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产假期间被辞退是否非法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10 08:10:20 108 人看过

如果有享受陪产假的权利,公司要辞退你,就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赔偿双倍工资。男士享受陪产假的前提: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有结婚证、计划生育证、孩子出生证明,就可以享受10-15天陪产假(各地区有的规定假期有长有短)。

一、男职工陪产假的规定

目前,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陪产假做出明确的规定,具体要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际规定,基本都见于各地的计划生育条例中。当然,还存在有的地方有陪产假,有的地方没有陪产假的情况。除了西藏和新疆外,其余29个省份均相继修改了本地计生条例,明确了本地的陪产假(部分地区称为护理假)的期限。其中,最短的陪产假有7天,最长的则有1个月之久,多数地区的陪产假为15天。目前,陪产假最短的为天津、山东两地,为7天;其次是上海,为10天。北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江西、广东、海南、重庆、贵州、青海等省份的陪产假都为15天。湖南、四川两地的陪产假为20天;内蒙古、广西、宁夏的陪产假为25天;安徽、陕西两地的陪产假根据夫妻是否异地生活而不同。安徽明确,男方享受10天护理假,夫妻异地生活的,护理假为20天;陕西规定,男方护理假为15天,夫妻异地居住的给予男方护理假20天。

二、男性休陪产假有什么条件

陪产假,又名陪护假,即女方在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的有一定时间看护、照料对方的权利。目前,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陪产假做出明确的规定,具体要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际规定,基本都见于各地的计划生育条例中。当然,还存在有的地方有陪产假,有的地方没有陪产假的情况。如果你的状况特殊,比如生活困难,妻子实在无人照顾,或医院方面有相关的要求,可向单位申请困难补助或照顾。

