此时代理公司就没有任何风险。资金方面代理公司与招标公司剥离得干干净净。为骗取中国的产品和企业保证金打下了基础。二、不按国际通行做法操作,单方规定随意的软条款,迫使中方企业就范。国外招标公司在
    2023-04-04
    141人看过
  • 国际惯例与国际习惯的区别
    对于“同际惯例”(internationalsage)一词的含义,存各种正式法律文件中的运用以及学者的论著中至今争今尚不统一,国内学者经常将与“国际习惯(internationa1cstom)混淆使用。针对国际习惯,《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第l款第2项对其做了较为明确的定义即国际习惯应是指“作为通例之证明而经接受为法津者。”然而,对于国际惯例却从没达成任何统一的定义,引起了学者的激烈讨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国际惯例与国际习惯相互平行,互不交叉各有所指。英国学者J·G·斯塔克认为“惯例是习惯的发韧阶段,惯例之终乃习惯之始。惯例是尚未达到具有完全法律效力的国际习惯行为。惯例可以是相互矛盾的,而习惯则应是统一和自身一致的。”《布莱克法学辞典》在其习惯与惯例条目中补充说:“惯例辨义是一种重复的行为,它不同于习惯,后者是产生于此种重复行为的法律或一般规则,可以有尚未形成习惯的惯例,但如无惯例
    2023-05-01
    96人看过
  • 谨防国际贸易招标的陷阱
    一、利用招标由国外企业代理诱骗中国企业中标,然后让招标企业退出,设立圈套。国外公司发布招标公告后,要求中国投标企业必须指定一家招标公司代理中国企业进行投标,而不是中国企业直接向招标公司投标。一旦发生纠纷,投标企业无法直接与招标公司交涉。国外代理公司向中国投标企业收取代理费及投标保证金,或由代理公司交纳投标保证金。这常常是圈套的开始。一定比例的投标保证金譬如5%由代理公司交给招标公司。而招标公司在招标公告中规定,中标后必须由投标的中方企业给招标公司直接开出投标保证金1倍(如10%)的备用信用证,信用证开出的为无条件的保兑的l/c。在收到中标10%保证金后,招标公司将代理公司5%的投标保证金退还给代理公司。此时代理公司就没有任何风险。资金方面代理公司与招标公司剥离得干干净净。二、不按国际通行做法操作,单方规定随意的软条款,迫使中方企业就范。国外招标公司在收到中国投标企业的信用证后,通常中标后发
    2023-03-03
    440人看过
  • 学几招揭露房产黑中介惯用伎俩的技巧办法
    广东佛山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二手房市场日趋活跃,成交量不断攀升。但据有关部门统计,佛山的众多房地产中介公司中,真正在建设局备案的只有两三家,其他的房地产中介公司是否具有房地产从业资质,就不得而知了;加上相关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中介机构和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不可避免出现一些公司违规操作、甚至中介人员实施诈骗的犯罪行为,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佛山的房地产中介行业诚信度正在遭受危机。多于米铺的房地产中介公司已经令佛山市民习惯了不管是租赁房产、按揭买房还是抵押贷款等,都从中介公司寻找帮助。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不少市民不小心步入了一些不正规甚至是不良中介的陷阱。案例一:赚取差价黄某委托一家房产中介公司出售其父母留下的一套房子,经评估价格为23万元。不久,这家中介公司将这套房子以25万元的价格售出,高出委托价格的2万元不是给了黄某,而是成了中介公司的额外盈利。当黄某在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时,才得知被中介公司
    2023-06-10
    495人看过
  • 避免中介违规操作揭露房产黑中介惯用伎俩
    广东佛山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二手房市场日趋活跃,成交量不断攀升。但据有关部门统计,佛山的众多房地产中介公司中,真正在建设局备案的只有两三家,其他的房地产中介公司是否具有房地产从业资质,就不得而知了;加上相关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中介机构和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不可避免出现一些公司违规操作、甚至中介人员实施诈骗的犯罪行为,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佛山的房地产中介行业诚信度正在遭受危机。多于米铺的房地产中介公司已经令佛山市民习惯了不管是租赁房产、按揭买房还是抵押贷款等,都从中介公司寻找帮助。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不少市民不小心步入了一些不正规甚至是不良中介的陷阱。案例一:赚取差价黄某委托一家房产中介公司出售其父母留下的一套房子,经评估价格为23万元。不久,这家中介公司将这套房子以25万元的价格售出,高出委托价格的2万元不是给了黄某,而是成了中介公司的额外盈利。当黄某在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时,才得知被中介公司
