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宿费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分析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7 11:03:38 331 人看过

1、《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2、《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0项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3条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第11项住宿费:是指受害人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也不能住在家里确需就地住宿的费用,其数额参照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标准计算。

交通费、住宿费的赔偿规定

交通费的票据应与就医次数相符。标据少于就医次数的,一般可根据实际票据认定;票据多于就医次数的,应以实际就医次数认定。

必须到外地医院治疗的受害人,因医院无床位或其他原因的限制确需侯诊且伤情不允许往返家中,或者往返家中的交通费高于住宿费的,其本人和必要的护理人员的住宿费应予赔偿。

住宿费的赔偿,可以按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标准计算,以住宿费的收据为凭。

受害人到所在地医院治疗或者必须转院治疗的,其本人和必要的护理人员的交通费应予赔偿。

交通费的赔偿,一般应以公共电(汽)车、火车的硬座、轮船三等以下舱位等的收费标准计算。但伤情危急,交通不便或当地无上述车(船)的除外。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0日 03:0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住宿费相关文章
  • 公司住所变更的法律规定和操作步骤解析
    一、公司住所变更的法律规定和操作步骤解析公司住所变更的法律规定和操作步骤如下:1.填写公司变更申请书;2.提交股东会决议和公司章程修正案,房屋租赁合同的原件、房产证复印件文件、公司的营业执照正副本给工商局办理公司地址的变更。根据《公司法》第七条规定,公司营业执照应当载明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项。公司营业执照记载的事项发生变更的,公司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由公司登记机关换发营业执照。二、变更公司住所所需材料有什么变更公司住所所需材料:1.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公司加盖公章);2.公司签署的《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公司加盖公章);3.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本人签字);4.公司章程修正案(法定代表人签署);5.新的公司住所证明;(租赁合同和相应的房屋产权证明)6.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三、公司注册地址变更需要多
    2023-08-06
    115人看过
  • 票据司法解释分析
    票据司法解释鉴于《票据法》对票据无因性的规定模糊不清,存在争论和分歧,长期以来,实践中在发生纠纷时,受现实利益的驱动,一方当事人往往主张票据具有无因性,另一方当事人则常常主张票据的有因性,司法机关在此问题上的立场摇摆不定,经常作出相互矛盾的判决,不断出现基于原因关系否定票据有效性的裁决。2000年1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了《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该司法解释第14条规定:票据债务人以票据法第10条,第21条的规定为由,对业已背书转让的持票人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在票据的无因性问地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未明确确立票据的无因性原则。然而遗憾的是,上述司法解释生效后,法院在上述司法解释的适用上依然比较混乱,少数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仍将票据关系和原因关系混为一谈,置有关规定于不顾违法基于原因关系冻结票据款项,甚至做出以原因关系否定票据关系的裁决,严重影响了票据的流通,阻
    2023-06-06
    241人看过
  • 刑事和解的法律规定和解释
    刑事和解是指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过调解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进行沟通、协商的诉讼活动。双方当事人达成民事赔偿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不再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或者减轻刑事责任。刑事的和解只产生两个社会背景因素:刑法以被害人为中心的刑事保护政策开始兴起,从而实施并且完成了刑事观念和刑事政策。以犯罪为中心的监禁矫正政策的失败,使人们探索出有效的预防犯罪、使罪犯从监狱外回归社会的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刑事和解要注意什么1、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办理受理、立案手续,及时、客观、全面地收集和固定相关证据,查明案件事实,明确因果关系和
    2023-07-01
    247人看过
  • 法律法规和公司董事局规定的全面解析。
    公司法集团董事会的规定有:1、有限责任公司设董事会,其成员为三人至十三人;2、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两个以上的其他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其董事会成员中应当有公司职工代表;3、董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选举产生。与幼儿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哪些与幼儿相关的法律法规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学前教育政策与学前教育法规的联系:我国的政治体制决定了教育法和教育政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并为之服务的,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意志的体现,都具有规范性。教育政策对教育法的制定和实施起指导作用,而教育法则是教育政策的具体化、条文化、定型化,是保证教育政策贯彻执行的一个主要手段。儿童权
    2023-07-05
    144人看过
  • 职权罪的司法解释分析
    滥用职权罪的司法解释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渎职犯罪并收受贿赂,同时构成受贿罪的,除刑法另有规定外,以渎职犯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渎职行为,放纵他人犯罪或者帮助他人逃避刑事处罚,构成犯罪的,依照渎职罪的规定定罪处罚。滥用职权罪的重大损失是什么?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不按或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侵吞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财产损失等行为。(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2)导致10人以上严重中毒的;(3)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4)造成公共财产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2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5)虽未达到3、
    2023-07-06
    482人看过
  • 校园暴力的法律规定解读和分析
    校园暴力至今我国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约束,但如果校园暴力者已经成年施暴,则将触犯治安管理条例更严重的会触犯刑法。但校园暴力一般为未成年人,所以对于未成年人国家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有明确规定,不满14周岁,不受任何处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不处罚或者减轻处罚。校园暴力的表现1、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欺凌(暴力)。2、欺凌行为(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侮辱其人格等。(2)对受害者进行重复性的物理攻击。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击受害者。(3)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4)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
    2023-07-06
    364人看过
  • 车辆挂靠的法律解析和解释
    一、车辆挂靠的法律解析和解释1.挂靠车辆是指为了交通营运的特殊需要,将购买的车辆登记为某个具有运输经营权资质的单位名下,以单位的名义进行运营,并由挂靠者向被挂靠单位支付一定的管理费用。2.挂靠车辆,主要是以挂靠协议的形式来明确挂靠人和被挂靠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依照民法典规定来处理挂靠协议出现纠纷之后的法律运用。3.挂靠车辆存在实际车主与登记车主不一致的问题,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伤的,当事人可以请求挂靠人与被挂靠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二、车辆挂靠手续需要什么材料车辆挂靠需要前往车辆登记机关部门进行办理,而且需要提交下面相关材料:1.营业执照正副本。2.道路运输许可证正副本。3.法人身份证。4.行驶证。5.登记证书。6.公章。7.车相片。三、我国法律是如何规定车辆挂靠责任承担的我国关于车辆挂靠责任承担的具体规定是若个人机动车无偿挂靠企业,被挂靠企业既不享有运行利益,又不进行运行支配的,由个人承担
