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的欺诈如何界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01 18:02:15
202 人看过
在评估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的欺诈行为时,我们需遵循以下四个基本标准:
1、首先要满足的条件就是关于欺诈行为的主观故意,即在进行房屋交易过程中存在蓄意欺骗的故意;
2、其次,欺诈行为的实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具体表现为通过不正当手段来误导他人达成对自己有利的购买决策;
3、购房者在受到欺骗后,必须陷入对购买决策错误的认知状态;
4、最后,受骗者必须在此基础上,基于错误的判断做出了最终的购买决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买房时如何认定购房欺诈
159人看过
-
欺诈罪如何界定:合同诈骗的刑罚
453人看过
-
医疗欺诈的界定
230人看过
-
民法典欺诈卖房如何界定法律责任
408人看过
-
如何界定股票欺诈罪的量刑标准
148人看过
-
欺诈行为如何界定立案标准?
184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欺诈所得的界限如何确定?青海在线咨询 2024-11-06在法律层面上,诈骗罪的犯罪金额根据人民币数额不同被划分为三个等级:“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具体标准如下: 1. 当诈骗金额达到人民币3000元至1万元以上时,将被视为“数额较大”,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事处罚,同时可能会被判处罚金; 2. 若诈骗金额达到人民币3万元至10万元之间,则可被归类为“数额巨大”,通常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但不超过10年的有期徒刑,并可能
-
民法典规定购房合同欺诈行为如何界定河北在线咨询 2024-08-31商品房合同欺诈行为惩罚非常重,最高可以罚合同价款的二倍。因此对于商品房合同的欺诈行为认定尤为关键。欺诈在我国立法上没有明确概念,对欺诈的认定主要是根据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8条的规定来判断,一般合同欺诈的构成需要同时具备以下四个要件: 1、主观上有欺诈的故意 2、客观上有隐瞒真相、制造假象的欺诈行为 3、这种欺诈行为使当事人陷入错误认识 4、对方因错误认识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只有同时具备上述四个要件
-
二手房买卖如何防欺诈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10如果选择中介机构购买二手房,应选择规模较大在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中介公司,小的中介公司由于急功近利会不规范操作,发生问题的几率比较大。 对于买房人完全委托中介机构交易二手房的,购房人一般直接与中介公司签订合同。 购房人可在与中介公司的合同中约定中介公司对房屋的真实性承担责任,如果出现房屋的真实性问题导致购房人经济损失,由中介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在作了这样的约定后,中介公司的实力就很重要,涉及到是否有
-
买房时如何防范商品房欺诈辽宁在线咨询 2023-03-051、查看《商品房预售(销售)许可证》。 如果开发商不能提供该许可证,那么这样的房屋再好也不能购买。一部分没有《商品房销售许可证》的房屋建在集体土地上,这一类的房屋属于非法建筑的,不能办理有关证件,如果购房者买了这样的房屋只能拥有使用权,自己的合法利益得不到任何保障。 2、在签订合同前,不要交钱。 买房时缴纳一定数量的定金或预付款,但必须在签订合同之后按合同中所规定的金额交纳,而且制定合同时也应分清
-
购房合同欺诈行为如何界定?法律上的依据是怎样的?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26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八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