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挨一刀才叫正当防卫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08 22:00:47 204 人看过

不是必须挨一刀才叫正当防卫。正当防卫必须具有如下构成条件:

1、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要求正当防卫必须针对正在实施不法侵害行为,对于合法行为和第三人不能进行所谓的防卫;

2、正当防卫的目的条件,必须是为了保护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公共利益,即目的要具有合法性与正义性;

3、正当防卫的实践条件,即正当防卫必须是针对现实存在的和正在实施的侵害行为,而提前防卫或假意防卫都不属正当防卫,否则行为人要承担法律责任

4、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即防卫的方式与强度的适当性,防卫强度必须与侵害强度相当,以足以有效制止侵害为应有限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

【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防卫过当】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特殊防卫】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怎么才算是正当防卫过当

防卫过当是指行为人的实施正当防卫时,超过了正当防卫所需要的必要限度,并造成了不应有的危害行为。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2日 01:4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正当防卫相关文章
  • 怎么才算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杀人犯法吗?
    一、怎么才算正当防卫根据我国刑法典第20条的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的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未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判定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应看它是否具备正当防卫的五个条件:起因条件、时间条件、主观条件、对象条件和限度条件。(一)起因条件:不法侵害现实存在。正当防卫的起因必须是具有客观存在的不法侵害。“不法”指法令所不允许的,其侵害行为构成犯罪为条件。对于精神病人所为的侵害行为,一般认为可实施正当防卫。但是并非针对所有的犯罪行为都可以进行正当防卫,例如贪污罪、渎职罪等等不具有紧迫性和攻击性的犯罪,一般不适用正当防卫制度。不法侵害应是由人实施的,对于动物的加害动作予以反击,原则上系紧急避险而非正当防卫。不法侵害必须现实存在。如果防卫人误以为存在不法侵害,那么就构成假想防卫。假想防
    2023-04-28
    276人看过
  • 挨打了之后还手属于正当防卫吗
    一、被打后还手是否属于正当防卫当事人被打了还手,是认定互殴还是正当防卫,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在被打的过程中还手,对方停手后也停手的,属于正当防卫。相关法律知识:正当防卫的相关法条[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第二十一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二、人被打还手也要拘留吗根据伤情和情节确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殴打他人
    2023-03-27
    412人看过
  • 挨打后还手算不算正当防卫
    一、挨打后还手算不算正当防卫挨打后还手可能算正当防卫,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1.正当防卫的定义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所采取的制止措施,且该制止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2.在挨打时,如果受害人为阻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进行还手,且还手行为在合理限度内,那么可以认定为正当防卫。3.但若对方已停止侵害,受害人出于报复心理进行反击,则不属于正当防卫范畴。因此,挨打后还手是否算正当防卫,需结合具体情况及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来综合判断。二、哪些情形不能认定为正当防卫?在探讨哪些情形不能认定为正当防卫时,我们需明确以下几点:1.打架斗殴中,任何一方对他人实施的暴力侵害行为,均不能视为正当防卫,因为斗殴双方均存在过错,不存在一方为制止不法侵害而采取的防卫行为。2.想象的不法侵害行为,即基于误解或误判而采取的防卫行为,也不构成正当防卫。3.对尚未开始的侵害行为采取防卫措施,同样不属于正当防卫。4.防卫行为超
    2024-07-25
    454人看过
  • 正当防卫的四个必要条件,必须掌握的防卫知识。
    正当防卫是指行为人为了保护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权益不受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所采取的制止行为,在该种情况下即使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也不负刑事责任。这种不法侵害必须是实际存在且正在发生的,这是正当防卫起因和时间条件,其次防卫行为必须是对不法侵害人所实施的,这是成立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再次防卫人必须主观上有正当目的,偶然防卫不成立正当防卫;最后防卫人的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正当防卫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正当防卫必须具备的条件有:1、必须有危害社会的违法侵权行为;2、正在进行非法侵权;3、防卫必须使合法权益免受违法侵害;4、防卫行为必须针对非法侵权人本人进行;5、正当防卫除正在进行的谋杀、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外,不得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只有满足上述条件,才能建立正当防卫。《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
    2023-07-02
    57人看过
  • 五个必须符合的正当防卫条件
    正当防卫的五大要件如下:1、有不法侵害发生;2、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3、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4、正当防卫必须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目的;5、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者本人。正当防卫的特点1、正当防卫是目的正当性和行为的防卫性的统一。目的正当性是指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的防卫性是指正当防卫是在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的时候,同不法侵害做斗争的行为。他既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种权利,又是公民在道义上应尽的义务,是一种正义行为,应受到法律的保护。目的正当性与行为的防卫性具有密切的联系。首先,目的的正当性制约着行为的防卫性。其次,行为的防卫性体现着目的的正当性,是目的正当性的客观表现。2、正当防卫是主观的防卫意图和客观上的防卫行为的统一。防卫意图,是指防卫人意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为了保护国家
    2023-07-03
    94人看过
  • 哪些条件必须同时符合才能实施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的实施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只有当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利受到非法侵害时;2、必须在违法侵权正在进行的时候;3、必须对不法侵害者本人进行防卫,不能对无关的第三方进行防卫;4、正当防卫不得超过必要限度,不得造成不当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必须有哪些条件1、必须是为了保卫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才能实施正当防卫。2、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行为而进行的防卫。当国家、
