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权没有诉讼时效,只有除斥期。除斥期是指法律规定的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限。如果权利人在此期间不行使相应的民事权利,民事权利将在法定期限届满时被消灭。合同解除权的除斥期为一年,当事人必须在规定的除斥期内行使解除合同的权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除斥期具有以下特点:
1、除斥期一般为不变期,不因任何原因中止、中断或延长;
2、除斥期间消灭的是权利人所享有的实体民事权利本身,如追认权、撤销权、解除权等;
3、除斥期间规定的是权利人行使某项权利的期限,以权利人不行使实体民事权利为适用依据;
4、除斥期自相应实体权利成立之日起计算。
合同解除权的除斥期间是多久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撤销权的消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本条规定的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限为1年,也就是说在这1年期限内,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必须行使其撤销权,否则,该当事人就失去了撤销合同的权利,那么当事人就必须接受合同的约束,履行合同中规定的义务。对于何时起算该期限,本条规定,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为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期限,也就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开始计算撤销权的行使期间。
本规定中的“1年”是除斥期间,而不是诉讼时效。也就是说,在此期间内,不存在期间的中断或者中止的问题,这“1年”是一个不变的期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一条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
夫妻可以在多少年内解除婚约
149人看过
-
退休前五年内被辞退,最多可以赔偿多少不能解除合同
315人看过
-
没解除合同自离多少天可以解除关系
493人看过
-
离婚可以自动解除多少年?
314人看过
-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年可以解除多少钱
210人看过
-
一年合同内试用期最多可以多少月
250人看过
债权人是债的主体之一,债的主体包括双方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是指有权请求对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人。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必须是特定的。债权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更多>
-
解除劳动合同后多少年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安徽在线咨询 2023-07-08解除劳动合同后一年内可以申请仲裁。 我国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
-
18年工龄,单位解除合同,可以拿到多少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10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在《劳动合同法》中,赔偿金与经济补偿是不同的。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支付了赔偿金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赔偿金的计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7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
-
30年以上的与解除合同可以得到多少补偿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16如果是个人主动解除合同没有补偿金。如果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合同,补偿金最多给12个月工资。标准为前12个月平均工资,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
解除劳动合同后几年内可以诉讼香港在线咨询 2024-08-26解除劳动合同后1年内可以起诉,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当事人对仲裁终局案件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另外,劳动合同争议在诉讼前须进行劳动仲裁程序,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才能向法院起诉。因此须区分仲裁时效期间和劳动诉讼期间。
-
2022年合同解除是多少?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15生活中有许多商品交易,要想商品交易法律化最好通过合同来约束,但是在实际中有些人仍然会违反合同规定,甚至主动解除合同,为了保护另一方当事人,合同规定了相应赔偿,那一方主动解除合同如何赔偿?辽宁东宝律师事务所孙志军律师解析。 一、一方主动解除合同如何赔偿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因此单方终止合同的,是违约行为,应当向另一方支付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