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司法解释司法解释解析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法》第九十二条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和劳动卫生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或者未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劳动保护设施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责令停产整顿;对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致使发生重大事故,造成劳动者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责任人员比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矿山安全法》第四十七条矿山企业主管人员对矿山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比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建筑法》第七十一条建筑施工企业违反本法规定,对建筑安全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予以消除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职工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我国刑法规定,通常情况下,触犯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犯罪嫌疑人,一般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会被法院判处拘役。如果法院认为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的,那么犯罪嫌疑人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我国刑法明确地规定,触犯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的犯罪嫌疑人,通常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由于该犯罪行为导致出现特别严重后果的,那么犯罪嫌疑人一般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
重大误解的司法解释
对合同内容重大误解的认定可以参考如下方面: 一、重大误解应当是由于误解人自己的大意、缺乏经验或者信息不通而造成的,是受害方当事人自己的过失,而非合同相对方的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 二、重大误解中的误解应是对合同内容构成重大误解。也就是合同双
2021.03.25 220 -
重大安全事故罪司法解释的规定有哪些
重大安全事故罪司法解释作出以下规定:生产经营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罪是指生产经营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造成重大伤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七条,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是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
2022.04.14 848 -
重大责任事故罪司法解释
我国刑法规定在生产中违反安全规定而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是为重大责任事故罪,本罪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其立案追诉标准,司法解释规定有以下四种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若造成三人以上重伤或者死亡一人以上;若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或者若在矿山
2022.04.12 4,418
-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司法解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款,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是刑法修订后新增的罪名,是指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造成重大伤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的犯罪构成,犯罪主体是
2021-12-02 15,340 -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法条及司法解释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法律规定:[刑法条文]第一百三十五条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经有关部门或者单位职工提出后,对事故隐患仍不采取措施,因而发生重大
2022-04-01 15,340 -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司法解释的内容是什么?
《劳动法》第九十二条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和劳动卫生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或者未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劳动保护设施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提请县级以上人
2022-06-19 15,340 -
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司法解释
关于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司法根据刑法第135条之规定,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而
2022-06-28 15,340
-
01:07
非法经营罪司法解释
非法经营罪一般指的是违反国家的规定,并出现以下非法经营行为之一的,扰乱市场秩序,导致情节严重的,一般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导致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其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
3,607 2022.04.12 -
01:41
逃税罪法条及司法解释
我国《刑法》规定了逃税罪的量刑标准: 1、如果纳税人通过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从而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如果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4,494 2022.04.12 -
02:20
合同诈骗罪的司法解释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合同诈骗罪的相关事项作出了规定,如果具有下面几种情形之一的,就构成了合同诈骗罪: 1、明知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担保,采取虚构主体、冒用他人名义、使用伪造、变
10,02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