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由于借入长期借款而发生的借款费用,如长期借款利息、汇兑损益等的处理,可以采取两种方法:
(一)于发生时直接确认为当期费用;
(二)予以资本化。
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对长期借款费用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
1、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正常周转而借入的长期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直接计入当期的财务费用。
2、筹建期间发生的长期借款费用(购建固定资产所借款项除外)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3、在清算期间所发生的长期借款费用,计入清算损益。
4、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长期借款费用,在该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按规定予以资本化,计入所建造的固定资产价值;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直接计入当期的财务费用。
一、对长期借款需要审查什么内容
对长期借款要注意审查下列内容,以避免日后的借款纠纷:
1、审查借款的记录、凭证、银行借款对账单及有关文件,对长期借款期末余额较大或有关业务的内部控制存在薄弱环节时,向有关债权人进行函证,以确定借款业务的真实性。
2、审查记录,核对还款日期与借款合同,确定还款的及时性,如逾期偿还需查明原因和责任。审查借款转期的账务处理是否真实,转期手续是否齐备。
3、审查各项借款的日期、利率、还款期限及其他条件,确定长期借款记载的完整性及正确性。
4、根据长期借款的有关资料,验算应付利息费用,验证利息计算及账务处理的正确性,如发现合同规定利率明显偏离市场利率,应作进一步审核。
-
对借款合同还款期如何延长
141人看过
-
借款不还如何处理?诉讼期多长时间?
347人看过
-
长期借款和长期应付款的核算内容财务应如何处理
187人看过
-
对方长期拖欠孩子抚养费,如何处理
396人看过
-
延长试用期如何处理
235人看过
-
长期借款业务的会计分录应该如何处理
204人看过
借款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也可以指当事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合同也是一般的民事合同,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律以及相... 更多>
-
如果将短期借款入帐入到长期借款如何处理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21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企业发生借款费用符合资本化的条件所针对的对象是所建造的资产或是存货的建造时间而言的,而不是借款期限所决定的,也就是说借款费用符合资本化的是资产或是存货通常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建造或者生产过程,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这个“相当长时间”通常为一年以上(含一年)。才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如果所需的资产或存货的建造或生产时间较短,就是借款期限无论有多长,均不符合资本化条件,那么利息
-
试用期如何延长处理河南在线咨询 2025-01-13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其次,根据该法第十九条的规定,试用期的时间也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具体来说,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另外,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
-
长期借款记入短期借款如何调帐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28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2001短期借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借款。 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种借 款,在“长期借款”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借款种类和贷款人进行明细核算。 三、短期借款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借入的各种短期借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归还借款时,做
-
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对长期借款费用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河南在线咨询 2023-06-131、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正常周转而借入的长期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直接计入当期的财务费用。 2、筹建期间发生的长期借款费用(购建固定资产所借款项除外)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3、在清算期间所发生的长期借款费用,计入清算损益。 4、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长期借款费用,在该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按规定予以资本化,计入所建造的固定资产价值;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直接计入当期的财务费用。
-
长期借款利息处理一般是如何解决的啊?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04支付第一年利息时借:在建工程350000贷银行存款350000(为什么用银行存款不用应付利息科目————借款利息按年支付,一年付一次。因为在建设期,利息需要资本化,所以平时不用计提,年底一次性支付即可。 支付第二年的利息时借财务费用350000贷银行存款350000(为什么也用银行存款不用应付利息科目?——也是借款利息按年支付,一年付一次。但是,计入期间费用的利息,最好按月计提,这样有利于财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