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委托调取证据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6 08:44:52 171 人看过

《行政证据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需要调取的证据在异地的,可以书面委托证据所在地人民法院调取。受托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委托书后,按照委托要求及时完成调取证据工作,送交委托人民法院。受托人民法院不能完成委托内容的,应当告知委托人民法院并说明原因。条文规定了异地的证据委托调取制度。委托调取在异地的证据,可以减少调取证据的不必要干挠,降低诉讼成本,对行政审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是,笔者认为条文规定的委托调取证据制度还存在以下缺陷:

1、缺少对委托调取证据的时限的规定。条文只规定受托人民法院在收到委托书后,应当按照委托要求及时完成调取证据工作,送交委托人民法院。不能完成委托内容的,也应当及时告知委托法院并说明理由。但是条文没有规定受托人民法院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完成委托调取证据工作。没有时间限制将不利于监督受托人民法院及时完成调取证据工作的积极性,容易造成受托人民法院推诿、拖延调取证据,影响委托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及时审理。条文规定的委托要求的内容中能否由委托人民法院给受托人民法院限定一个调取证据的时限呢?笔者认为不能。一是没有法律依据,二是在司法实践中也不易行的通。缺少时限的规定,将不利于委托调取证据工作的开展。

2、缺少对委托调取证据的时间与举证期限、审判期限的协调的规定。调取证据需要一定的调取证据的时间。那么,委托调取证据的时间能否计算在举证期限或审判期限内呢?如何协调委托调取证据的时间与举证期限或者审判期限的冲突问题?法条没有规定。能否对举证期限适用延长规定或者对审判期限采用审限中止呢?举证有举证时限的规定,当事人必须在举证期限内完成举证责任,否则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审判案件有审理期限的规定,超审限办案,法官将受到审判纪律的处分。委托调取证据的时间如何与举证期限、审判期限相协调是一个大问题,必须加以明确。否则,造成的不利后果将出现无法处理的局面。

3、缺少调取证据的合理费用支出由谁负担的规定。调取证据要支出一定的合理的费用,这是不容质疑的。但是这笔费用由谁承担?另外,诉讼费用是否包含了调取证据支出的合理费用?法条没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司法实践中将很难确定对调取证据支出的合理费用由谁负担。这也是造成受托人民法院推诿、拖延完成调取证据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对此项费用的负担问题作出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以利于委托调取证据制度的贯彻执行。

4、缺少对推诿、拖延不积极履行委托调取证据工作的人民法院的相应的惩处措施。没有激励就没有动力,没有责任就没有压力。只有制定相应的惩处措施才能给受托人民法院以完成受托调取证据工作的压力,增强其责任感,调动其积极性。否则,委托调取证据制度将形同虚设,难以执行。

委托调取证据制度的上述不足,制约了委托调取证据制度的贯彻执行。因此,有必要对委托调取证据制度加以完善,以充分发挥委托调取证据制度的积极作用。

1、规定明确的完成受托调取证据工作的时间期限。有的同志观点认为受托的人民法院一般应当在一个月内完成调取证据工作,送交委托人民法院。①笔者认为一个月的时间似乎太短。根据调取证据的范围,有的调取比较容易,如对档案材料的调取。但有的却比较复杂,如对证人证言的调取,会因证人的活动规律(如外出迁移等)的不确定性而存在一定的难度,受托法院还有自身工作的限制。因此,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笔者认为二个月时间比较合适,这也和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的一般期限相吻合。当然,这也只是本人个人观点,至于规定多长时间比较符合调取证据的必需时间,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探索和检验。但是,笔者认为对完成受托调取证据工作,应明确规定一个确定的时限,是确定无疑的。

2、明确规定调取证据的时间是延长举证期限、审限中止的法定理由。举证期限因需委托调取证据得到委托人民法院的批准而延长不难理解。但是对审限中止都不易掌握。因为审限中止的法定理由不包括委托调取证据。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委托鉴定的理论。委托鉴定的时间在民事审判、行政审判中不包括在审限内已在司法实践中达成了共识。委托鉴定是取证行为,委托调取证据也是一种取证行为。因此,委托调取证据的时间和委托鉴定的时间一样也应排除在审限之外。但应由法条明确规定,以便司法实践中有法律依据。

