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商家发生纠纷后,消费者应注意收集与商家沟通协商过程中出现的书面材料等各类证据,以便协商不成时向工商部门投诉,必要时还可以采取提起诉讼的法律手段以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消费者应当辩识何谓商家欺诈行为。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台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三条规定: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一)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二)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三)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四)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五)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六)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
(七)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八)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
(九)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价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
(十)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
(十一)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
(十二)以虚假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十三)以其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其次,消费者有必要知晓我国法律对商家欺诈消费者、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相关规定。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之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最后,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还应要求商家及时开具发票或收据,并进行妥善保管。在与商家发生纠纷后,消费者应注意收集与商家沟通协商过程中出现的书面材料等各类证据,以便协商不成时向工商部门投诉,必要时还可以采取提起诉讼的法律手段以维护自身权益。
-
商场欺诈商家,该如何维权?
399人看过
-
网购遭遇欺诈如何正确维权
196人看过
-
消费者遭遇欺诈行为应如何处理
118人看过
-
遭遇公安局不作为,如何维权?
439人看过
-
超市遭遇恶意价格欺诈打假如何维权
443人看过
-
商家价格欺诈维权如何操作
339人看过
预付款是在合同签订成立后,一方当事人按照合同的约定预先向另一方所支付的部分款项,其特点在于预付款的支付行为无数额限制且具有一定的承诺作用,同时也是一项无双向或单向担保效力的清偿行为。... 更多>
-
遇到欺诈消费者行为我们该如何维权,遇到欺诈消费者行为应如何维权天津在线咨询 2022-01-27遇到欺诈消费者行为我们应该维权的方法:按照有关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消费者申诉应有明确的被诉方;有具体的申诉要求、事实和理由。消费者申诉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一式两份,并载明下列事项:消费者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邮政编码;被申诉人的名称、地址;申诉的要求、理
-
遭遇价格欺诈如何维权,怎么规定云南在线咨询 2023-11-10消费者在碰到价格欺诈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维权: 1、与经营者协商解决 2、向消协投诉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不良商品的欺诈行为如何进行处理青海在线咨询 2022-04-27在与商家发生纠纷后,消费者应注意收集与商家沟通协商过程中出现的书面材料等各类证据,以便协商不成时向工商部门投诉,必要时还可以采取提起诉讼的法律手段以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消费者应当辩识何谓商家“欺诈行为”。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台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三条规定: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一)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二)采
-
患者遭遇医疗欺诈应该怎么维权?北京在线咨询 2023-05-05如存在明知医疗产品存在缺陷仍然销售,造成患者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及二倍以下惩罚性赔偿。 同时,我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医疗欺诈行为中存在明显的虚构事
-
在超市购物时遭遇欺诈行为,该如何应对?贵州在线咨询 2024-11-22当顾客在购物中心购买物品时,若遭受不公正待遇,应首先与该购物中心进行协商以解决问题。若协商无果,则可考虑向相关部门报告并寻求帮助,最后也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对该购物中心提起诉讼。作为商业主体,购物中心有责任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若因此导致消费者经济利益受损,则必须依据法律法规或双方之前的约定,负责修理、重做、更换、退货、补充货物数量、归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给予适当的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