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避免试用期被滥用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21 19:07:55 132 人看过

一、试用期也需要签订劳动合同

1、用人单位不能要求劳动者交付保证金或押金。

2、试用期工资是有标准的。

3四、判定是否合格也是有标准的。

4、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试用期是指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也进行考核的期限,这是一种双方双向选择的表现。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辞职的,需要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

二、合同试用期工资怎么算?

合同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约定的百分之八十,同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试用期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三、试用期7天内离职有工资吗

试用期7天内离职有工资。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并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试用期是指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也进行考核的期限,这是一种双方双向选择的表现。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17日 20: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试用期相关文章
  • 对企业滥用试用期说“不”
    对企业滥用试用期说不案例五:周某同某企业签订了2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为6个月,试用期的工资为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50%,该劳动合同关于试用期限及工资的约定是否合法?《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做出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劳动合同法》规定了试用期间的劳动者工资待遇的法定最低标准,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而本案6个月试用期及其工资的约定明显违反《劳动合同法》的上述强制性规定,属无效条款,周某的试用期不应超过2个月,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应当注
    2023-06-09
    454人看过
  • 滥用试用期有哪些表现
    滥用试用期,通过设定较长时间的试用期等手段来规避对职工应尽的法律责任,是近年来一些企业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因为按照现行《劳动法》规定,职工在试用期内达不到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由于在试用期,用人单位也就冠冕堂皇地压低职工的工资待遇,更有的用人单位,特别是生产经营季节性强的中小型企业,在生产旺季大量招用职工,规定较长的试用期,而在试用期结束前一天解除劳动合同。结合我们长期以来的办案实践,目前用人单位在试用期的违法现象主要集中在试用期过长、试用期不交纳社保、用人单位在试用期间随意解除合同等方面。而事实上,这些行为都明显违反法律规定。一、员工试用期转正规定有哪些我国《劳动合同法》没有对劳动者试用期后的转正作出规定,但是对员工试用期作出了规定,企业与职工约定试用期不得超过规定,试用期结束后,能不能转正由企业与员工协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2023-03-25
    53人看过
  • 免罚政策是否被滥用?
    1、免于刑事处罚的刑法性质: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免于刑事处罚,是人民法院认定某种行为构成犯罪,因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判决免予刑罚的一种处罚,是有罪而免罚,仍然构成刑事犯罪。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2、《公务员法》第二十四条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二)曾被开除公职的;(三)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公务员被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或虽然被追究刑事责任但免于刑事处罚的,可以不开除公职。贪污罪是否可以免予刑事处罚在某些条件下是可以的。贪污罪免于刑事处罚:1、情节明显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2、犯罪已过起诉期限的;3、特赦免除刑罚的;4、犯罪嫌疑人、被
    2023-07-02
    386人看过
  • 滥用职权被免予刑罚
    涉嫌包庇企业无证开采,屯昌县国土局原副局长曾某与该局原矿产股股长陈某因滥用职权罪,被屯昌县法院判决有罪,但因认罪态度较好及犯罪情节轻微,两人被免予刑事处罚。记者韩建东据了解,麻某伟在屯昌县成立海某石材公司,随后,麻某伟取得屯昌县屯城镇山鸡岭矿点的采矿许可,但许可证有效期1996年到期。2005年6月,经省国土厅审查,发现海某石材公司属小型企业,开采能力有限,涉案矿点采矿许可证未通过审批。该公司虽无合法的采矿许可证,却从2005年10月到2008年11月,擅自对山鸡岭矿点无证开采。屯昌县检察院指控,2006年至2009年,曾某担任屯昌县国土局副局长,期间陈某任该局矿产股股长,两人明知海某石材公司长期无证开采山鸡岭矿点,仅不定期形式性要求该公司停产,却未请示上级。每到年底,曾某陈某2人还擅自决定对海某石材公司收取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使用费或罚款,默许了该公司长期非法开采。2008年8月,海某
    2023-06-11
    345人看过
  • 为避免劳动纠纷,试用期如何约定?
    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对新招收的职工进行思想品德、劳动态度、实际工作能力、身体情况等进行进一步考察的时间期限。无论是应届毕业生还是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劳动者,新入职一家用人单位,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平稳度过试用期。“试用”是使某人受到一段时期的检验或试工以便能确定这人是否适合于做某事,“试用期”是指在正式使用之前的应用期间,看劳动者是否合适该工作。试用期一般是劳动者新入职一个单位的岗位后,由于用人单位对于劳动者实际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态度不太了解,所以会先设置一定期限作为试用期,用这段时间来观察和考核劳动者是否满足该岗位的职责要求。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律师补充:找工作的时候都会经历一个试用期,有些试用期是一个月,有些试用期可能是1到3个月,是根据各个公司的情况而定,如果觉得自己能力出众,也可以要求公司把试用期缩短。试用期是一种考察期,是在员工与用人单位相对不
    2023-05-07
    473人看过
  • 避免滥用职权罪的方法有哪些?
    满足下列条件即可判断构成滥用职权罪:1、滥用职权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主方面是出于故意;3、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4、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国有企业滥用职权罪构成要件国有企业滥用职权罪有以下构成要件:1.本罪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2.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严重亏损,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3.本罪的主体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4.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由间接故意与过失构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的规定,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
    2023-08-12
    61人看过
  • 试用期被淘汰怎么办试用期被淘汰应该怎么办
