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承诺行为的限定性条件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2 11:02:54 497 人看过

被害人承诺是指基于被害人允许他人侵害自己可支配的权益的承诺而实施的阻却犯罪的损害行为,其对于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的承担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降低行为的可责性,甚至可以排除行为人行为的违法性。刑法领域纵然承认存在被害人承诺这种个人自由权的行使,但这种权利的行使不能违背刑法所要保护的整体利益,如果两者发生冲突,被害人承诺放弃的权利就必须屈从于刑法所要保护的整体利益。在刑法领域被害人承诺若要成立就必须满足以下若干限定性条件。

1、主体条件

这主要就是指被害人的承诺能力,是指理解承诺的内容和意义并做出承诺的能力。也就是说,在作出承诺行为时,承诺人能明确认识到其承诺行为的性质、后果、意义。应强调的是承诺者不仅要理解行为本身,而且必须理解行为的范围和结果。我国学者大都认为被害人应当具有正常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对于其是否应达到一定的年龄则存在分歧。有的认为年龄可不作考虑,而有的则认为关于年龄的规定,刑法上有规定的,应以刑法的规定为准;如果刑法没有规定,应以民法中关于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规定为标准。

2、

主观条件

主观条件应当分别从被害人和行为人两方面考察:

被害人方面的主观要件。真实意思表示是正面来说的,反过来说,被害人作出承诺必须出于正当的目的和动机,即不能危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否则,不阻却违法性。如果承诺人出于获取巨额保险金的目的而承诺行为人毁坏自己的部分财产,不仅不阻却违法性,而且承诺人已构成了保险诈骗罪

行为人方面的主观要件。这就要求行为人必须对被害人的承诺有明确的认识,即不是出于主观想像误认为有被害人承诺行为存在。如果由于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承诺行为存在,而对被害人的利益造成损害的,不完全阻却违法性,仅可作为减轻处罚事由对待。

