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个人信息处罚如下: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一、二、三款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侵犯个人隐私怎么处罚
侵犯个人隐私的处罚如下:
1、一般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如果情节严重,处最低五日、最高十日的拘留,可并处最高五百元的罚款;
3、如果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一般处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包括: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等;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等。
二、隐私权的内容包括:
1、对自己的隐私进行隐瞒,不为他人所知的权利;
2、对自己的隐私享有积极利用,以满足自己的精神、物质等方面需要的权利;
3、对自己的隐私享有支配权,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即可。
总而言之,侵犯他人隐私权的处罚主要是拘留和罚款,一般造成的后果比较轻却已经违法的人就要接受最多五日的拘留或者最多五百元的罚款,如果情况恶劣的话可能会有十天的拘留和相应的罚款。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一、二、三款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
什么是信息公开与个人隐私权?
264人看过
-
怎么保护个人隐私信息
115人看过
-
隐私权信息公开中如何保护隐私
450人看过
-
警察滥用私权查信息怎么处分的
308人看过
-
侵犯他人隐私怎么判,侵犯个人隐私怎么处罚
119人看过
-
低保涉密信息:不公开个人隐私的举报方法
364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什么是信息公开与个人隐私权甘肃在线咨询 2023-01-171、隐私,作为一种与个人生活密切关联的法益或民事权利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各国不同程度的法律保护,然而,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扩张,隐私或隐私权在遭受来自于民事主体的侵权威胁的同时,也面临着行政机关等主体的威胁和侵害,特别是在政府信息公开的过程中,政府在调查、收集、公开信息时,必然涉及公民个人的秘密和隐私信息。因此,如何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隐私”,
-
个人隐私怎么处罚,个人隐私处罚方法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30个人隐私可以包括指不愿告人或不便告人的事情。隐私权的特征有: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隐私权的内容具有真实性和隐秘性,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公共利益的限制。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侵犯隐私权: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
-
侵犯个人信息罪怎么判 个人信息与隐私怎么界定湖北在线咨询 2023-06-16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应受到法律保护的个人信息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该信息的主体为自然人;该信息与其自然人主体有切身的利益关系,如关系到个人尊严、个人的社会生存利益;该信息具有隐私性;该信息需被除自己之外的单位或个人所掌握。
-
滥用政府信息公开怎么处理,有什么规定?安徽在线咨询 2023-09-24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法律规范,严格执行起诉条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虽然在给予人民取得政府信息知情权上取得较大进步,不过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有待于不断改进。所以,出台有关的法律规章制度十分必要,尤其是和公民隐私、商业秘密、国家秘密有关的事项,要明确可以公开与不能公开的界限,减少由于理解分歧而造成的政府信息公开诉讼。
-
个人隐私权与个人信息权的差异福建在线咨询 2024-11-07个人信息权和隐私权的区别在于: 从权利属性来看,隐私权是一种防御性权利,主要体现为精神性的人格权;而信息权是一种主动性的权利,包括了精神价值和财产价值。 隐私权主要是一种精神性的人格权,尽管可以被利用,但其财产价值并不突出。隐私主要体现的是人格利益,而侵害隐私权主要导致的是精神损害。相比之下,个人信息权在性质上属于一种集人格利益与财产利益于一体的综合性权利,并不完全是精神性的人格权。一些名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