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也就是民事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是作为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前提条件。《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应当进行区分,后者要综合年龄、心智等因素来判断。
二、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特点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特点体现在如下方面:
1.主体的平等性
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无论民族、种族,性别、年龄、职业,政治态度、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职务高低、财产状况和居住年限等方面有何差异,但他们在民事权利能务方面都是平等和无区别的。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资格平等地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不受有无行为能力的限制。
2.实现的现实可能性
即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为公民实现其民事权利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
三、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的不同
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不同:
1.民事权利能力是由法律直接赋予,而不由任何人决定。法律不仅规定哪些人可以享有民事权利能力,而且规定可以享有的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民事权利则由个人决定,只有参与具体的法律关系才能享有。
2.民事权利能力是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和可能性,不是民事主体享有的实际利益。民事权利则以一定实际利益为内容。
3.民事权利能力是享有权利、负担义务的前提,作为主体资格的具体条件,既不能转让,也不得放弃,本人也不得自行处分。民事权利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可以自行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自然债权:概念及其法律效力
172人看过
-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特点
470人看过
-
自然人行为能力的概念及其相关法律规定
327人看过
-
法人和自然人的概念以及享有的民事权利一样吗?
154人看过
-
自然人债权转让协议的概念及其作用
165人看过
-
遗赠的概念及其法律特点
298人看过
-
交通事故逃逸的概念及其特点是什么?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6-18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要严惩,如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犯罪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及其三个特点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29第二审程序的概念第二审程序又称上诉审程序,是指一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根据上诉、抗诉,对一审人民法院未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进行重新审理的方式、方法等的总称。第二审程序的主要特点如下:1.它是上诉审程序。就是说,它是第二审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的抗诉而进行的审判程序;如果没有当事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就不会引起第二审程序。不论是当事人上诉,还是人民检察院抗诉,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
-
物权的特点及其效力新疆在线咨询 2023-02-05物权的效力有: 一、物权的支配效力。 二、物权的排他效力。 1.所有权之间的排他效力;2.用益物权之间的排他效力;3.担保物权之间的排他效力;4.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之间的排他效力;5.所有权与定限物权之间的排他效力。 三、物权的优先效力。 四、物权的妨害排除效力。 1.物权的追及效力;2.物权请求权。
-
家庭暴力的概念及特点有哪些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16家庭暴力简称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 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心理、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 有以下特点: 1、普遍性和严重性。 2、反复性发作。 3、形式多样。 4、暴力发生隐蔽。 5、反复受伤。 《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 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
抵押权和质权的概念及其特征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08抵押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移转占有而提供担保的财产,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依法享有的就担保的财产变价款并优先受偿的权利。 抵押权的特征: 第一、抵押权是从属于债权的担保物权,是就抵押物买得的价金优先受偿的权利。 第二、抵押权不移转抵押物的占有。 第三、抵押权具有物上代位性。 第四、抵押权人在全部债权受清偿前,可就抵押物的全部行使其权利。 质权,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或财产权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