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关系持续期间,如果拖欠工资,没有仲裁时效的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用人单位拖欠职工工资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按照上述1倍以下的标准计算,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在劳动关系持续期间,如果拖欠工资,那么没有仲裁时效的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用人单位拖欠职工工资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按照上述1倍以下的标准计算,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劳 动 关 系 终 止 后 , 如 何 申 请 仲 裁 ?
在劳动关系终止后,申请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途径。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可以依法申请仲裁。那么,如何申请仲裁呢?
首先,当事人可以口头或书面申请仲裁。仲裁庭在接到仲裁申请书后,应当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如果仲裁庭决定受理,那么当事人需要在收到仲裁通知书后15日内提交仲裁申请。
其次,当事人需要提供相关证据。仲裁庭在收到仲裁申请书和证据后,应当在45日内作出裁决。如果当事人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提供证据,可以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仲裁庭将根据已有的证据作出裁决。
最后,当事人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仲裁裁决不服,当事人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总之,在劳动关系终止后,当事人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申请仲裁,并提供相关证据。仲裁庭在收到仲裁申请后,应当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如果仲裁庭决定受理,当事人需要在收到仲裁通知书后15日内提交仲裁申请。
在劳动关系持续期间,如果用人单位拖欠职工工资,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则需按照标准支付赔偿金。在劳动关系终止后,申请仲裁是解决纠纷的途径。当事人可以口头或书面申请仲裁,并提供相关证据。仲裁庭在收到仲裁申请后5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决定。如果仲裁庭决定受理,当事人需在收到仲裁通知书后15日内提交仲裁申请。仲裁裁决不服时,当事人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
解决拖欠工资的计算方式
263人看过
-
企业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计算方法
493人看过
-
计算方法:5倍工资是如何确定的?
101人看过
-
工资拖欠期限如何确定?
410人看过
-
假期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原则
83人看过
-
公司拖欠工资产生滞纳金计算方法
359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劳动仲裁中拖欠工资的计算方法上海在线咨询 2024-11-20申请人可以在当地劳动部门进行投诉,并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有异议,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申请人申请仲裁时,需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
-
国家对加班工资计算方法的确定云南在线咨询 2022-04-01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
-
员工工资计算工资的正确方法有哪些广东在线咨询 2022-05-08员工工资的正确计算方式是:出勤天数乘以每天的工资。 每天的工资=劳动合同上规定的底薪除以21.75。 所有照上面的算法,30天的工资=30×(1000÷21.75)=1379.31。 26天的工资=26×(1000÷21.75)=1195.4。 28天的工资=28×(1000÷21.75)=1287.35。
-
员工工资的正确计算方式陕西在线咨询 2022-05-07员工工资的正确计算方式是:出勤天数乘以每天的工资。 每天的工资=劳动合同上规定的底薪除以21.75。 所有照上面的算法,30天的工资=30×(1000÷21.75)=1379.31。 26天的工资=26×(1000÷21.75)=1195.4。 28天的工资=28×(1000÷21.75)=1287.35。
-
按年计算工龄的计算方法如何确定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30所谓,是指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对计算社会保险待遇有法律意义的只是连续工龄和缴费工龄。工龄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工龄的长短标志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职工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计算方法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