    2023-07-03
    373人看过
  • 哪些叫做正当防卫行为
    法律综合知识
    一、哪些叫做正当防卫行为专业分析:正当防卫的对象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如果对第三者实施,属于故意犯罪。对于针对第三者进行所谓防卫的,应视不同情况处理。如果故意针对第三者进行所谓防卫,就应作为故意犯罪处理;如果误认为第三者是不法侵害者而进行所谓防卫的,则以假想防卫来处理。《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二、假想防卫是正当防卫吗假想防卫不是正当防卫。(1)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
    2024-01-17
    246人看过
  • 打架中什么叫正当防卫
    为了避免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是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受到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而不是故意打架行为。在双方打架过程中,如果有一方已经停止了,并且向另一方求饶,没有侵害的危险,而对方仍继续实施不法侵害,此时还手属于正当防卫。一、正当防卫的五个构成要件如下:1、有不法侵害发生;2、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3、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4、正当防卫必须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目的;5、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者本人。二、正当防卫有以下两种:1、无限防卫,无限防卫的成立须需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具有防卫意识,公民在面对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现实存在,暴力犯罪正在进行未结束,针对暴力实施者防卫;2、防卫过当,防卫需要有限,如果超越了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导致了防卫对象不必要的损害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023-03-13
    380人看过
  • 2024什么叫正当防卫行为?
    一、什么叫正当防卫行为正当防卫行为,是指为了防止公共利益、他人或者本人的人身和其他合法权益遣受非法侵害,对非法侵害者予以必要反击的行为。对正当防卫行为造成的损害,防卫者不负刑事责任,也不负民事责任。如为了抓获小偷、夺回被偷财物而将小偷的衣服扯破:为了防止被凶徒伤害而用木棒打断了凶徒拿凶器的手臂等。无限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仍然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二、成立正当防卫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一)起因条件:不法侵害现实存在正当防卫的起因必须是具有客观存在的不法侵害。“不法”指法令所不允许的,其侵害行为构成犯罪为条件。并非针对所有的犯罪行为都可以进行正当防卫,例如贪污罪等等不具有紧迫性的犯罪,一般不适用正
    2024-01-27
    339人看过
  • 先被打再还击叫正当防卫吗
    不一定,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正当防卫就是受到危迫,万不得已,非采取措施不可,而且只有那么做才可以避免自己被危迫,且又自己的防卫结果不能大于对方给予你的迫害,那么才谈得上正当防卫。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022-02-25
    315人看过
  • 打架还手属于正当防卫吗怎样才属于正当防卫
    一、打架正当防卫杀人会判多久正当防卫致人死亡,关键是否存在防卫过当,如果不存在防卫过当不会判刑。《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一般正当防卫过当致人死亡的,会判三年左右。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二、打架还手属于正当防卫吗怎样区分打架还手和正当防卫?《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必须具备的
    2023-03-19
    367人看过
  • 防卫过当具备什么条件,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起因条件。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指存在着具有社会危害和侵害紧迫性的不法侵害行为。(1)必须有不法侵害存在。(2)不法侵害并非仅限于犯罪行为。不法侵害的范围,就该包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3)不法侵害必须是现实存在的,至于不法侵害的程度,通常限于具有暴力性、破坏性、紧迫性的不法侵害行为。(4)不法侵害通常应是人所实施的。事实上不存在不法侵害,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对臆想中的侵害进行防卫,属于假想防卫。对于假想防卫,应视行为主观上有无过失而予以不同的处理。2.时间条件。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是指正当防卫只能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之时实行,不能实行事前防卫和事后防卫。3.对象条件。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是指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不能及于第三者,至于不法侵害者是否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并不影响正当防卫的成立。对于未成年人以及精神病人实施
    2023-02-22
    471人看过
  • 什么叫做正当防卫刑法对正当防卫作了哪些规定
    正当防卫即指当事人为阻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而对不法侵害行为人所实施的防卫行为而。我国《刑法》对于正当防卫的相关规定包括: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是指什么呢?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公共利益、自己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对侵权人造成一定损害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需要两个要素,即侵权和防卫。侵权的要素是:1、必须有非法侵权行为;2、侵权必须正在进行。对于准备或想象的侵权行为,不能以正当防卫、先发制人为借口,只能采取预防措施;对于已经实施的侵权行为,如果没有实施到底而暂停或已经实施,则不能适用正当防卫的规定。但是,虽已完成,但在仍能排除其危害的情况下,应认为侵权仍在继续。比如罪犯抢劫他人财产逃跑,事主立即追踪并强行夺回财产
    2023-08-01
    393人看过
  • 正当防卫必须同时具备哪些要素
    正当防卫必须同时具备以下要素:1、非法侵权的原因存在于现实中,正当防卫的原因必须是客观的非法侵权;2、时间条件下的非法侵权正在进行中,可以对合法权益构成威胁和紧迫,从而使防卫行为合法;3、主观条件有防卫意识,正当防卫要求防卫人有防卫意识和防卫意志;4、对象条件的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侵权人本人;5、限制条件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防卫行为必须在必要合理的限度内进行,否则构成过度防卫。正当防卫必须满足哪些条件一、正当防卫必须满足哪些条件1、正当防卫必须满足的条件如下:(1)有不法侵害发生;(2)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3)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4)正当防卫必须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目的;(5)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者本人。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
    2023-07-21
    186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更多>

