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职业防护措施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14 19:59:55 247 人看过

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卫生防治工作。

2、制订职业卫生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健康监护档案,按照规定做好岗前、在岗、离岗职业健康检查和应急检查。

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6、建立健全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定期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卫生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卫生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卫生防护用品。

职员在就职期间需要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单位需要给职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概率,单位必须要有合理的职业防护措施。职员在就职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单位是否有合理的职业防护措施。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5日 05:1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粉尘防护措施清单
    密闭尘源,使生产过程管道化、机械化、自动化,是防止粉尘外逸的有效措施,还可以大大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避免粉尘与人体直接接触,达到防尘目的。这是一种应用广泛、效果较好的技术措施。随着近年来技术水平的提高,各行业洒水除尘设备的改进更新,洒水喷枪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很多粉尘污染严重的地区,如煤场,大多开始使用水雾喷淋降尘的方法来实现除尘效果。悬空作业安全防护在周边临空状态下,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悬空作业。因此,在悬空高处作业时,需要建立有牢固的立足点,如设置防护栏网、栏杆或其它安全设施。这里所指的悬空作业,是指建筑安装工程中,从事建筑物和构筑物结构主体施工的操作人员。悬空作业在建筑施工现场较为常见的,主要有构件吊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以及门窗安装和油漆等多种作业。1.构件吊装与管道安装安全防护1)构件吊装钢结构吊装,应尽量先在地面上组装构件,避免或减少在悬
    2023-07-19
    126人看过
  • 洞口防护有哪些具体措施
    洞口的安全防护设施,要根据其特点分别按洞口的大小确定。一般情况下可采取以下各项措施:(1)楼板、屋面及平台等处平面上的洞口,边长大于25Cm,用坚实的盖板加以盖设。应防止盖板移位或挪动。(2)楼板面等处边长为25cm~50cm的洞口,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以及缺件临时形成的洞口,可用竹、木板作盖板加以盖设。盖板搁置时,四周要保持均衡,并设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防止发生牵动。(3)边长50cm~150cm的洞口,盖以用钢材制作的网格,先用扣件扣接钢管等,然在网格上满铺竹笆或木板。另外,也可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上铺遮盖物,钢筋网格的间距不能大于20cm。(4)边长150cm以上的洞口,必须在洞口的四周装设防护栏杆,并在洞口下方张挂安全平同。(5)垃圾井道、烟道和竖向管道等处,要随着楼层向上砌筑或设备安装而消除其洞口,或按照洞口的大小参照预留洞口的防护措施加以防护。管道井施工中,除
    2023-04-24
    487人看过
  • 职工离职后用人单位的应对措施
    职工辞职后用人单位应当将职工个人档案转移单位。没有新单位转移给劳动部门下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设区劳动保障所。企业职工调动、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被开除、辞退的,职工所在单位应当在一个月内将其档案移交新的工作单位或者其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劳动部门。劳动教育、劳动改革,原单位今后仍准备录用的,其档案由原单位保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职工辞职后重新入职还需要试用期吗劳动者辞职的,又重新入职的,如果用人单位以前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且约定试用期的,劳动者再次入职,用人单位是不能与劳动者再次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的期限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确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
    2023-07-05
    456人看过
  • 单位监护人有哪些职责
    一、单位监护人有哪些职责(一)监护人的职责包括人身监护和财产监护两个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人身监护,以教养、保护为目的。对被宣告为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以保障其本人及社会的安全,并促其恢复健康为目的。至于财产监护,监护人得依法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监护人为法律行为。(二)监护人在行使财产管理权时,得为被监护人的利益而使用或处分,但对不动产的处分,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中是加以禁止或严加限制的。为了防止监护人利用监护关系侵害被监护人的权益,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监护人不得接受被监护人的财产。有的国家在法律上还特设监护监督人,以保证监护人依法履行其职责,在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利害有冲突时保护后者的权益,并设有监护法院等专门机构。二、个人交社保和公司交社保有什么区别(一)属性本质不同企业缴纳的保险是五险,属于职工保险,包含了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项保险。退休后能够享受退休待遇的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2023-06-08
    319人看过
  •  猪业复苏:防疫措施有哪些?
