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供一致定罪的前提是同案人的口供相互印证,又能排除诱供、逼供、串供等情形。《全国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中指出,在处理被告人翻供等毒品案件时,“仅凭被告人的口供依法不能定案。只有当被告人的口供与同案其他被告人供述吻合,并且完全排除诱供、逼供、串供等情形,被告人的口供与同案被告人的供述才可以作为定案的证据。”
刑事案件口供能作为定罪证据吗
不能。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规定,不能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这一规定通常也被称为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旨在遏制刑讯逼供和其它非法取证的行为。其次,证据是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通过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发生,以及,犯罪行为是由犯罪嫌疑人实施。只有嫌疑人本人供述,显然达不到案件定罪量刑的标准。所以,法律同时规定,只有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不能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
刑事诉讼法口供的运用规则是怎样的
1、不轻信口供的原则。这是我国司法机关收集、审查和运用证据的一条基本原则。不轻信口供指对口供的每个部分都不能轻信,但决不是不要口供,更不是完全否定口供的作用。对于被告人的口供,应当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鉴别。
2、重证据、重调查研究的原则。既不能轻信口供,又不能完全不信口供,要求公安司法机关必须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着重收集其他“外部证据”。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的程序,依法取证,尤其是要依法取供。
3、口供补强规则。即口供不能作为有罪判决的惟一根据的规则。只有被告人的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该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即使是各共犯口供之间协调一致,没有矛盾,但是没有其他实质证据的,也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因为仅凭共犯的口供,很难保证它们之间的“相互印证”不是出于串供、刑讯等非正常因素的结果,无法保证口供的真实性,仓促定案,难免出现错案。而且一旦共犯中有一个翻供,整个案件的基础便出现动摇,这种定案方法是与“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原则相抵触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
口供一致能否决定罪责?
470人看过
-
异地是否能够开出无犯罪证明?
470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口供和其证人不一致,能推翻其口供吗
81人看过
-
定罪是否需要人口供一致
369人看过
-
口供能否唯一确定赌场罪的罪犯?
223人看过
-
未成年犯罪到底是否能够开证明?
441人看过
毒品犯罪是指,破坏毒品管制活动,违反国家和国际关于禁毒法律、法规,必须受到刑法处罚的违法犯罪行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等都属于毒品犯罪。无论数量多少,只要走私、贩卖、运输和制造毒品,都会被追究刑事... 更多>
-
共同犯罪口供一致内的证据是否有效青海在线咨询 2021-10-21根据被告人的供述,提取隐蔽性强的物证、证明书,被告人的供述与其他证明犯罪事实发生的证据相互证明,排除供述、供述、供述等可能性,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
-
醉驾口供能证明犯罪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12-12醉驾口供一般会去取证证实。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
具有释放证明书是否能够开取无犯罪证明?四川在线咨询 2024-11-25长期以来,一旦被判刑满,就无法申领无犯罪证明文件。过去,曾触犯刑法的人犯罪记录会一直留在案头,无论该记录持续多久,无罪推定仍然无法实现。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尚未设立消除犯罪记录的相关制度。这意味着,犯罪记录将成为个人终身的历史烙印,伴随着他们一生。
-
共同犯罪口供一致是否要法庭确认广东在线咨询 2021-11-05共同犯罪口供一致不能认定为犯罪;只有犯罪确实充分,才能认定为犯罪;法院应重视所有案件的证据、调查和研究,而不是相信口供。证据确实充分,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处以刑罚。
-
共同犯罪供述一致是否构成共同犯罪青海在线咨询 2023-09-28不能。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5条明确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因此,该证据属于待补强证据,属于孤证,必须与其他证据互相印证,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