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先孕能被辞退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14 09:23:27 270 人看过

一、未婚先孕能被辞退吗

不能。在《劳动合同法》中规定员工在怀孕期间是不能被辞退的,除非员工被追究刑事责任,而未婚先孕并非犯罪。如果单位以此辞退员工的话,那么员工可以要求单位支付赔偿金,即双倍经济补偿。

二、公司可以辞退员工的情形

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06日 15:3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辞退相关文章
  •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未婚先孕被辞退符合法律规定吗
    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第八十二条【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
    2023-06-13
    101人看过
  • 女子未婚先孕后被辞因要休产假所以被辞?
    怀孕7个月的准妈妈春节期间回陕西老家过年,因为路途较远,为了躲避春运高峰期,她提前离岗,并推迟了回来上班的时间,没想到回到单位工作半个多月就接到了人事部门的辞退通知。公司说我没交请假条,按旷工10天处理,找保安要我立即离开,连应该给我的补助和工资都没给结清。昨天,准妈妈李女士称。上班后无故接辞退通知李女士告诉媒体,自己2013年来到位于胶州市的青岛某某石油钻机有限责任公司担任俄语翻译工作,目前她已经怀孕7个月了,原本打算下个月就请假回家待产,没想到本月16日却接到了公司人事部门的辞退通知。李女士称,她老家在陕西,过年时已经有6个多月的身孕,春运时挤火车很不方便,为此她曾经向部门主管和公司的领导当面请过假,提前坐车回家,年后晚点回来,而且并没有因此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而公司人事部门却因为她没有交请假条,认定她无故旷工,要将她辞退。因要休产假所以被辞?公司里春节前提前回家、春节后晚回来上班的人
    2023-06-10
    129人看过
  • 单位以劳动者未婚先孕为由辞退合法吗
    用人单位以劳动者未婚先孕为由辞退的,是违法的。《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能以《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对于单位违法辞退的情形,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
    2023-03-18
    125人看过
  • 怀孕公司能辞退吗?孕妇被辞退怎么赔偿?
    职场中,女性因其自身的生理特点容易遭受不公平的对待,尤其在面临怀孕等问题时,可能会被用人单位以各种理由辞退。今天的案例,将为您解析女职工的在怀孕、生育等方面的相关权益。李-晴于2014年入职一家信息技术公司任职品牌经理,并于4月16日签订了三年的劳动合同,约定工资为每月8500元。在同年9月中下旬,李-晴发现自己怀孕并伴有身体不适,在此前没有收到任何解雇通知的情况下,她在当月30日便被公司解雇,因此她果断向劳动仲裁部门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金及孕期工资等。劳动仲裁部门只支持了李-晴关于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请求,裁决公司向李-晴支付一个月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8500元(工作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违法解约付双倍),驳回了其他请求。双方对裁决均不服,遂向法院提起诉讼。据了解,双方在合同中并未约定试用期,李-晴主张双方口头约定3个月,公司则主张按惯例是
    2023-05-30
    193人看过
  • 未婚先孕但产前补证的女工不可辞退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尤其是《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都对孕期女职工的劳动权益进行了特别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案例经过:王某于2011年8月受聘到某销售公司工作。2013年1月,她告知单位自己已怀孕,因有先兆流产症状请假保胎,并于2013年2月1日至2月6日期间住院治疗。同日,王某和丈夫一起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并于同年2月26日领取了生殖保健服务证和准生证。2013年2月18日,销售公司召开会议,研究决定以王某违反《计划生育条例》为由将其辞退,并于当日将辞退通知送达王某。专家点评:未婚先孕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怀孕至产前一直未婚,这是违反我国计划生育法规政策的行为,如果单位在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将其列入严重违纪行为,一般
    2023-06-09
    354人看过
  • 未婚先孕与未婚先育有区别吗
    未婚先孕是指未履行结婚登记手续的男女发生性行为而导致女方怀孕的现象。这是非婚性行为的直接后果之一;这里所说的男女通常是指双双均无合法配偶的人,尤其是指准备结婚的年轻人;不过也可以是一方有合法配偶的男女。也包括双方有合法配偶的。未婚先育是指在没领取结婚证与准生证的情况下,将孩子生出来,这就违背了各地方的《计划生育管理条列》,属于违法行为,按照规定,孩子出生后要缴纳一定的社会抚养费。未婚先孕有产假吗未婚是可以休产假的。我国《劳动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所以妇女生育产假是法定的,不管其生育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员工提出要求休产假,企业都应当无条件的批准。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保障产妇恢复身体健康,享受产假不以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为前提条件,只要有生产的事实,就当享受90日的产假。另外,《劳动法》第七章里还规定了一些其它女职工三期保护的条款,这些都是适用与所有女职工
    2023-07-22
    316人看过
  • 未婚怀孕被辞退公司是否违法
    我国《劳动法》第2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同时第2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你未婚怀孕只是违反了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相关规定,但是并没有违反我国《劳动法》的规定,仍然受到《劳动法》和《女职工
    2023-06-15
    172人看过
  • 辞退未婚怀孕员工可以吗?
    一、辞退未婚怀孕员工可以吗?法律规定中提到的怀孕并没有说是结婚后怀孕还是未婚先孕,可以说,未婚先孕的女职工也是在法律特殊保护范围内的。用人单位仅仅是以女职工未婚先孕为由辞退女职工的,女职工可以向用人单位请求经济赔偿金。女职工未婚先孕并不是刑事犯罪,不在可以辞退的范围内。跟男性职工比起来,女性职工有一项专属的权利,就是生育权,法律保障妇女的生育权,任何人不得随意剥夺或者侵犯他人的生育权,尤其是用人单位。有的用人单位直接规定“未婚先孕”的职工单位可以直接辞退,在没有其他辞退理由的情况下,这就侵犯了女性职工的生育权,不符合我国对于女性职工赋予特殊保护的立法原意。首先,根据法律规定,任何的用人单位都不能因为公司的女职工结婚、怀孕、哺乳期减少女职工应得的工资、辞退女职工或者是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其次,值得注意的是,法律规定中提到的怀孕并没有说是结婚后怀孕还是未婚先孕,可以说,未婚先孕的女职工也是在法
    2023-04-16
    215人看过
  • 女职工未婚先孕单位能不能辞退,劳动法是怎么规定
    女职工未婚先孕单位能不能辞退,法律是怎么规定的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条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除外。各单位在执行国家退休制度时,不得以性别为由歧视妇女。一、用人单位在什么情况下不能解除劳动
    2023-06-19
    467人看过
  • 辞退未婚孕妇的条件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法律规定但是,依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相关规定,劳动者有如下情形之一,用人单位有权依法解除与怀孕女职工的劳动关系:1、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2、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2、或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如果并非上述情形,用人单位辞退哺乳期女职工,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额外经济补偿金等。因此,用人单位是不能随意解雇哺乳期女职工的。一、哺乳期内被辞退如何获经济补偿女职工在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女职工哺乳期内强行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是违反我国法律规定的行
    2023-02-25
    402人看过
  • 如果未婚怀孕被辞退,是否有赔偿
    未婚怀孕被辞退有赔偿。女职工在怀孕期间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与其的劳动合同。无故辞退劳动者者需要支付经济补偿。根据相关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或者支付。另外,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算,不满六个月的,按半个月算。未婚怀孕被辞退公司是否违法我国《劳动法》第2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同时第2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2023-08-14
    445人看过
  • 未婚先孕宝宝二个月能离婚吗
    宝宝2个月的,女方可以与男方协议或者直接向法院起诉离婚,男方有特殊情况确有离婚必要的,也能够提出离婚。一般来说女方在分娩后一年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则不受限制。如果双方执意要离婚,应亲自携带身份证、离婚协议书等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一、男方不能提出离婚的情况离婚诉讼,夫妻任何一方随时都可以提出,但有几种特殊情形规定男方不得提出离婚诉讼。《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二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但这并不是说男方没有离婚自由权,只是在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推迟了男方提起离婚诉讼的时间,上述情形消失后,男方仍可提起离婚诉讼。相关规定《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协议离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
    2023-03-09
    291人看过
  • 女工未婚先孕能否解雇
    不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八十七条【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023-04-22
    156人看过
  • 上海未婚先孕老婆能迁户口吗
    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进一步完善户口登记政策依法为无户口人员登记常住户口努力实现全国户口和公民身份号码准确性唯一性权威性的目标。《意见》列举了八类无户口人员可登记上户,前七类人员都较明确分类第八类为“其他无户口人员”。也就是说事实上所有无户口人员均可申办户口了。关于未婚生子户口如何解决的问题可以随父随母落户自愿《意见》提到政策外生育非婚生育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可以凭《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一的居民户口簿结婚证或者非婚生育说明按照随父随母落户自愿的政策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申请随父落户的非婚生育无户口人员需一并提供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此外在助产机构内出生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可以向该助产机构申领《出生医学证明》;在助产机构外出生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需提供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
    2023-06-18
    449人看过
换一批
#辞退解雇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辞退
    词条