    2023-06-10
    301人看过
  • 拆穿小三管用伎俩
    很多小三都有同样的通病或者手段:1.自己永远不是故意要做第三者破坏别人家庭的,把错误推给情敌,比如说:他先出轨他老婆才和我一起、他不懂得疼老婆我才替他疼、他们的家庭在我出现之前早就破裂了反正当了小三反而是无辜的一方;拜托,你的情敌有没有出轨和你的情人有没有出轨完全是两码事,难道因为她老公杀人了她也要杀人?因为她杀人了你也要杀人?既然她老公出轨是错的,那么她那么就忍,忍不了就离婚,这两个选择都不能说是错的,但是她和你也学着她老公出轨这就是错的。错误不会因为犯的人多了,就不再是错误了。2.自己永远不是伤害别人的一方,而是被侮辱与损害的弱势群体,比如说:只要他能继续爱老婆我会退出的、她老公一直不能忘记她出轨对她不好我们才又在一起、我会默默等她的;如果是一个身心健康,脑袋还算清楚的人,无论男女,知道配偶的出轨没完没了,还有人每天惦记着和他(她)的配偶鸳梦重温,你说那个人气不气?不气、不计较、不记仇
    2023-06-11
    379人看过
  • 购房虚假宣传防不胜防,开发商的惯用伎俩有哪些
    在我国,商品房的销售主要是通过商品预售来完成的。商品预售时,购房者想买的房子没有修缮,也看不到已有的房子。当购房者看不到现房时,主要通过开发商的宣传广告来判断是否购房。为了实现房子的快速销售,开发商经常进行虚假宣传。虚假宣传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伎俩一:房地产形象宣传与现实不符。房地产开发商往往设计样板房和宣传图片来颇具吸引力,但购房者往往在接受房子后发现,这是两码事。样板房是开发商不惜投入大量资金装修的一种房间,购房者不想看清楚的目的有很多:把样板房的面积做大,让人觉得更实用;实际上,用各种精彩的装修掩盖户型设计的缺陷,不管开发商怎么宣传,只有写进合同的才能保证。第二招:价格陷阱。在销售广告中总是有一个诱人的起价。事实上,这个价格没有房子。这只是开发商为吸引购房者眼球而玩的一种促销手段。第三招:环境绿化陷阱“绿化率”是房地产广告中提及率较高的词。在绿化率的后面,往往会加
    2023-05-02
    395人看过
  • 取消加班费的“弹性”伎俩
    为了加快工作进度,他自言自语地说,要把标准工时制改成综合工时制,加班费就一笔勾销了。昨日,记者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总队了解到,部分单位严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擅自实行弹性工时制度,继而拒绝向职工支付加班工资。一些获准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制度的单位还以“弹性”为由拒绝支付加班工资。据介绍,兵团去年共受理职工投诉60余件,其中非标准工时制度又称弹性工时制度,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综合计算工时制,是指在一个审批周期内,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安排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工时制度通常用于饮料、冷饮生产等季节性较强的工作和岗位。二是不定时工作制,一般在相对灵活的工作时间内实行,如总经理、长途汽车乘务员、海员等,玩“弹性”把戏的单位大多是因接到一批订单而实行综合工时制的企业,一家公司要求张先生和他的20多名员工在春节期间加班。为达到不支付加班工资的目的,单位擅自规定,1月至2月实行综合工时制,即1月初2月底多休息,1月中
    2023-05-07
    110人看过
  • “网络陷阱”鲸吞巨额话费
    近来,有关“网络陷阱”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据电信部门反映,“网络陷阱”的祸害正日益加深,北京仅在一个月内出现了46起“网络陷阱”导致巨额话费的事件。事物总是伴随着它的对立面产生的,人们不禁要问:难道“网络陷阱”也是互联网产业自身所伴随的吗?但无论如何,在互联网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国内网民已经达到4580万的今天,“网络陷阱”应该引起网民高度警惕、社会的足够关注。“网络陷阱”气焰嚣张8月30日的(北京晨报)报道,北京市民吴先生上网上出万元话费,其中含有巨额的国际长途话费。工作人员把核对后的话费单给他看过以后,吴先生便无话可说了。原来,他家的电话是上成人网站时被直接接入国际长途,才造成了巨额话费的产生,而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就是“网络陷阱”。令人担忧的是像这样因“网络陷阱”而发生的事件不止吴先生一例,北京仅在一个月内发生了107起话费争议,而其中有46起是因为家庭电脑浏览了英国的“吸血鬼”网站,掉进
    2023-06-07
    299人看过
  • 网上租房信息真假难辨“黑中介”惯用伎俩知多少?
