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隐私权与个人信息权的差异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个人信息权和隐私权的区别在于: 从权利属性来看,隐私权是一种防御性权利,主要体现为精神性的人格权;而信息权是一种主动性的权利,包括了精神价值和财产价值。 隐私权主要是一种精神性的人格权,尽管可以被利用,但其财产价值并不突出。隐私主要体现的是人格利益,而侵害隐私权主要导致的是精神损害。相比之下,个人信息权在性质上属于一种集人格利益与财产利益于一体的综合性权利,并不完全是精神性的人格权。一些名人的个人信息甚至主要体现为财产价值,例如,权利人可以授权他人使用其姓名、肖像等,用于商业经营活动,以获取经济利益。 另外,隐私权是一种消极的、防御性的权利。在该权利遭受侵害之前,个人无法积极主动地行使权利,而只能在遭受侵害的情况下请求他人排除妨害、赔偿损失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
泄露个人信息行为侵犯隐私权吗?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泄露他人个人信息行为属于侵犯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除
2022.04.19 275 -
个人信息属于隐私吗
个人信息属于隐私。 隐私是个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和对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和私密信息的一种人格权。个人信息是个人隐私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个人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身份证号码等。这些信息通常被视为个人隐私的一部分,
2023.12.21 36
-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隐私权
保护个人信息隐私权的方法包括以下六点,分别是: 1、管理好含有隐私的物品; 2、不随意向别人泄露自己的秘密; 3、机警面对别人监听、窥探自己的隐私; 4、尽量不参加涉及含有个人隐私的活动,必要时要约定
2023-04-12 15,340 -
侵犯隐私权能泄露个人信息吗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泄露他人个人信息行为属于侵犯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
2023-07-26 15,340 -
泄露个人信息罪是否侵犯隐私权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泄露他人个人信息行为属于侵犯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
2023-01-15 15,340 -
侵犯个人信息罪怎么判 个人信息与隐私怎么界定
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应受到法律保护的个人信息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该信息的主体为自然人;该信息与其自然人主体有切身的利益关系,如关系到个人尊严、个人
2023-06-16 15,340
-
01:00
侵犯个人隐私怎么判行为人实施了侵犯他人个人隐私的犯罪行为,会怎么判需要根据其触犯的具体的罪名来分析。比如,如果侵犯个人隐私,同时满足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的话,就触犯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的,需要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
2,789 2022.04.17 -
01:06
倒卖个人信息判多久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并不存在倒卖个人信息罪,与此罪接近的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刑法规定中,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包括在其中。若犯罪行为具有严重情节的,对犯罪分子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若具有特别严
622 2022.05.21 -
02:09
购买个人信息会犯罪吗购买个人信息会犯罪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1、在未经本人允许的情况下盗取他人个人信息侵犯了公民个人的权益,属于犯罪范畴。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224 2023.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