三、陪产假可以提前休吗

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提前休陪产假的。陪产假是指依据法律的规定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双方,女方在休产假期间,男方也享有一定时间内照顾对方的权利。我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陪产假没有明确的规定,这要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际规定。根据《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三条: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的晚育妇女,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晚育假三十天,其配偶享受晚育护理假三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0日 14:4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陪产假相关文章
  • 产假期间辞退员工合不合法
    女员工休产假期间,可口可乐(郑州)公司居然将这名洛阳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该公司给出的解聘理由是“多报销100元差旅费”!日前,洛阳女子赵莉已通过律师向劳动仲裁部门提出申诉。18日,西工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该公司的做法“是不合法和不妥当的”。赵女员工休产假期间,可口可乐(郑州)公司居然将这名洛阳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该公司给出的解聘理由是“多报销100元差旅费”!日前,洛阳女子赵莉已通过律师向劳动仲裁部门提出申诉。18日,西工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该公司的做法“是不合法和不妥当的”。赵莉今年30岁,2002年到郑州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洛阳营业所工作,后被晋升为该公司洛阳区域人事主任。2006年11月,她怀孕后仍坚持工作。由于出现高血压妊娠反应,她于2007年3月到7月2日请病假,7月10日生子后她开始休产假。7月20日,公司通过特快专递方式向她送来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9月
    2023-05-04
    138人看过
  • 陪产假期间被解雇是否应该得到经济补偿?
    关于上述问题的解析如下:购房的定性是以购房合同及购房发票的时间这准的,如果购房合同时间及发票时间都是拿结婚证之前,而房产证又只写一个人的名字,那就这房子属于个人婚前财产,就算是双方都出了钱,也只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债务而已。这个要看你们当地的政策,据我所知有的地方是按房产证上的时间来计算的。而有的地方则是按购买时间来计算的。如果是前者,那么就是夫妻共有财产,如果是后者的话,那么就是属于个人财产。【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夫妻个
    2023-07-05
    187人看过
  • 病假期间辞退是否双倍赔偿
    一、病假期间辞退是否双倍赔偿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按照每做满一年支付2个月的工资作为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
    2023-05-29
    69人看过
  • 病假期间法定假日扣除吗,病假期间被辞退怎么办
    病假期间法定节假日是不扣除的,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时会扣除休息日,病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支付病假工资,病假期间被辞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对其进行补偿。一、病假期间法定假日扣除吗病假时间不扣除节假日,支付工资扣除休息日。职工休病假的时间是按照自然日历数计算,不扣除节假日。但当事人工资是按照工作日和法定休假日支付,休息日不带薪,用人单位支付病假工资按工作日和法定休假日支付,扣除休息日。《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3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二、病假期间被辞退怎么办病假时如被强行辞退可要求赔偿不少于2个工资(标准是不可以辞退的,各地都有自己对病假期间强行辞退规定,有的地方需补偿6个月工资)期间需按标准病假工资支付病个工资。另需按每做满1年补1月工资,做十年补10个月
    2023-06-04
    176人看过
  • 被辞退产假期间生育津贴还发吗?
    孕期被辞退后生育津贴就不发了。生育津贴的发放需要职工是在职的状态。若职工没有法律规定的过错行为,用人单位辞退的属于违法辞退,劳动者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履行;若不需要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支付二倍经济补偿标准的赔偿。一、工作满一年被辞退需要赔偿吗?1、工作满一年被辞退不一定需要赔偿。《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2、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辞退职员需要支付赔偿金的情形《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
    2023-06-26
    204人看过
  • 辞工期间请假是否合法
    法律综合知识
    辞工期间请假合法。辞工期间依旧受《劳动法》的保护,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所以,辞工期间请假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2024-04-28
    81人看过
  • 劳务派遣人员产假期间能被辞退吗,劳务派遣人员产假期间辞退有补偿吗
    劳务派遣人员产假期间不能被辞退,用人单位不能因为职工怀孕而将其辞退,劳务派遣人员产假期间被辞退有补偿,应当支付当事人双倍的赔偿,按劳动者的工作年限进行计算。一、劳务派遣人员产假期间能被辞退吗劳务派遣人员产假期间不能被辞退,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二、劳务派遣人员产假期间辞退有补偿吗劳务派遣人员产假期间辞退有补偿,应当支付该员工双倍赔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三、劳务派遣人员工资福利怎么发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
    2022-08-05
    419人看过
  • 产假期间合同刚好到期怎么办以及产假期间被辞退怎么办
    一、产假期间合同刚好到期怎么办劳动者产假期间合同刚好到期的,单位应当续延(不是续签)原合同至劳动者一年哺乳期结束为止,然后双方再决定是否续签合同。到时如果单位在现有工资水平下不续签合同的,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的该单位工龄支付经济补偿金,每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不满半年补偿半个月工资,满半年不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二、产假期间被辞退怎么办产假期间被辞退可以向劳动纠察大队或当地劳动局进行举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即使没有劳动合同,也不能辞退,违反法律辞退的,可以要求赔偿,根据工作年限来进行赔偿,涉嫌违法的,可以申请双倍赔偿。《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三、产假期间工资如何发放产假期间工资的发放方式:1.胎假,工
    2023-06-27
    95人看过
  • 公司辞退期间社保被断交是否合法
    1、公司辞退期间社保被断交是合法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七条:“用人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内凭营业执照、登记证书或者单位印章,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予以审核,发给社会保险登记证件。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险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或者用人单位依法终止的,应当自变更或者终止之日起三十日内,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社会保险登记。”2、单位不给职员缴纳社保的后果(1)《劳动法》第一百条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可以加收滞纳金。第一百零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和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挪用社会保险基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四条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
    2023-03-29
    261人看过
  • 产假一般能休多长时间休产假期间被辞退怎么处理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如果女职工不同意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则可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并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期间的工资。如果该被辞退女工不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则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赔偿金。《劳动法》第二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024-04-27
    222人看过
  • 实习期间有陪产假吗
    一、实习期间有陪产假吗按照法律规定,只要是存在劳动关系,无论是正式期还是试用期,就享有休假的权利。二、什么是陪产假陪产假,又名陪护假即依法登记结婚的夫妻,女方在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的有一定时间看护、照料对方的权利。三、陪产假工资怎么算一般来说陪产工资有两种形式结算:1、若是用人单位有为职工买生育保险的话,职工休陪产假期间的工资则由用人单位向相关部门申请。陪产假期间工资一般是按照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标准来支付的,若是职工工资高于当时社会平均工资标准,则由用人单位补差额。2、若是用人单位没有为员工购买生育保险,那职工在休陪产假期间的工资则是按照职工合同工资的标准来支付。
    2023-05-29
    77人看过
  • 产假期间被辞退公司应该给什么赔偿
    要求其支付非法解除合同的赔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是:工作每满一年,补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超过六个月的,按一年算。不满六个月的,按半年算,支付半个月的补偿金。一、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如何算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如下:1、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是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2、如果是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未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法律规定了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需要支付经济赔偿金。二、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怎么计算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是解除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如果月平均工资超过社会平均工资三倍的,按社会平均工资的三倍计算。经济补偿金标准为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
    2023-03-22
    173人看过
  • 劳务派遣哺乳期请病假被辞退是否合法
    一、劳务派遣哺乳期请病假被辞退是否合法?不合法。这是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员工可以和用工单位及派遣单位协商解决,还可以直接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该规定明确了任何单位无论是劳动合同还是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和哺乳期都不能单方面解除。二、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员工怎么办?可以申请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辞退员工实质上是劳动合同解除的原因之一。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一种法律行为。由于劳动合同解除事关重大,因此劳动法对其条件和程序做了严格的规定,用人单位辞退员工必须要遵守严格的法律条件和法律程序,不是说辞就可以辞。不正确的辞退有很多的情形
    2024-01-18
    348人看过
  • 病假单位是否会被辞退
    病假单位会辞退吗?病假期间不能解雇生病的员工。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间的规定》,医疗期间是指企业职工因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疗休息,不能终止劳动的期限合同。职工因病、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就医的,按其实际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至24个月的医疗待遇:1。实际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在本单位工作不满5年的,给予3个月;在本单位工作5年以上的,给予6个月。2。工作满10年的:工作满5年的为6个月;工作满5年不满10年的为9个月;工作满10年不满15年的为12个月;工作满15年不满20年的,为18个月;工作满20年的,为24个月。
    2023-05-31
    142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陪产假
    词条