    如果劳动者在试用期被末位淘汰,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要求用人单位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给劳动者。试用期淘汰制度这样做合法吗该制度不合法,还未入职就远离这样的单位,已经入职发生上述情况,向劳动监察投诉欠薪,要求支付。若认为用人单位的解除不合理,可申请劳动仲裁主张赔偿金。单位辞退试用期员工,至少要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才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023-08-11
    150人看过
  • 避免在实践中违法约定合同试用期
    用人单位需充分理解劳动合同法关于试用期的规定,避免在实践中违法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法》第83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情形一般有以下几种:(1)用人单位约定的试用期超过法律规定的最长期限比如:小张与公司签订了2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为6个月,试用期工资为3000元,试用期满后,工资为3500元。这就是约定的试用期超过法律规定的最长期限的案例。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本案中小张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为2年,按照法律规定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因此,小张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改正。假如该试用期已经履行了5个月,则用人单
    2023-06-09
    412人看过
  • 美方表态避免滥用贸易救济措施
    将尽快讨论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第20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会议(JCCT)昨日在杭州举行。针对中方关注的反对滥用贸易救济措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等问题,美方表示,将避免滥用贸易救济措施,尽快召开市场经济地位工作组会议,讨论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本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在第一个中美联合公报的谈判地杭州举行,具有特殊意义。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昨天上午的致词中表示。美国商务部部长骆家辉则称:这是美国新政府就职以来的首次美中商贸联委会,而且几周后奥巴马总统就将首次访华,所以我们希望今天的会议能取得明确、具体且可行的成果。骆家辉重申了美国不支持贸易保护主义的立场。如果国家之间卷入贸易保护和贸易报复的争端,以至于打起贸易战,那么谁也不是赢家。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非常努力地避免。王岐山指出,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走向复苏的关键时刻,存在着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面临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诸多挑战。中美作
    2023-06-05
    160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防止滥用试用期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简称《劳动合同法》)将开始施行。针对一些用人单位仍存在滥用试用期、劳动合同短期化等问题,劳动合同法对现行劳动合同制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据有关专家介绍,试用期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协商约定的对对方的考察期,但是当前一些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问题比较突出,如试用期过长、过分压低试用期内工资、在试用期内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等,侵犯了新求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作出了更严格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与此同时,《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劳动者工资水平也作出了保障:
    2023-04-22
    407人看过
  • 遭遇滥用试用期如何维权
    解决维权的问题一般有协商、检举、仲裁三种途径。对势单力孤的劳动者来说协商是最佳的方式,也是最经济的方式,倘若不能有效地协商解决,就可以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举报,要求监察部门进行处理,同时也可以到劳动部门提起劳动争议仲裁,以寻求法律的途径进行解决。当然,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者最好有个防范的意识,在工作期间要注意保存一些证据材料,比如工作证、工资条、录音资料等,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从象牙塔步入社会,所面临的就是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不能再用固有的思维方式进行判断,要有维权意识,要有防范意识,不能把自己的一时困境进行放大化,只有妥善地处理好自己所面对的问题,才是成功踏入社会的良好开端,也是为自己以后面对更加复杂的问题时所奠定的第一份自信的基础。一、过了3个月试用期不给转正如何处理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试用期内职工不符合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辞退,如果用人单位不辞退的,视为符合录用
    2023-02-19
    64人看过
  • 规避试用期的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以下两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不能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1、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不能约定试用期。2、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劳动合同,不能约定试用期。另外,如果劳动合同中只约定了试用期的话,那么试用期不成立,合同中约定的试用期即为劳动合同期限,也就是说,仅约定试用期的劳动合同视为没有视用期。不得假释的情形怎样《刑法》第八十一条: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2023-07-18
    175人看过
  • 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的法律责任
    孔令铿在劳动关系中,试用期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为相互了解、选择的考察期,一般适用初次就业或再次就业时改变劳动岗位或工种的劳动者。《劳动法》和《劳动法》的配套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试用期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目前对试用期的运用出现许多不规范现象。例如:合同期不包括试用期,随意延长试用期,试用期不参加社会保险等。这种不规范的运用试用期,用人单位不管有意或无意都是一种违法行为,都可能承担法律责任。本文以案例方式对试用期违规问题做一分析。试用期中的“试工”某酒楼在员工守则中规定:“入职员工试用期为三个月,其中上岗的前七天为试工,七天内若自动离职一律不发给薪酬。”试用期的长短,法律上有明确的规定。只要不违反规定,都是合法的。但是试用期的长短不能由用人单位一方决定,而应由劳动关系双方的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在合同书中约定。试用期内,劳动者随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所谓“试工”,用人单位不发给薪酬,说到底属
    2023-04-22
    294人看过
  • 试用期辞退员工如何避免违法解除
    首先说赔偿,法律规定是有义务但没有强制要企业执行。相关法律法规里只规定了用人单位非法辞退员工需要支付一定的赔偿金,一般是企业支付3个月的工资。二、合同中是否有说到用人单位,如果非法辞退员工,需要承当什么赔偿。三、合同中是否有说明试用期期限中,辞退员工的原因,是否具体这样的条件。四、私下协商为主,企业属于强势群体,员工属于弱势群体,上诉仲裁,费时费力。《劳动合同法》关于试用期辞退的规定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第八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
    2023-02-20
    401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试用期
    词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更多>