    网上租房信息真假难辨,而通过中介公司租房省去了在茫茫信息海洋中苦苦寻觅、筛选的过程,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众多黑中介混杂其间,令老百姓提到中介就头疼。钻法律法规的空子坑人骗钱,已成为一些中介公司的生财之道;一些黑中介卷款而逃,更降低了中介行业的诚信度。黑中介惯用哪些伎俩?昨天,记者采访了365地产家居网租赁频道的负责人,这位负责人想提醒租房者:越是急于求成的人越容易掉进黑中介的陷阱,不要在租房过程中贪便宜而因小失大。所以最好选择正规大型中介,这样才能够保证租房交易的快捷、安全。这位负责人还透露,用便宜到不可思议的价格来诱惑租房者,是黑中介惯用的招数。黑中介在报纸或某些网站上刊登虚假房源广告,都是一些地段好、条件也好的房子,租金却十分低廉,让租房人心动不已,乖乖地交上诚信费。租房人一旦表示想租,黑中介马上会说那个房子已经被租出去了,答应再帮你找。事实上黑中介后来给你找的全是条件差租金高的
    2023-06-10
    308人看过
  • 购买家电的“二次收费”伎俩
    眼下,家电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家电的价格也越来越便宜,因此一些商家就在售后配件上玩起了二次收费的伎俩。消费者在购买家电产品时,尽管会得到商家明修栈道式免费送货安装调试的承诺,但是想要正常使用这些家电,却要深陷商家暗度陈仓之计,支付许多费用来个额外的二次消费。比如:热水器安装要收材料费、平板电视要收挂架费、洗衣机要收辅料费、空调要另行支付管材费等。那么,做为消费者应该如何应对家电营销时那些暗度陈仓的二次收费伎俩呢?唐山市消协特别做出提示:一、行使《消法》赋予的知情权消费者在购买家电时,首先要问清家电安装是否需另外收费,并要求对安装的收费项目予以明示,保障自己的知情权。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规,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及其费用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则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因此,家电行业的商家有责任主动向消费者说明免费安装
    2023-06-07
    237人看过
  • 拆迁方常用几种的伎俩
    法律综合知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了拆迁方常用的几种对付被拆迁人的伎俩,才能在谈判中分清,知晓那些是真心施与我们的对价,那些只是对方的套路其实毫无价值。下面,就是我为大家列举出的几种拆迁方惯用的策略。一,强拆威胁。这是最猛的一剂药,也是被拆迁人常常难辨真伪的。那么,先说结论:在2011年新的征收条例出台后,只有司法强制拆迁而没有行政强拆,即强拆必须在法院主导或法院授权。说得再明白点,除非是违章建筑,在没见到任何盖法院公章的强制拆除裁定,强制拆除都属于违法行为;而违章建筑,又必须有违章建筑的认定。在现今的政策环境下,拆迁方能进行强拆的空间其实比我们想象中的小得多。在政府的维稳和依法行政的双重压力下,拆迁方不可能在一个项目中多次使用强拆。但是,作为一种威胁和恐吓的方法,强拆无疑是对平民百姓最有用的。一方面,大部分人都分不清强制拆除的合法和违法的边界在哪,因此心理上存在这样一种假设:一旦对方强拆,我只
    2024-02-09
    265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消费者
    词条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消费者
    相关咨询
    • 公房拆迁中拆迁人惯用的伎俩有哪些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6-11
      公房拆迁时拆迁人惯用的几种方式是:以房改成本价向承租人出售产权,协议收购承租人使用权(货币补偿)或对承租人进行异地安置,单向选定评估公司,低价评估房屋价格,向行房屋管理部门申请行政裁决,下达强拆令等。而承租人的维权方法也可以有:协议购买房屋产权、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 一、区分性质由承租人协议购买 如前一篇文章所述,目前我国现存的公房性质有:直管公房和自管公房。直管公房,是指由政府公房管理部
    • 开庭还发短信提醒?又是催收惯用伎俩吗?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27
      以接到法院的开庭传票为准确,如果拒收传票,法院可以缺席开庭,判决。判决后在不履行生效判决,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列入全国失信人员黑名单。
    • 租房陷阱中介常用有哪些陷阱
      福建在线咨询 2023-11-18
      1、陷阱一:隐瞒代理期限到期房屋擅出租。 2、陷阱二:热情回馈诱交租人去楼空无处寻。 3、陷阱三:低价免收中介费中介资质要看清。
    • 国际贸易招标中遇到的特殊陷阱有哪些
      香港在线咨询 2021-11-29
      主体合同当事人一方无注册资本,无法提供营业证明、法人资格证明,只有个人名片。(二)变更条款1、变更合同主体条款的设陷者表示,由于各种原因,建议第三方代替自己履行合同,受害者往往容易同意上当,导致货款无法收回。2、变更合同运输条款在运输条款装运期间隐藏陷阱,买方故意制造双到期,卖方可能无法收到汇款。3、变更支付条款信用证支付改为托收或汇款,但托收方式下卖方面临的风险较大,发货后很可能无法收回货款。信
    • 签用工合同的陷阱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12
      一、劳动合同可能存在的陷阱是: 1、临时工合同。有的单位以临时工的合同与员工签订协议,让员工无法享受正式职工的身份,并且随意解除。 2、基本工资的陷阱。很多单位为了在发生纠纷时候减少损失,采用基本工资+各种补贴、奖金的方式来规避今后的补偿、工伤赔偿。基本工资大多只有不到两千,但是各种福利加起来一个月有四五千很正常,以后发生纠纷只会按合同上的基本工资算。甚至很多公司无耻到,一部分打卡,一部分发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