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法官因公致残的,享受国家规定的伤残待遇。法官因公牺牲、因公死亡或者病故的,其亲属享受国家规定的抚恤和优待。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第六十一条法官因公致残的,享受国家规定的伤残待遇。法官因公牺牲、因公死亡或者病故的,其亲属享受国家规定的抚恤和优待。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五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职工工伤赔偿标准
1、造成一般伤害(未达到残疾)的赔偿
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
2、造成伤残的赔偿
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3、造成死亡的赔偿
丧葬补助金、一次性伤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
4、职工下落不明的情况
职工外出或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赔偿项目,要分不同情况而定。职工没有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获得的赔偿项目有: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生活有困难的);职工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获得的赔偿项目有:丧葬费、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
因公致残工伤待遇如何赔偿
394人看过
-
【五级伤残】因公致伤享受到待遇
192人看过
-
【五级伤残】郑州因工致残待遇
390人看过
-
关于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致残人员的待遇问题,除因公致残外。
204人看过
-
病假的相关待遇
304人看过
-
因工致残仍保留劳动关系,享受待遇的情形
442人看过
直系亲属一般指的是两者之间存在直接的血缘联系的亲属,其中包含有配偶、公婆、岳父母、子女及其配偶、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其配偶、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等等,如果养父母因为收养、或者抚养关系也能成为直系亲属的关系,例如收养人与收养的... 更多>
-
职工因工致残待遇的有关规定江苏在线咨询 2024-11-08第一情况: 若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用人单位将保留其劳动关系并安排适当工作。伤残等级不同,待遇也不同。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此外,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分别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
-
伤残军人相关待遇广东在线咨询 2022-04-03伤残军人待遇由民政部门负责,建议可以直接到向户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资料了解,以获得更加准确的解答。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依靠残疾抚恤金生活仍有困难的残疾军人,可以增发残疾抚恤金或者采取其他方式予以补助,保障其生活不低于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退出现役的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由国家供养终身。残疾军人需要配制假肢、代步三轮车等辅助器械,退出现役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解决。
-
公务员因公致残的,享受国家规定的伤残待遇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26根据公务员法依法享有伤残待遇。第七十七条规定“公务员因公致残的,享受国家规定的伤残待遇。公务员因公牺牲、因公死亡或者病故的,其亲属享受国家规定的抚恤和优待。”
-
工伤职工有哪些待遇因公致残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04工伤保险待遇主要内容包括医疗康复待遇、伤残待遇和死亡赔偿待遇。医疗康复待遇包括治疗费、药费、住院费用,以及在规定的治疗期内的工资待遇。伤残待遇包括一至十级工伤伤残职工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需要护理的,还可以享受生活护理费;需要安装辅助器具的,由基金支付费用。死亡待遇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
因公致残能否享受国家和人民的待遇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20除因公致残外,其他为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致残的人员,主要包括因抢险救灾、见义勇为致残的人员。 1、经残疾等级评定后,由发给其伤残证件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规定予以抚恤。一些地方通过设立奖励基金或购买人身保险,对因见义勇为等致残人员给予照顾。 2、因见义勇为致残并使劳动能力受到一定影响的公民,在就业前,由民政部门发给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生活救济费;因见义勇为致残而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公民,由民政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