    辞退是用人单位解雇职工的一种行为,是指用人单位由于某种原因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原因的不同,可分为违纪辞退和正常辞退。 (1)违纪辞退是指用人单位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企业内部规章,但未达到被开除、除名程度的职工,依法强行解除... 更多>

    #辞退
    相关咨询
    • 未结婚怀孕公司可以辞退吗?我朋友未婚先孕被辞退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19
      单位无法定理由辞退员工,可以要求单位赔偿, 果无法协商,还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 申请仲裁维护自己的权益。
    • 未婚先孕,用人单位可以随意辞退吗,未婚先孕的员工被辞退是否合法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2-15
      生育权是法律赋予女职工的一项基本权利,用人单位不得在女职工孕期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并不是以女职工结婚为前提条件的,因此,用人单位因为职工未婚先孕将其辞退侵害了女职工的合法权益,是不合法的。 《妇女权益保护法》二十七条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除外。 《劳
    • 2022年未婚先孕被辞退是否违法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22
      未婚先孕为由解除其劳动合同的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我国目前没有法律、法规规定女职工不得未婚先孕,而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怀孕为由解除女职工的劳动合同,因此,用人单位以未婚先孕辞退员工的做法是违法的。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
    • 未婚先孕被辞退,是不是法律无效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4-01
      未婚先孕为由解除其劳动合同的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我国目前没有法律、法规规定女职工不得未婚先孕,而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怀孕为由解除女职工的劳动合同,因此,用人单位以未婚先孕辞退员工的做法是违法的。生育权是法律赋予女职工的一项基本权利,虽然“未婚先孕”存在道德问题,但规章制度直接将“未婚先孕”本身作为“严重违纪”行为加以界定,不符合国家对于女职工给予特殊保障的立法本意,也侵害了女职工的合法权
    • 未婚先孕是不是非法辞退?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6-13
      生育权是法律赋予女职工的一项基本权利,用人单位不得在女职工孕期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并不是以女职工结婚为前提条件的,因此,用人单位因为职工未婚先孕将其辞退侵害了女职工的合法权益,是不合法的。 《妇女权益保护法》二十七条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的除外。 《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