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0月18日的华声在线消息,尘肺工人晏x海诉佛山xx公司一案,法院一审判决晏获赔28万余元。但双方近日均提起上诉,晏请求法院判决,xx公司支付后续治疗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50多万元。xx公司也提出上诉,请求法院驳回晏的诉讼请求,其在上诉状中称晏x海变本加厉、贪得无厌、卑鄙,引起晏的不满,晏表示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作为一名职业病患者,晏x海是悲哀的,身体备受尘肺病折磨,心理备受煎熬,历经两次劳动仲裁、多次诉讼开庭,旷日持久的维权行动终于赢得了一丝曙光,却还要背负变本加厉、贪得无厌、卑鄙等骂名。
从法理上讲,从立法精神上讲,任何人都有对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讨个说法的权利,哪怕这种说法有时看上去不可理喻,但无论如何不该背负上贪得无厌的恶名。也许,在部分企业的潜意识里,职业病只是企业生产经营之正常的副产品,常在河边走自然会湿鞋;职业病被忽视亦是存在于众多企业的常态现象,岂能抓住我一家企业不依不饶?既然在骨子里把职业病不当病,企业自然以为晏x海能拿到如此巨额的赔偿已是最大幸运了,企业本身也够仁慈大义的了,职工如果还不依不饶,怎能不是变本加厉、贪得无厌、卑鄙呢?
健康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职业病危害的是职工的健康权。职业病泛滥之烈、为害之剧,罹病劳动者身心之痛、维权之难,早已让人见怪不怪。如媒体报道,截至2006年,我国累计报告职业病67万余例,其中仅尘肺病累计死亡就达14万多例;1991年至2006年累计发生中毒38412例,其他职业病21708例。时任卫生部副部长的蒋作君在2005年全国职业病防治电视电话会上,将职业病危害定性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寒来暑往,四五年早已过去。但职业病问题似乎并未得到令人满意的改善,甚至在部分地区、部分行业有愈演愈烈之势。企业是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的责任主体,一句贪得无厌折射出企业经营伦理道德的缺失。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才会有企业对劳动力进行掠夺式开发而极端漠视其健康权的保障与维护。
中国的工业化特别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牢固树立健康安全理念、切实加强职业病防治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刺耳的贪得无厌,暴露的是个别企业的素质低下与道德缺失,但却提醒我们,在职业病防护方面,政府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切实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提高政府对公共健康安全的投入,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病,保障职工的健康权。
-
职业病依法维权该如何处理
314人看过
-
职业病致残应该如何依法维权
458人看过
-
劳动者患职业病应懂得依法维权
169人看过
-
建立就业指导队维护职工就业权
175人看过
-
鉴定为职业病后公司不赔偿怎么维权
412人看过
-
为何对“月饼税”不依不饶
57人看过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诊断为法定职业病的,需由诊断部门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职业病患者在治疗休息期间,以及确定为伤残或治疗无效而死... 更多>
-
职业病依法进行维权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11劳动者面对职业病威胁时应懂得依法维权。首先,在从事有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前,要主动要求接受职业病危害培训,在工作中认真防护;其次,进行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职业病尽快治疗,避免酿成大病。最后,结束工作时也要进行体检,确定工作期间是否染上了职业病,以依法得到职业病危害赔偿。 劳动者如果怀疑所得的疾病为职业病,应当及时到当地卫生部门批准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对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30日内到市
-
职业病依法维权该如何处理河南在线咨询 2021-11-15面对职业病的威胁,工人应该懂得依法维权。首先,在从事职业病危害工作之前,要主动要求接受职业病危害培训,在工作中认真保护;其次,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职业病,尽快治疗,避免大病。最终,工作结束时还要进行体检,确定工作期间是否有职业病,以便依法获得职业病危害赔偿。劳动者怀疑所得疾病为职业病的,应当及时到当地卫生部门批准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对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在30日内向市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职
-
患有职业病怎么维权贵州在线咨询 2023-01-09常见的维权有两种: 1、防治维权。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一章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待遇”。用人单位若没有为劳动者购买工伤社会保险,劳动者可申请维权。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章第十三条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 2、工伤维权。 (1)根据《工伤保
-
-
不做职业病监定就不能认定工伤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30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职业病可以申请工伤鉴定。认定为工伤,相关保险公司按照项目和标准一次性支付如下费用: (一)实际发生的抢救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符合国家和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 (二)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工伤复发医疗费等各类费用。 (三)辅助器具项目和费用。(经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确认、符合配置辅助器具条件、确需配置的,按照《实施办法》和《通知》规定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