3、时间条件

被害人的承诺一般发生在行为前或行为时,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发生在行为后。各国刑法学者普遍认为,被害人承诺必须发生在行为前或行为中,结果尚未发生时,且行为前所作的承诺必须至行为时尚未撤销,方使承诺有效。持这种观点最有力的根据是认为,行为后法益已遭侵害,行为已构成犯罪,而且刑事诉讼是国家行为,提起诉讼属于公权,被害人不能对公权进行干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11日 00:2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承诺相关文章
  • 被害人承诺-各国规定
    被害人承诺对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影响,已为现代国家所关注,并在相关立法、司法上有所表现。德国刑法中把被害人承诺作为超法规的阻却违法性事由。如果被害人同意,可罚的行为在传统社会秩序范畴内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刑法上看这种情形,在上述情况下只要有同意,便不存在典型的不法,因而也就意味着不存在构成要件该当的行为。[2]日本刑法在总则中,没有直接把被害人的承诺规定为违法阻却事由,但是一般认为日本刑法典第35条所规定的依据法令或者基于正当业务而实施的行为,不处罚,包含了被害人的承诺。而从分则的规定看,被害人的同意有时能够阻却犯罪的成立,有时可以作为减轻刑事责任因素,基于被害人的承诺的,就减少了行为的违法性程度,犯罪的情状就变轻。[3]在英国刑法中,对于基于被害人承诺的行为视具体情况而定。很多侵犯人身罪,如强奸、袭击等,如果被害人做出有效的承诺,则行为人不能构成犯罪。美国刑法中,被害人的承诺一般不能作为合
    2023-04-22
    348人看过
  • 被害人承诺中的期待可能性问题
    1.问题的提出。我国刑法中的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性交的行为。强奸罪的核心是违背妇女意志,因此被害人的承诺在强奸罪中具有阻却构成要件的作用。在强奸罪的实践操作中,是否违背妇女意志的判断是比较复杂的。特别是行为中的胁迫一节,即对其进行精神上的强制,使其不敢反抗。这种情况下如果有被害人的承诺,大抵可以符合基于胁迫的错误承诺,而使得这种承诺归于无效。但是也有的情况,例如,如果行为人是利用职务上的从属关系或教养关系进行打击、迫害、要挟、刁难或者乘人之危①,此时被害人一方的心态大概可用忍辱屈从、不得不从来形容,但是从刑法上讲,被害人对于将会发生的损害是认识到并且认同其发生的,并且此时的胁迫并不一定是法律上重要的方式,而只是以某种利益相要挟,比如工作、抚养等,因此此时的承诺并不是基于胁迫作出的,所以不能认定此情形下被害人的承诺是无效的。另一方面,认为这种情形下
    2023-04-22
    124人看过
  • 被害人承诺的类型
    (一)排除犯罪性事由的被害人承诺。现代社会,被害人自主决定权特别是财产决定权作为一种权益,被害人可以决定放弃或者保有,当其决定放弃时,为了尊重被害人的自主决定权,可以从犯罪性的角度出发,进行社会相当性的考虑或者法益的比较衡量,将这种符合特定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排除在犯罪之外。(二)不排除犯罪性事由的被害人承诺被害人的承诺并不总是排除犯罪性事由。被害人承诺在刑法中规定中存在各种类型,如在强制猥亵罪、强奸罪中,为满14周岁的被害人的承诺对可罚的违法性没有影响;在杀人罪中,被害人的同意只是减轻罪责的理由。被害人承诺有什么效力1、承诺者对被害的法益具有处分权利,对于国家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不存在被害人承诺的问题,只有被害人承诺侵犯自己的利益时才有可能排除犯罪成立。如张三对李四承诺把王五的车毁损,若李四将王五的车毁损则构成犯罪。2、被害人承诺事项具有一定的限度,超出这个限度,即使有被害人承诺行为人也构成
    2023-08-16
    135人看过
  • 推定承诺的行为
    推定的承诺,是指在行为人和被害人之间虽然不存在明确的承诺,但是可以合理推断被害人应当会允许行为人以特定方式损害其法益,从而推定存在的被害人承诺。所谓合理推断在刑法上有严格的界定。合理推断的意义在于,从当时的情况和法律这两个大小前提作出的合理推断,即使事后证明违反被害人的意志,行为人也不负刑事责任。(一)推定承诺的本质推定承诺的行为本质上相似于紧急避险和民法中的无因管理。推定的承诺是对意思自治的个人行为的社会修正,是在个人自由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利益衡量。推定承诺的行为是社会对个人权益的侵害,但是由于这种侵害是基于合理的社会认定和严格的法理界定,从社会的视角来看是有利于当事人本身的。但是这种有利与否因为是从社会的角度来判断,总不能排除其侵害性,因此只能以利益衡量来解释。并且由于刑法保护的利益的更加重要性,推定能诺的行为的构成要件必然比民法的无因管理等更为严格。(二)推定承诺行为的成立要件(1)保
    2023-04-22
    255人看过
  • 被害人承诺成立要件是怎样的
    一、被害人承诺成立要件是怎样的作为犯罪阻却事由之一的被害人承诺,是指基于被害人对自身可支配权益的许可,允许他人对自己的上述可支配权益实施侵害的行为。1.主体要件:被害人的承诺能力?被害人是否具有承诺能力,是被害人承诺效力的前提条件。只有被害人对自身作出承诺的性质及其后果有了明确的认识,方能作出承诺。2.主观要件:被害人承诺的真实意思表示?被害人具备承诺能力是被害人承诺的主体要件,而被害人作出承诺必须是基于其真实意思表示。与民事合同签订的主观条件一样,被害人对自身合法权益的支配和处分必须是基于其真实意思表示,而非受到胁迫、利诱和欺骗等背离被害人真实意愿的情形。3.权限要件:被害人对自身权益的有限承诺?被害人可以对自身享有的何种权益作出支配、处分甚至放弃的承诺,是被害人承诺的权限要件。4.客观要件:被害人承诺的做出时间?被害人并不是随时都可以对自身的法益作出支配、处分甚至放弃的承诺,其作出承诺