    2023-09-02
    500人看过
  • 辩护人伪造证据罪的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分析
    我国刑法规定,如果通过暴力、威胁、贿买等手段,阻止证人作证或指使别人作伪证的,那么一般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犯罪情节严重的,那么犯罪嫌疑人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触犯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犯罪嫌疑人,情节严重的,通常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辩护人伪造证据罪的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六条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证人证言或者其他证据失实,不是有意伪造的,不属于伪造证据。任何涉嫌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一般都是有辩护律师的。这些辩护律师的主要职责是保护当事人的权益不受侵害。但是在履行辩护职责的过程之中,不得因为想要维护当事人的权益,就毁灭、伪
    2023-07-01
    53人看过
  • 司法解释解析公司法
    公司指企业的组织形式。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团法人。在资本主义社会获得高度发展。我国在建国后对私营公司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国营工、商、建筑、运输等部门中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经营管理组织和某些城市中按行业划分的专业管理机构,也通称公司。公司法司法解释三股权代持的概念是什么?股权代持又称委托持股、隐名投资或假名出资,是指实际出资人与他人约定,以该他人名义代实际出资人履行股东权利义务的一种股权或股份处置方式。股权代持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法律关系:第一,实际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法律关系;第二,是实际股东、名义股东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第三,是实际股东、名义股东与公司外第三人之间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2023-07-05
    71人看过
  • 军人叛逃罪: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
    叛逃罪是指,在履行公务期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触犯叛逃罪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国家安全的,会被法院判处五年以下地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如果犯罪情节严重的,那么犯罪嫌疑人会被法院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是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罪,那么法院会按前规定进行从重处罚。偷越国(边)境罪与军人叛逃罪的界限1、犯罪主体不同。偷越国(边)境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无论中国公民、外国人还是无国籍人均可成为偷越国(边)境罪的犯罪主体;而军人叛逃罪的犯罪主体则只能是现役军人。2、犯罪客观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偷越国(边)境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情节严重的行为;而军人叛逃罪在客观方面则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3、犯罪侵犯的客体不同。偷越国(边)境罪侵犯的同类
    2023-07-01
    185人看过
  •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的解释和适用有何规定?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理解与适用是:1、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等请求确认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无效或者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2、原告请求确认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不成立、无效或者撤销决议的案件,应当列公司为被告。对决议涉及的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依法列为第三人。股东请求撤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符合规定的;人民法院应该予以支持,但会议召集程序或者表决方式仅有轻微瑕疵,且对决议未产生实质影响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全文内容是什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结合人民法院审判实践,现就公司决议效力、股东知情权、利润分配权、优先购买权和股东代表诉讼等案件适用法律问题作出如下规定。第一条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等请求确认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无效或者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
    2023-07-04
    380人看过
  •  监视居住的法律法规分析
    该段内容描述了监视居住的条件,包括患有严重疾病且无法自理生活的人、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羁押期限届满且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情况。监视居住的条件包括:患有严重疾病且无法自理生活的人。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4、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5、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监 视 居 住 的 条 件 有 哪 些 ?监视居住是一种限制被监视人自由的强制措施,其适用条件较为严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符合以下条件的案件可以适用监视居住:(一)案件属于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或者案件涉及重大政治敏感案件;(二)案件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或
    2023-09-05
    282人看过
  • 离婚债务分割的司法解释和规定
    法院分割离婚债务的方法:1、离婚债务属于夫妻个人债务的,归个人所有,不进行分割;2、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由双方共同承担;3、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婚外情离婚财产分割法院会怎么判婚外情离婚财产法院的判决的原则:1、照顾子女和女方原则。离婚时,夫妻的就共同财产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这是因为子女和女方一般属于弱势群体,一旦离婚会对其造成极大的精神打击和物质压力。2、要求损害赔偿。一方有重婚、姘居、行为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第一款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
    2023-07-06
    500人看过
  • 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关于车辆停运损失费的规定
    一、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关于车辆停运损失费的规定关于车辆停运损失费的规定,主要源自中国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道路交通事故中的财产损失是否包括被损车辆停运损失问题的批复》。在交通事故中,如果受害人使用被损车辆进行货物运输或旅客运输经营活动,并因此遭受停运损失,那么事故的责任者应当赔偿这部分损失。这一规定明确了车辆停运损失费的赔偿责任。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1)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包括维修被损坏车辆所支出的费用、车辆所载物品的损失、车辆施救费用,以及因车辆灭失或无法修复所产生的重置费用等。(2)对于依法从事货物运输、旅客运输等经营性活动的车辆,因无法从事相应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合理停运损失,当事人有权请求侵权人赔偿。二、司法解释明确责任司法解释在明确责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当车辆
    2024-04-13
    267人看过
换一批
#损害赔偿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住宿费
    词条

