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标侵权认定的比对方法
侵犯商标注册专用权的各种行为,其中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行为,属于侵权。其中对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判断,是认定此类侵权行为的关键环节之一。
认定商标相同或者近似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1、以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为标准;
2、既要进行对商标的整体比对,又要进行对商标主要部分的比对,比对应当在比对对象隔离的状态下分别进行;
3、判断商标是否近似,应当考虑请求保护注册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
二、商标的作用
1、区别同类商品的不同生产者和经营者。在现代商品市场上,同一商品有成千上万的生产厂家。因此,消费者如果熟悉了商品的商标,也就知道是哪家企业生产的商品。
2、区别不同生产者生产商品质量的不同。消费者根据这些商品的商标信誉去选择,而商标信誉同商品质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便利于消费者认牌购货。由于商品品种繁多,商品的质量、等级、规格、花色、特点等各不相同,如果商品没有商标去供人们认识区分商品,那将出现十分混乱的局面,消费者将在五花八门的各色商品面前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4、有利于商品广告宣传。商标作为一种标志体现了商品的质量和信誉,自然也就成了商品广告的非常有效的手段。
三、商标的构成要件
1、应当具备法定的构成要素。构成要素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2、商标应当具有显著特征。商标的显著特征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获得:一是标志本身固有的显著性特征;二是通过使用获得显著特征。
-
如何认定商标侵权的对比方法与规则
482人看过
-
商标侵权的认定、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如何认定商标侵权
257人看过
-
公司商标侵权了,对于商标侵权明知认定怎样认定呢?
75人看过
-
商标在先使用权能否对抗商标侵权的认定?
461人看过
-
商标权侵占的界定方法
259人看过
-
关于对商标侵权赔偿额的计算,商标法对侵权的有关规定
379人看过
商标,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牌子,在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商标的本质作用是区别商品的来源或服务的提供者。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上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务上采用的,区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由文字、... 更多>
-
对方的注册商标侵权先使用能不能对抗商标侵权的认定?青海在线咨询 2022-06-20商标在先使用权,是指商标注册前就已经善意连续的适用相同或近似商标的商标使用人可以在商标注册后继续使用原商标的权利 商标在先使用人在商标注册后,虽然可以继续使用原商标,不会被认定为侵权,但是不得随意扩大商标使用的范围,且不得将相似的商标更改得更加相似于注册商标
-
加工方对商标侵权的责任如何认定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22包括加工、定做、修缮、劳务等多种形式。理论及实务界中争议较多的是涉外贴牌加工行为是否构成商标侵权。持肯定意见的观点认为,根据中国商标法,承揽方有义务在合理范围内,审查其产品商标是否侵犯中国商标权。如果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但仍然生产或继续生产,无论外国公司是否提供外国商标权证明,仍然构成侵权。否则,会出现中国商标法、中国注册商标对中国企业没有效力的怪现象。持否定意见的观点认为,因为贴牌产品并不在国内
-
对方不承认侵权商标这样算侵权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16对侵权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被侵权人可以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投诉,请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侵权案件进行查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尚未构成犯罪的侵权案件作出行政处理,苏涉嫌构成犯罪的侵权案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侵权人的刑事责任。当事人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处理解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又不履行的,由有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
商标侵权怎么认定, 商标侵权如何认定, 商标侵权如何认定,怎么认定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27商标被侵权的,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商标侵权的认定: 1、必须有违法行为存在,即指行为人实施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 2、必须有损害事实发生,即指行为人实施的销售假冒商标商品的行为造成了商标权人的损害后果。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会给权利人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同时也会给享有注册商标权的单位等带来商誉损害。无论是财产损失还是商誉损害都属损害事实。 3、违法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即指
-
商标侵权如何认定,商标侵权的案件要点,商标侵权山西在线咨询 2021-11-14商标侵权的认定:具备以下四个要件的,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侵权行为:1。必须有违法行为,即行为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2、必须发生损害事实,即行为人销售假冒商标的行为造成商标所有人损害的后果。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会给权利人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也会给享有注册商标权的单位带来商誉损害。财产损失和商誉损害都是损害事实。3、违法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即行为人已经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销售的商品是假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