    #正当防卫
    相关咨询
    • 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什么条件,防卫过程中什么叫正当防卫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4-26
      1.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或其他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而对不法行为人采取的一种防卫措施 2.正当防卫必须具有如下构成条件: (1)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要求正当防卫必须针对正在实施不法侵害行为,对于合法行为和第三人不能进行所谓的“防卫”。 (2)正当防卫的目的条件,必须是为了保护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公共利益,即目的要具有合法性与正义性。 (3)正当防卫的实践条件,即
    • 正当防卫必须要自己受伤吗
      澳门在线咨询 2021-12-22
      是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以下五个要素,才能构成正当防卫:第一,正当防卫的原因必须是客观存在的非法侵权。非法是指法令不允许的,其侵权行为构成犯罪的条件。对于精神病人的侵权行为,一般认为可以实施正当防卫。当非法侵权正在进行时,可以对合法权益构成威胁和紧迫性,从而使防卫行为合法。非法侵权的开始时间一般认为,当非法侵权人开始实施侵权行为时,但当非法侵权的实际威胁非常明显和紧迫,当实施后会造成不可
    • 什么叫做防卫过当什么叫做正当防卫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8-29
      防卫过当是指当事人的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应当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发侵害的行为。
    • 抢劫一刀毙命是正当防卫吗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2-13
      一、问题描述不明,分情况阐述:面对正在进行的抢劫行为进行制止时,将犯罪嫌疑人一刀毙命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犯罪嫌疑人抢劫时将受害人一刀毙命的,属于抢劫罪的加重情形,对其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相关规定:《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
    • 正当防卫中必须要什么证据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4-02
      有理据证明是正当防卫的,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看是否符合正当防卫的五个条件,即前提、时间、目的、对象、限度。 正当防卫的证明责任在于防卫一方,办案机关只要有证据证明您实施了伤害行为、致人轻伤以上就完成证明责任、可以追究责任。 证明的关键是有理有据、简明扼要,让办案人员听得进去、听得明白、并最终写入司法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