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将如下情形界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行为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行为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在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的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3)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4)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5)行为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6)行为人离开事故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交通肇事者逃逸罪责定性
交通肇事者逃逸罪责定性: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不存在共同犯罪。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不能简单地以行为人对于肇事者及其交通肇事行为所表现的态度和行为来进行评判。交通肇事罪无法涵盖指使肇事者逃逸的行为人的全部主观要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五)严重超载驾驶的;(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第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
探讨:关于逃逸致死的理解
376人看过
-
讨论关于电话引发命案的法律责任及其承担
467人看过
-
离婚判决上诉讨论:探讨解决方案
112人看过
-
酒驾肇事逃逸的刑法规定及其实际案例探讨
153人看过
-
确认变造货币罪的难点及其解决方案
79人看过
-
交通事故逃逸的定义及其解释。
59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
房山区关于抢夺和抢劫的解释,引发市民广泛讨论,怎样对其定性?福建在线咨询 2023-07-16抢劫和抢夺不尽相同,抢劫是使用暴力以及足以压制他人使他人不敢反抗的方式强取财物,而抢夺虽然也有一个抢字,但它不依靠暴力的强制,而是乘人不备夺取,依靠的是突然性,快速与敏捷,基本属于巧取的犯罪,而不像抢窃是豪夺的方式。另外根据法律的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以抢劫论,这个凶器一般指管制刀具,也包括其他足以致人重伤死亡的器具。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意图在犯罪中使用,客观上该凶器处在随时可用的状态,就足以转化为抢劫
-
及其解决方法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27一、劳动争议的概念: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所发生的争议。劳动争议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建立劳动关系。产生劳动争议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录用、调动、辞职、自动离职和开除、除名、辞退就业者引起的争议;(2)由于劳动报酬问题引起的争议;(3)由于劳动保险和生活福利问题引起的争议;(4)由于职业技能培训问题引起的争议;(5)由于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女工及未成年人保护、
-
肇事逃逸劝投关于肇事逃逸最好的解决方式是哪些?湖北在线咨询 2023-04-0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0年11月1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3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0年11月21日起施行。 第五条“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
-
有关人员对交通事故造成致死逃逸的定性及刑罚北京在线咨询 2024-11-12如果肇事司机在交通肇事事故后逃逸,将涉嫌交通肇事罪,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是交通肇事罪加重处罚的情形。同时,肇事方还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对受害人家属进行赔偿。 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肇事司机逃逸,将可能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也就是说,机动车驾驶员可能无责任或只有部分责任,但如果逃逸,就要负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 根据《刑法》第133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