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被公司拖欠工资的维权方法有什么
如果被公司拖欠工资的维权方法如下:
1、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协商;
2、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3、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4、劳动者可提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报酬及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5、对裁决结果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法》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二、不给工资没有合同的维权方法有什么
不给工资没有合同的,劳动者可以搜集其他证据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然后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工资。
而且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满一个月起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三、公司有意拖欠离职员工的工资怎么办
公司有意拖欠离职员工的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 第五条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拖欠工资怎么处罚公司,被拖欠工资的职工如何维权
473人看过
-
维权方法:应对公司拖欠工资的实用技巧
246人看过
-
单位如果拖欠工资员工怎么维权?
267人看过
-
拖欠工资维权:公司不交社保员工该如何维权?
149人看过
-
维权之路:公司拖欠员工工资维权指南
471人看过
-
被拖欠工资的能否维权
380人看过
-
劳动者如何维权追回被公司拖欠的工资?湖北在线咨询 2024-12-0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如果您公司克扣或无故拖欠您工资,您可以通过以下法律
-
企业员工工资被拖欠有哪些维权的方法重庆在线咨询 2023-07-05拖欠工资,劳动者维权途径有: 一、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 二、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三、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可申请法院强
-
我叔叔的公司拖欠工资,如果公司每次拖欠工资会有什么赔偿?河南在线咨询 2025-01-10根据《劳动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且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这意味着工资应当以月薪的形式发放,并且每个月都应该支付。因此,用人单位必须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否则就构成了拖欠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暂时无法按时支付工资的,可以与本单位工会协商一致,延期在一个月内支付劳动者工资。在这种情况下,延期支付工资的时间必
-
有没有被私企拖欠工资的?如何维权?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31直接到企业所在地的劳动局或者直接劳动仲裁。可以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要求将未结清工资结清,如果不给,申请劳动仲裁解决,但需要收集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
-
仲裁了,因公司拖欠工资如何维权广西在线咨询 2021-11-15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依据被申请人数提交复印件。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写仲裁申请确实困难,可以口头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填写记录,通知对方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