    住宿费是指交通事故伤残者确有必要到外地就医、配置残具、参加事故处理人员等所需的住宿费。 如果住院治疗的,其住宿费包括在医疗费之内;只有不在医院住宿的、与治疗损害有关的实际发生的合理的住宿费用,才单独计算。住宿费用的计算可以参照事故发生地国家... 更多>

    #住宿费
    相关咨询
    • 加班费和住宿费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09
      分员工职能类别,计入差旅费 如管理人员的,计入管理费用-差旅费 如制造人员的,计入制造费用-差旅费 如销售人员的,计入销售费用-差旅费
    • 从司法解释规定分析中,应由谁做出鉴定
      香港在线咨询 2021-08-12
      从欠款案件法律关系性质来看,实际上就是一种合同纠纷,基于欠款原因不同,可能存在借款合同关系、买卖合同关系等,欠据可以作为合同关系的证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五条规定:“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该规定是法律要件分类说最典型的体现,原告主张欠款,就应对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而原告仅仅提供欠据,在欠据真伪不明的情况
    •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司法解释司法解释解析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09
      《劳动法》第九十二条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和劳动卫生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或者未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劳动保护设施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责令停产整顿;对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致使发生重大事故,造成劳动者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责任人员比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矿山安全法》第四十七条矿山企业主管人员对矿山事故隐患不采
    • 民间借贷司法统计分析的司法解释是哪些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3-28
      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 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一般保证,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
    • 行政处罚司法解释解析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11
      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