    #试用期
    相关咨询
    • 如何避免试用期被拒签合同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06
      根据《劳动法》第21条对试用期拒签合同规定:“劳动法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试用期的长度是根据劳动合同的期限相应确定的。试用期有上限,没下限,甚至可以约定不需要试用期。根据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具体来说就是: 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半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天; 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到一年的,试用期最长不超过30天; 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三年以
    • 被人滥用试用期应该怎样维权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09
      1、解决维权的问题一般有协商、检举、仲裁三种途径。 2、对势单力孤的劳动者来说协商是最佳的方式,也是最经济的方式,倘若不能有效地协商解决,就可以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举报,要求监察部门进行处理,同时也可以到劳动部门提起劳动争议仲裁,以寻求法律的途径进行解决。当然,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者最好有个防范的意识,在工作期间要注意保存一些证据材料,比如工作证、工资条、录音资料等。
    • 滥用试用期后怎么维权?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1-06
      1、解决维权的问题一般有协商、检举、仲裁三种途径。 2、对势单力孤的劳动者来说协商是最佳的方式,也是最经济的方式,倘若不能有效地协商解决,就可以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举报,要求监察部门进行处理,同时也可以到劳动部门提起劳动争议仲裁,以寻求法律的途径进行解决。当然,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者最好有个防范的意识,在工作期间要注意保存一些证据材料,比如工作证、工资条、录音资料等。
    • 如何避免大股东的权利滥用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07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防止大股东的权利滥用的方法如下: 一、应加强立法工作,尽快修改《公司法》和《证券法》,增加限制大股东相关权利和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特别条款。 二、尽快建立和完善证券市场侵权民事赔偿诉讼机制,切实对侵权行为起到事后监督和警示作用。
    • 如何避免民事诉讼当事人滥用回避权?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7-27
      一般来说有一下三种方式避免民事诉讼当事人滥用回避权。建立当事人申请回避权的时限制度;限制当事人申请回避的次数;申请回避理由明显不成立的恶意当事人,应给予一定的制裁措施,如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