    2023-06-03
    302人看过
  • 什么是被害人承诺
    一、什么是被害人承诺1、被害人承诺,是指受害人在他人侵害自己利益时表示允诺或者同意。但被害人承诺排除犯罪的事由范围有限,对于危害人身权利的承诺以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承诺,属于无效承诺的情形。2、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条,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六条,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二、被害人承诺的规定被害人承诺对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影响,已为现代国家所关注,并在相关立法、司法上有所表现。德国刑法中把被害人承诺作为超法规的阻却违法性事由。“如果被害人同意,可罚的行为在传统社会秩序范畴内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刑法上看这种情形,在上述情况下只要有同意,便不存在典型的不法,因而也就意味着不存在构成要件该当的行为。”日本刑法在总则中,没有直
    2023-06-12
    62人看过
  • 各国刑法对被害人承诺的规定
    被害人承诺对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影响,已为现代国家所关注,并在相关立法、司法上有所表现。德国刑法中把被害人承诺作为超法规的阻却违法性事由。如果被害人同意,可罚的行为在传统社会秩序范畴内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刑法上看这种情形,在上述情况下只要有同意,便不存在典型的不法,因而也就意味着不存在构成要件该当的行为。[2]日本刑法在总则中,没有直接把被害人的承诺规定为违法阻却事由,但是一般认为日本刑法典第35条所规定的依据法令或者基于正当业务而实施的行为,不处罚,包含了被害人的承诺。而从分则的规定看,被害人的同意有时能够阻却犯罪的成立,有时可以作为减轻刑事责任因素,基于被害人的承诺的,就减少了行为的违法性程度,犯罪的情状就变轻。[3]在英国刑法中,对于基于被害人承诺的行为视具体情况而定。很多侵犯人身罪,如强奸、袭击等,如果被害人做出有效的承诺,则行为人不能构成犯罪。美国刑法中,被害人的承诺一般不能作为合
    2023-04-22
    60人看过
  • 被害人承诺能力的结构
    第一,事实辨别能力。是指承诺人对自己地位及利益的状况有概括的了解,这种了解限于对于事实的了解。例如对于财物的处理能力要求被害人对于财物处理之后的不再拥有这一状态有所了解,这种了解的程度应当达到一个常规的社会认知程度。这种认知程度主要表现为:一是利益处理之后的状态。也就是对行为的因果关系具有较为明确的认识,这种因果关系的含义是指行为人对于自己的行为造成的事实上的后果有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对承诺行为造成的损害结果的事实形态上的认识,而非价值上的认识。承诺人对于承诺行为以及造成的后果之间的联系必须认知。二是这种状态带来的负面效应与正面效应。三是承诺人对于正、负效应的权衡比较,能够较为清晰地做出取舍。对于仅仅涉及利益侵害,不涉及对处置权侵害的场合,利益所有者只需要对其所承载利益的存在状态做出判断即可,因此只需要具备自由意志决定权就足够了。第二,法的判断能力。在部分单纯的自然犯罪(利益的人身依附性
    2023-04-22
    193人看过
  •  被害人的承诺如何影响案件处理?
    在某些情况下,承诺者具有处理被害法益的权利。被害人承诺事项没有超出其能力范围,且是真实意思表示。承诺是在事前作出的,并且所实施的行为不能超出承诺的范围。在这些条件下,承诺者具有对被害法益的处置权。2.被害人承诺事项没有超出一个限度。3.被害人有承诺能力。4.承诺是受害人真实意思表示。5.被害人承诺是在事前作出的。6.经承诺所实施的行为不能超出承诺的范围。在哪些情况下,被害人可以对承诺进行撤销?在我国,被害人可以对承诺进行撤销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被害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或者第三人的真实意图等发生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从而导致其遭受损失的情况。根据《民法典》第14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以重大误解为由请求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2. 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一方利用自己的优势或者对方没有足够的意思表示能力,致使民事法
    2023-11-04
    245人看过
  • 诺成性行为与实践性行为
