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房屋诈骗利用租房行骗经纪公司没谱一房卖给多人
一份来自上海浦东新区检察机关的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上海浦东房地产市场呈现火爆之势,检察机关受理的房屋交易中的诈骗案件也随之呈现突增势头。今年1月至10月,浦东新区检察机关受理的涉及房产诈骗类案件数量已经达到去年全年该类案件的总数。这些案件所涉金额少则上千元,多则几十万元,给购房、租房的消费者造成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损失,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了负面影响。
检察机关在调研时发现,犯罪分子主要采取虚拟房屋诈骗、利用承租房诈骗、一房多卖等手段欺骗消费者。
虚拟房屋诈骗。如葛某等人合同诈骗一案,几名被告人谎称认识公安局的人,能搞到低价动迁安置房。为了取信于被害人,各被告人分工明确,有的冒充公安局民警,有的冒充房管所工作人员,甚至还以动迁组领导的名义直接单独和被害人联系。在他们伪造的政府文书上都盖有伪造的公章,各式各样的合同也一应俱全。上述伪造的文书使诈骗行为具有很强的欺骗性,被害人很难一眼看穿这类骗局。
利用承租房进行诈骗。被告人方某在房屋租期届满前,假冒房东名义在网站发布虚假的招租信息,在骗取租金4000元后逃匿。而被告人李某干脆将租借的房屋在自己设立的房产经纪公司中以自己的名义出卖,共骗得人民币14.8万元。
利用房产经纪公司进行诈骗。一些人为了实施诈骗,专门设立房产经纪公司引他人来其公司挂牌,然后借机骗钱。此外,正规房产经纪公司审核把关不严也给行骗者实施诈骗提供了机会。在汪某合同诈骗案中,汪将借住的房屋挂牌出租,而房产经纪公司未审核汪的任何证件,也没有实地考察,就将出租信息予以发布,被害人出于对该正规房产经纪公司的信任,也没有履行必要的审核义务,导致被骗。
一房多卖。有的行骗者以自己所有的一套房屋作为诱饵,在将房屋过户给别人后,仍然与其他人签订房屋出卖合同,在骗取首付款或定金后逃之夭夭。此外,一些房产经纪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他人卖房心切,将客户的身份证、房产证和钥匙骗到手,然后以自己的名义出租,骗取租金。有人利用已出售房屋骗取拆迁安置补偿款。还有人以已失效的公证书及伪造的房屋产权证作抵押进行诈骗。诈骗手段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检察机关在依法严厉打击此类诈骗行为的同时,建议有关职能部门加大清理、整治房产经纪公司的力度。对不符合规定的房产经纪公司,一律予以取缔。检察机关还提醒广大买房者、租房者不要一味地信赖房屋中介公司,一定要仔细审查房屋出卖者、出租者的房产证明和身份证明原件;不要轻易预交大额租金,以防钻入犯罪分子设定的圈套;在付款前去不动产所在地的房产交易中心了解该房的产权状况,避免上当受骗。此外,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身份信息、房屋信息泄漏给他人。
-
选购精装房当心四大陷阱
391人看过
-
你看清了吗?买房路上潜伏着四大陷阱
442人看过
-
买房当心“一房多售”陷阱
190人看过
-
买顶层当心购房“陷阱”
331人看过
-
买房、卖房or换房当心房产中介8大陷阱
114人看过
-
买房投资当心追高陷阱
447人看过
合同诈骗也属于诈骗罪的一种,我国法律规定了定罪数额,只有数额达到较大(3000元以上)才成立诈骗罪,法院才会定罪处罚,诈骗数额有三个标准,数额较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指个人诈... 更多>
-
租房的陷阱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11一般模式:检查了房产证,但房产证是假的,租户分辨不出来,假房东收租后逃之夭夭,然后真房东现身,要求你搬离。 解决办法:这种骗局虽然比较少见,但是也不能完全避免。所以,如果遇到房东要求年付租金且租金较低的情况就要多留一个心眼。
-
房产买卖中介常见的四大陷阱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1-30关于你的第一个问题:房屋的价款总额是多少?违约责任约定是合理的,但是注意不能和定金罚则同时运用。定金问题要根据合同标的额来确定是否合理。 第二个问题:中介费一般按约定处理,或看一下与中介的约定。 第三个问题:卖方不具备赔偿能力是不能作为免责事由的。 第四个问题:这个要看具体的法律条文了,一般法院在判决文书中会说明,超过规定期限就得要强制执行。 第五个问题得结合你的案情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第六
-
买房需要警惕哪些陷阱买房须知道的六大陷阱以及应注意的陷阱天津在线咨询 2022-02-27对于普通购房者或刚需族而言,买房就相当于几年、十几年甚至半辈子辛苦积攒的财富,因此买房的时候大家都会特别当心,但如果不注意以下6大陷阱,如果没有提防这以下买房陷阱,期待”则可能变成失望,让你多年的积蓄打了水漂。陷阱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夸大吹嘘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开发商在宣传中最爱用尊享人生”奢华园林”幼稚配套”这些词来吸引消费者。然而,可能在收房时才发现,所谓的奢华园林,还只是小树苗、小土坡,所谓的
-
-
租房时遇到了陷阱,哪些是中介的常见陷阱福建在线咨询 2021-10-25房产中介是为房产买卖双方达成销售和购买而建立的一个平台机构,并有为买卖双方保证安全交易的义务。(一),虚假宣传,引诱消费者签订合同。一些住宅中介公司以所谓的质优价廉的房屋吸引住宅客户。投诉案例中就出现过广告中假称家具家电设施转让,却在合同中不加注明,以至消费者购房与看房不实。(二),订立霸王合同,消费者权益无法保障。消费者投诉说,某中介公司签订合同时,无论是否介绍,消费者与中介公司的信息住宅来源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