    陪产假又叫陪护假是指依法登记结婚的夫妻,女方在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的有一定时间看护、照料对方的权利。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陪产假做出明确的规定,具体要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际规定,基本都见于各地的计划生育条例中,法律地位也不高。当... 更多>

    #陪产假
    相关咨询
    • 陪产假期间能被辞退吗陪产假期间能被辞退吗
      宁夏在线咨询 2023-10-06
      不可以被辞退。 陪产假应当符合法律规定,最长为30日。超出30日的,按照事假处理,可以不计发工资,但不能因此解除劳动合同。 【相关延伸】 问:若陪产假期间被辞退怎么办? 答:可以申请劳动仲裁。陪产假期间被辞退,单位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你可以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 陪产假期间能不能辞退的?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21
      目前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陪产假做出明确的规定,具体要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际规定。公司如果以请陪产假为由辞退您,您可以要求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如果公司不赔,您可以去公司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
    • 国家法定产假期间女职工能否被辞退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07
      产假期间是不可以随便辞退女员工的,用人单位不得辞退员工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种: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 产假期间请假会被辞退吗?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2-01
      产假过后有正当理由的请假的,公司不能辞退,公司可以单方辞退员工的情形是: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法定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妻子产假期间被辞退,产假辞退补偿标准是什么?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29
      职工被辞退,也就是解除合同,社会保险缴纳到辞退(解除合同当月为止),从解除合同的次月开始,自己缴费,按照规定给予经济补偿,每年工作年限发给一个月工资,没有其他赔偿。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欠缴社保情形的,可以通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要求其进行补缴,如果无法达成合意,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来要求用人单位给付相应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