    1、概念。诺成性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的行为,它不以票的物的交付为要件;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是除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之外,还需要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因为有交物这个特点,又被称为要物行为。2、区分的法律意义: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仅有意思表示,行为还不算成立,只有当按照该意思表示完成标的物交付时,行为才告成立,才能发生设定民事权利义务的效果。实践性行为因意思表示完成,还不能发生效力,所以,属于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例外,通常须按约定或法律规定确定,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保管、定金、质押等合同就属于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此外的双方民事法律行为如未有约定的,应认定其为诺成性行为。
    2023-06-08
    361人看过
  • 被害人承诺-理论根据
    关于被害人承诺阻却违法性的理论根据,各国刑法理论界存在以下观点:1、法律行为说。该说认为,被害人的承诺本身是一种法律行为,具有被害人的承诺意味着被害人给予了行为人实施一定侵害行为的权利,因此,被害人承诺的有效条件也应适用民法关于法律行为的规定,例如,不能违反公序良俗。由于该说完全用民法的原理来确定被害人承诺的有效条件,误解了刑法与民法的不同目的,现在一般没有人赞成这种学说。2、利益放弃说。该说认为,法秩序把法益的保护委托给法益主体,具有被害人的承诺,表明法益主体放弃了自己的利益。该说的基本思想是,刑法的任务是保护利益,而利益是分属于各个主体的,它首先由各个主体加以保护,既然利益主体放弃其利益,该利益现实上也就不存在了。利益放弃说在论证一般情况下被害人承诺阻却违法性方面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在论证被害人无权处分的人身专属权益方面却不够充分。3、法律保护放弃说。该说认为,法益主体委托法律保护自己
    2023-04-22
    285人看过
  • 被害人承诺构成要件都有哪些
    一、被害人承诺构成要件有哪些作为犯罪阻却事由之一的被害人承诺,是指基于被害人对自身可支配权益的许可,允许他人对自己的上述可支配权益实施侵害的行为。1.主体要件:被害人的承诺能力?被害人是否具有承诺能力,是被害人承诺效力的前提条件。只有被害人对自身作出承诺的性质及其后果有了明确的认识,方能作出承诺。2.主观要件:被害人承诺的真实意思表示?被害人具备承诺能力是被害人承诺的主体要件,而被害人作出承诺必须是基于其真实意思表示。与民事合同签订的主观条件一样,被害人对自身合法权益的支配和处分必须是基于其真实意思表示,而非受到胁迫、利诱和欺骗等背离被害人真实意愿的情形。3.权限要件:被害人对自身权益的有限承诺?被害人可以对自身享有的何种权益作出支配、处分甚至放弃的承诺,是被害人承诺的权限要件。4.客观要件:被害人承诺的做出时间?被害人并不是随时都可以对自身的法益作出支配、处分甚至放弃的承诺,其作出承诺的
    2023-02-22
    467人看过
  • 被害人承诺动机错误
    一、被害人承诺动机错误被害人承诺的错误包括被害人承诺的不真实、不自由。被害人承诺的不真实是指被害人故意隐瞒其真实的意思,而作出虚假的承诺。对于不真实的被害人的承诺,如果行为人为善意,得阻却行为的违法性;如果行为人明知承诺的不真实性,则不能阻却行为的违法性。对于被害人一方,被害人得对其不真实的承诺承担责任,如果符合某种犯罪的构成要件,则成立犯罪;即使不构成犯罪,也应当对基于自己不真实的承诺所产生的后果负容忍之责。被害人承诺的不自由可以包括狭义的不自由和广义的不自由。狭义的被害人承诺的不自由是指在被欺骗、强制、紧急状态之下或者基于人格缺陷而错误地作出了承诺。广义的不自由则包括上述狭义的不自由的情况和期待可能性的情况(责任论中的有责性加诸于被害人身上的探讨)。狭义的被害人承诺的不自由包括:(1)基于欺骗的错误承诺。这种错误承诺是因为对方故意给被害人虚假的信息或者隐瞒真实情况,导致被害人基于错误的
    2023-06-11
    317人看过
  • 被害人承诺怎样是无效的
    一、被害人承诺怎样是无效的1、被害人承诺无效的情形有:(1)被害人作为承诺者对被害的法益不具有处分权利;(2)被害人对承诺事项超出一个限度;(3)被害人没有承诺能力;(4)承诺是在欺诈、胁迫作出的等。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二、法院如何认定承诺书无效1、法院认定承诺书无效的情形为承诺书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作出的;2、承诺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3、承诺书违背公序良俗的;4、承诺书是虚假的意思表示的以及其他法定的无效情形。5、法院认定承诺书无效的,承诺书自始无效。三、
    2023-04-20
    148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订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承诺
    词条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保持一致; (4)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 更多>

