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如何延长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其次,根据该法第十九条的规定,试用期的时间也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具体来说,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另外,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试用期满之后不得再延长,按签订劳动合同期限时长的不同,试用期的时长也不同,并且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
试用期有多长时间试用期过长如何办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试用期过长的,单位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如果单位拒绝支付,劳动者可以
2024.07.07 18 -
-
试用期内单位可以允许试用期延长吗?
试用期不合格,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后用人单位可以延长试用期。同时需要遵守以下限制: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其他。
2020.09.09 179
-
如何认定试用期延长?试用期有哪些规定
用人单位不得随意延长试用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如果要延长试用期必须征得劳动者本人的同意。 1、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
2023-09-25 15,340 -
试用期期间能否将试用期延长
试用期期限届满后是不能够再延长的。 我国法律规定,同一用人单位和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试用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约定的试用期不得以任何理由延长,否则违反法律规定。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试用期内被证
2021-11-22 15,340 -
延长试用期hr如何避免法律风险?
风险提示: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全日制用工试用期只能约定一次,在试用期中,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2022-11-22 15,340 -
2022年公司无辜延长试用期怎么处理
公司无故延长试用期限,符合下列规定就合法。否则是违法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要求赔偿。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
2022-12-08 15,340
-
01:04
一般试用期是多长时间一般试用期是多长时间,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1、如果劳动合同期限是三个月到一年的,试用期是不超过一个月; 2、如果劳动合同期限是一到三年的,试用期不超过二个月; 3、如果劳动合同的期限是三年以上或者是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超过六个月
7,257 2022.06.30 -
01:04
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如何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的办理流程如下:向当地安检站申报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延期。办理延期所需资料: 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申请表; 2、建筑业企业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原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企业
7,711 2022.05.11 -
00:49
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具体情况如下: 1、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2、因为特殊原因,在较长时间内不宜交付审判的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报
3,81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