    公司再加工防疫措施包括加强员工健康监测、做好岗位预防管理、指导员工个人防护和处理异常情况。具体措施包括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落实健康状况报告、加强出入者登记管理、保持工作场所通风换气、保障洗手等设施正常运行、减少员工聚集和集体活动、加强员工集体用餐管理、做好医务服务和规范垃圾收集处理。公司的再加工防疫措施如下:一、加强员工健康监测(一)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2)落实健康状况报告。二、做好岗位预防管理(一)加强出入者登记管理。(二)保持工作场所通风换气。(三)保障洗手等设施正常运行。(四)做好工作和生活场所清洁消毒。(5)减少员工聚集和集体活动。(六)加强员工集体用餐管理。(七)做好医务服务。(8)规范垃圾收集处理。三、指导员工个人防护(一)加强预防管理宣传教育。(二)落实个人防护要求。四、处理异常情况(一)明确单位预防管理责任。(二)设立隔离观察区。(3)封闭相关区域进行消毒。(4)发现病例
    2023-11-10
    369人看过
  • 企业常用的防范风险措施有哪些
    一、企业常用的防范风险措施有哪些企业常用的防范风险措施主要聚焦于法律风险的管理与控制。1.企业应强化法律风险管理意识,认识到法律风险虽具不确定性但可防可控,因此需将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建立完善法律风险管理工作体系,通过明确内部职责、健全制度、加强监管和法律审核,将法律风险管理融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具体措施包括推进法律风险防范制度建设,如完善合同管理、知识产权管理、资产负税管理及法律纠纷处理等相关制度,并构建法律风险管理交流平台,提升全员法律素养。3.企业还需根据具体情况,突出重点领域的法律风险管理,如合同及合同管理、人力资源等,确保风险防控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如何建立完善法律风险体系建立完善法律风险体系是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基石。这要求企业从多个方面入手:1.树立全员法律风险意识,将法律风险管理纳入企业文化,形成自上而下的风险防范氛围。2.构建法律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定期
    2024-07-27
    80人看过
  • 防止商业贿赂措施有哪些
    一、防止商业贿赂措施第一,应当进行深刻的改革,建立并不断完善预防机制,使商业贿赂失去生长的条件和环境;第二,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作风建设,使大家从内心形成反对和抵制商业贿赂的心理;第三,要加强立法,从法律上严格管控和禁止商业贿赂行为,防止经营者利用法律漏洞;第四,要加强执法,加大惩罚力度,严厉打击商业贿赂行为,提高商业贿赂的违法成本,从而减少商业贿赂行为的产生。二、商业贿赂的社会危害商业贿赂中行贿者的动机是谋取商业利益,它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蔓延开来的一种负面经济现象。根据《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它又是一种腐败行为,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危害表现在:1、造成经营者之间的不平等竞争,破坏了公平竞争秩序,它使市场竞争变成贿赂、人情及关系网的恶性博弈。2、造成物价虚高,特别是一些医药企业实行高定价、高回扣,加重了国家和群众的负担。3、严重败坏了社会道德和行业风气。4、通过商业贿赂,
    2023-06-07
    491人看过
  • 用人单位如何防治职业病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一)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二)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三)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四)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五)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六)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二)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三)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四)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五)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六)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
    2023-05-06
    417人看过
  • 国有企业辞职的防范措施
    首先,让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是指国有企业、国家直接投资或控制的企业。在专业术语中,国有企业被称为国有企业或国有企业。在国际实践中,国有企业仅指由一国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投资或控制的企业;在中国,国有企业还包括地方政府投资和控制的企业。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着国有企业的行为在国有企业工作过的人都知道,国有企业对工人有很多好的福利和政策,他们甚至可以不担心温饱。他们在国有企业工作前是否签订了相关合同,如社保、党员等?这些问题可能是国有企业辞职程序的必要组成部分。然后,以下是对国有企业离职手续办理流程的简要介绍:1。离职人员必须在离职前一个月办理离职申请2。我将“辞职申请”发送给该单位审批3。批准后,人力资源部将通知我并在人力资源部办理辞职手续。将手头的工作交给人事部签字5。社会保障方面,您可以在人才中心或劳动就业中心缴纳保险费,基数可自行设定6。党际关系可以放在原来的工作单位,找到
    2023-05-07
    481人看过
  • 高温天气期间,用人单位应采取哪些劳动保护措施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合理安排劳动者工作时间;合理布局生产现场,改进生产工艺和操作流程,采用良好的隔热、通风、降温措施,保证生产现场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向劳动者提供高温天气必需的劳动防护设施和用品,在高温工作环境下设立休息场所,并设有座椅,保持通风良好或者配备空调等防暑降温设施;每年高温天气期间,向从事露天工作和室内高温工作的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清凉饮料及必需的药品。一、厂里不给高温费怎么办?根据要求,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市人力社保局表示,员工在高温下作业却没收到高温津贴的,可通过企业所在的劳动争议调解机构争取合法权益,或拨打12333投诉。用人单位拒不发放高温津贴的,劳动者可向用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
    2023-03-26
    134人看过
  • 事业单位有哪些职位?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社会福利,救助减灾,统计调查,技术推广与实验,公用设施管理,物资仓储,监测,勘探与勘察,测绘,检验检测与鉴定,法律服务,资源管理事务,质量技术监督事务,经济监督事务,知识产权事务,公证与认证,信息与咨询,人才交流,就业服务,机关后勤服务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监事有什么职位?监事,是公司中常设的监察机关的成员,又称监察人,负责监察公司的财务情况,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职务执行情况,以及其他由公司章程规定的监察职责。在中国,由监事组成的监督机构称为监事会,是公司必备的法定的监督机关。《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
