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新准则与税法对增值税的确认基本是一致的,在特殊情况下,由于会计与税法基于不同的目的和原则,税法上对增值税的确认宽泛于新准则的确认范围。
一、税法上对增值税收入的时限规定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其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按销售结算方式的不同,具体确定为:
(一)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售额或取得索取销售额的凭据,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
(二)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三)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四)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五)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销售的代销清单的当天;在收到代销清单前已收到全部或部分货款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全部或部分货款的当天;对于发出代销商品超过180天仍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视同销售实现,一律征收增值税,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发出代销商品满180天的当天。
二、新准则对增值税收入的确认的相关“亮点”
1、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1)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2)“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一般计入“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科目。“非日常活动”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应作为“利得”,计入“资本公积”或“营业外收入”科目。
(3)在新准则体系下,收入被定义为日常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总流入,费用被定义为日常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非日常活动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和流出不包括在收入和费用之中,这样,收入减去费用就不等于利润了。
2、新准则在计量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原准则规定“收入应按企业与购货方签订的合同或协议金额或双方接受的金额确定”,即计量采用名义金额。
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但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不公允的除外。”“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3、新准则下增值税收入核算中相关会计科目的变化
(1)原来核算中常用的“应交税金”科目,与“其他应交款”科目合并,合并之后的科目名称为“应交税费”。
(2)在售后回购业务的会计处理中,原来使用“待转库存商品差价”科目,新准则下,取消了这个科目,使用“其他应付款”科目,
(3)新准则没有设置“自制半成品”、“委托代销商品”和“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科目,而设置了“发出商品”科目。核算一般销售方式下,已经发出但尚未确认销售收入的商品成本。
4、增值税收入的确认的五个条件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新准则下特殊增值税收入的财税协调处理
(一)售后回购,因不符合销售收入确认的条件,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负债;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应在回购期间按期计提利息,计入财务费用。有确凿证据表明售后回购交易满足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的,销售的商品按售价确认收入,回购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
[例1]甲公司于5月1日向乙公司销售商品,价格为100万元,增值税17万元,成本为80万元。甲公司应于9月30日以110万元购回。
①销售时,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117
贷:库存商品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其他应付款
②每月(5-8月份)末计提利息时,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财务费用2
贷:其他应付款2
③回购时,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11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8.7
贷:银行存款128.7
借:其他应付款28
财务费用2
贷:库存商品30
财税差异分析:售后回购业务,在会计核算时,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视同融资作账务处理,但在税收上不承认这种融资,而视为销售和采购两项经济业务。销售方的销售实现时要按照规定开具发票并收取价款,由于甲公司销项税额小于其进项税额,差额部分留待以后抵扣,但应按规定交纳企业所得税。
(二)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增值税处理的财税差异
[例2]甲公司售出设备一套,协议约定采用分期收款方式,从销售当年末分五年分期收款,每年2000元,合计1万元。假设不考虑增值税。假定购货方在销售成立日支付货款,只须付8000元即可。
分析:应收金额的公允价值可以认定为8000元,据此可计算得出年金为2000元、期数为五年、现值为8000元的折现率为7.93%.
1、在不考虑增值税因素下的账务处理:
销售成立时:
借:长期应收款1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8000元
未实现融资收益2000元
财税差异: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税法上规定,销售方应该以合同约定的收款时间来确定销项税额。当然,如果一次性开具了发票,则应全额确定销项税额;新会计准则将应收金额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未确认融资收益”按实际利率法摊销,冲减财务费,税法并不认可。所以,以后各期摊销的未确认融资收益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2、在考虑增值税因素下的账务处理:
借:长期应收款1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6837.61元
未实现融资收益1709.40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452.99
财税差异:
会计上确认的2000元的未确认融资收益税法上不作为理财费用,而是作为价外费用,一同征收增值税1452.99=8000/1.17*17%+2000/1.17*17%.
另外,如果货物已经发出,无论采用何种销售方式,如果全额开具了增值税发票,但不符合收入确认的条件,例如,资金难以收回,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不能流入企业;安装调试未完成,风险报酬尚未转移等情况。这时候应尽享如下财税处理:借记“发出商品”,贷记“库存商品”,同时: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收入准则与税法确认收入的差异及其增值税会计处理
249人看过
-
增值税会计――增值税错账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486人看过
-
增值税免税收入应怎样做会计处理
496人看过
-
改进增值税会计处理方法,构建财税分离的增值税会计体系
331人看过
-
如何对价外费用的增值税进行会计处理
359人看过
-
如何处理增值税进项税核定抵扣的会计
466人看过
增值税是以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 更多>
-
福利企业增值税退税收入如何处理广西在线咨询 2023-06-11福利企业取得增值税即征即退返还收入,不属于不征税收入,应并入收入总额计缴企业所得税,形成的税后利润,应按《公司法》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弥补亏损后有盈余的,可以向股东分配利润。
-
房租收入计入增值税怎样账务处理重庆在线咨询 2023-05-26增值税账务处理原则如下: 1.企业收到退税、税款返还等款项,记帐原则是“从哪即来,还回到哪里去”,比如收到的营业税、所得税,以及生产企业的收到先征返还的消费税,均应记回原计税时所在的损益科目,委托外贸企业出口应税消费品的生产企业收到退税时,也应记入计税时挂帐的应收项目。 2.增值税因其属“价外税”,退税或税收返还时不宜再记回销售收入中,所以按规定应记入补贴收入。 3.外贸企业自营出口应税消费品的应
-
增值税计入入账价值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4-03-30增值税计入入账价值。做为进项税额可抵扣销项税额,但是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取得增值税发票,由于不能抵扣进项,所以要将购入商品或生产材料的增值税进项计入入账价值。不论取得什么发票都计入相关成本中,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后不需要认证,直接按价税合计金额计入相关成本费用。
-
土地增值税征收标准是什么土地增值税如何计算广西在线咨询 2021-10-25一般规定(1)土地增值税只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征税,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不征税。(2)土地增值税不仅征收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还征收转让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产权的行为。(3)土地增值税只对有偿转让的房产征税,对以继承、赠与等方式无偿转让的房产,不征税。不征收土地增值税的行为主要有①房地产所有者、土地使用者将房地产、土地使用权赠送给直系亲属或直接赡养义务者两种。②房地产所有者、土地
-
如何计算增值税以旧换新及以旧购买增值税北京在线咨询 2021-12-31以旧换新商品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是:销售额=以旧换新商品数量*单价*17%。以旧换新商品的增值税应当按照销售商品和购买商品的两项业务活动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