    #承诺
    相关咨询
    • 什么是被害人承诺?被害人承诺与犯罪行为的承诺相比有什么样的区别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5-04
      被害人承诺是指基于被害人允许他人侵害自己可支配的权益的承诺而实施的阻却犯罪的损害行为,其对于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的承担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降低行为的可责性,甚至可以排除行为人行为的违法性。被害人承诺源自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对意欲者不产生侵害”的法律格言,即行为人实施某种侵害行为时,如果该行为及其产生的结果正是被害人所意欲的行为与结果,那么,对被害人就不产生侵害问题。在中国刑法典中,并没有明确规定被害人承
    • 被害人承诺条款的执行范围?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04
      1、承诺者对被害的法益具有处分权利,对于国家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不存在被害人承诺的问题,只有被害人承诺侵犯自己的利益时才有可能排除犯罪成立。 2、被害人承诺事项具有一定的限度,超出这个限度,即使有被害人承诺行为人也构成犯罪。 3、被害人有承诺能力。承诺者对所承诺的事项具有正常的理解能力,因此幼儿、精神病患者承诺无效。 4、被害人的承诺必须是其真实意思表示。承诺必须出于被害人的真实意思,基于强制、威压
    • 经被害人承诺的伤害行为,是否就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8-13
      经被害人同意的伤害,是否合法,要做具体分析。一般来说,被害人又承诺轻伤的权利,因此承诺造成轻伤,是可被允许的。但被害人没有承诺重伤或是死亡的权利,这种情形下,行为人致被害人重伤或者死亡的,被害人承诺无效,行为人构成犯罪。 如果被害人的同意是为了达到危害社会的目的,这种同意不能排除伤害行为的非法性;如果这种同意是为了有益于社会的目的、则可以排除他人伤害行为的非法性。
    • 得到被害人承诺的故意杀人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2-14
      生命是最重要的法益,刑法对其采用绝对保护原则,剥夺他人生命或者严重威胁他人生命的行为都被认为是犯罪。生命不是自己可以随意处分的利益,深层原因是,生命是个人的基础,而个人是国家的一员,故个人生命对国家也是重要的利益。生命法益不属于被害人可以承诺的对象,因此,得到被害人承诺的故意杀人行为仍然构成犯罪,但是在量刑时可以考虑被害人承诺这个因素而酌情从轻、减轻处罚。
    • 法定承诺期限与约定承诺期限以哪个为准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5-26
      法定承诺期限与约定承诺期限哪个为准 1、法定的承诺期限与约定承诺期限,以后者为准。如果要约中约定了期限,承诺应在该期限内到达要约人;如果要约没有确定期限,并且要约是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则承诺应即时作出;如果要约是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则承诺需在合理期限内到达要约人。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一条,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 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的,承诺应当依照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