    2023-08-18
    447人看过
  • 工伤期间用人单位采取的应急措施有哪些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一、工伤赔偿的项目包含哪些工伤赔偿包含的项目有:1、治疗费;2、住院伙食补助费;3、外地就医交通费、食宿费;4、康复治疗费;5、辅助器具付费;6、停工留薪期工资;7、生活护理费。工伤范围是工伤认定的前提,一般由法律直接规定。各国及地区的工伤保险法律以及国际劳工公约对工伤范围的规定主要采取以下几种立法模式:概括式立法模式、列举式立法模式、混合式立法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2023-06-25
    424人看过
  • 用人单位和职工怎么预防职业病
    用人单位在预防方面的义务工伤预防的责任主要在单位。根据《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在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方面的主要义务有:(1)取得或者达到相应的安全、卫生生产条件;(2)项目设计评估中需包括安全、卫生方面的内容;(3)保证安全、卫生生产的资金投入;(4)制定安全、卫生生产的应急预案和措施;(5)负责安全设备的配置与维护;(6)配备符合条件的安全、卫生生产管理专职人员;(7)提供安全、卫生防护用品;(8)落实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9)设置安全、卫生警示标志;(10)进行安全、卫生生产的培训教育;(11)在上岗前事先告知职工有关安全、卫生危害的情况;(12)做好职工宿舍的安全、卫生工作;(13)做好特种设备、危险物的安全生产;(14)对职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职工在预防方面的义务和权利在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方面,与用人单位相比,职工承担的义务要轻一些。根据有
    2023-06-05
    318人看过
  • 预防保护著作权侵权措施有哪些?
    一、预防保护著作权侵权措施有哪些?著作权也可以采取预防侵权措施,在选择行业协会等第三方平台登记备案,特别是各种草根著作权资源选择包括并不限于数字指纹技术、数字水印技术、反盗载技术、融合可信时间戳技术、公证邮箱等可信第三方群技术的大众版权认证中心等进行存证,进行数字作品存证时间认证和多纬度智能认证,其科学性可以自主验证对证。版权纠纷时,提供初步证据,需要时司法鉴定机构,提高法律证据有效性,这在欧洲发达国家已经盛行很多年,与官方人工登记、预防侵权相互补充。二、著作权保护的期限是多久著作权的保护期限:1、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和着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的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例如,甲在1980年3月4日创作了一作品,但没有发表,甲在2000年的10月1日死亡,那么其发表权和着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限将从1980年3月4日开始计算,并截止于2050年的12月31日
    2024-01-05
    89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哪些职业病防治措施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1-26
      《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60号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一)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二)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三)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四)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五)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六)建立、健全职业病危
    •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哪些职业病防治措施,不得擅自挪用职业病防治资金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1-22
      第二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一)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二)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三)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四)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五)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六)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职业损害防护措施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16
      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等应当设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工作场所或者临近地点,并在醒目位置设置清晰的标识。在可能突然泄漏或者逸出大量有害物质的密闭或者半密闭工作场所,除遵守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外,用人单位还应当安装事故通风装置以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漏报警装置。生产、销
    • 煤矿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制度中防护措施有什么?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31
      对于在煤矿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制度中防护措施有哪些,相关规范上的说法是: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指应用工程技术手段控制工作场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防止发生职业危害的一切技术措施。包括:a.防尘b.防毒c.防噪声、振动d.防暑降温、防寒、防潮e.防非电离辐射(高频、微波、视频)f.防电离辐射g.防生物危害h.人机工效学。
    • 用人单位负责防治职业病的义务有哪些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1-15
      1、为劳动者提供健康保障:用人单位应采取必要的噪声治理措施、采用有效的隔声、降噪防护设施,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工作场所和作业环境,为劳动者提供个人防护用品。 2、加强职业卫生管理:负责对本单位的噪声防治工作管理,定期进行工作场所噪声危害检测和评价;对从事噪声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监护,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按照国家规定,组织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承担相关费用,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