3、明确规定委托调取证据所支出的合理费用的负担问题。笔者认为,委托调取证据所支出的合理费用应由当事人负担,且不应包括在预交的诉讼费用之内,应由当事人另外支付。可以借鉴证人出庭作证所支出的合理费用的负担的规定,由申请调取证据的一方当事人先行支付,由败诉方当事人负担。因为委托调取证据也和证人出庭作证一样都是对证据的取得和审查。

4、规定对受托人民法院推诿、拖延不积极履行委托调取证据工作的惩处措施。笔者认为应依审判纪律规定给予纪律处分比较合适。因为,委托调取证据毕竞是法院内部的事情。但是也不应完全排除因受托人民法院不积极履行受托义务造成严重后果的其它责任。如民事、经济、行政赔偿甚至刑事责任(主要是伪证行为)。

①李国光主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释义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P58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人民法院)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31日 09:4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证人证言相关文章
  • 我国治安调解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治安调解的适用条件模糊《治安管理处罚法......1.必须是由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情节必须轻......3.必须是双方当事人自愿进行调解。虽然......4.必须是公安人员认为可以进行治安调解。此条......(二)治安调解的效力不强在治安调解过程中,主持......(三)治安调解程序任意性过大由于《治安管理处罚法......(四)适用治安调解方法简单,办案民警态度差少数民警在进行治安调解时方法简单,态度......二、完善和发展我国治安调解制度的思考(一)加强治安调解的立法工作虽然我国已有一些关于治安调解制度的法律......1.明确治安调解的条件。......2.确立治安调解的原则。我国法律......3.确定治安调解的期限。明确规定治安调解......4.规定治安调解的终结和
    2023-04-24
    346人看过
  • 完善仲裁证据收集制度
    一、仲裁当事人及仲裁庭所面临的证据难题虽然仲裁与诉讼存在较大的差别,但两者在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却遵循着大致相同的路径,即在发现真实的基础上适用规则。在发现真实的方式上,仲裁同样奉行证据裁判主义。我国仲裁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仲裁庭认为有必要收集的证据,可以自行收集。证据是仲裁当事人证明己方事实主张的最主要手段。是否具有完善的证据收集制度,直接关系到仲裁裁决的公正性。以证据收集的难度来划分,仲裁证据可以划分为仲裁当事人能够自行收集的证据和仲裁当事人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两类。后者主要包括如下几种情形:1、掌握在对方当事人手中的证据;2、不愿作证的人证;3、掌握在案外自然人、组织手中的证据。第一类证据往往不利于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基于利害关系固然不肯主动提交有关证据,而我国现行仲裁法又没有协助一方当事人从对方当事人手中获取证据的规则,故该类证据的获取非常困难。第二、三类
    2023-04-22
    386人看过
  • 现行累犯制度的不足及完善
    一、累犯概念的法律界定刑法第六十五条对普通累犯作了明确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虽然我国刑法规定的累犯构成要件中,未包含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这一主观要素,但从刑法同时规定对累犯应从重处罚的量刑情节看,之所以对累犯的处罚重于初犯,其实质在于累犯的人身危险性较之初犯要大,因此,在处罚的轻重上,立法者业已考虑了累犯与初犯的人身危险性的不同。然而,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累犯的概念未穷尽对累犯从严处罚的全部根据,这一概念是不够完善、确切的。鉴于此,笔者认为,所谓累犯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时间内再故意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依照犯罪之种类及情况,可认为以前科刑对其未收警戒之效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2023-02-20
    88人看过
  • 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于2002年1月发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其中第51条要求董事会设立审计委员会,其职责是:1、提议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2、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3、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4、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5、审查公司的内部控制。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很多卜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并没右实质性运转。首先是认识上的偏差。在董事会下设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董事会没有充分认识到审计委员会的作用,从而影响其职责的正常履行;其次,审计委员会与相关机构、人员的关系协调,实际工作程序等操纵层面上的问题还未得到切实解决;再次,审计委员会的组成、委员胜任能力及其相对独立性等也直接影响着审计委员会的有效运转。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具体措施包括:1、提高审计委员会在现代公司治理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审计委员会是在公司内部设立的从属于公司董事会
    2023-04-24
    184人看过
  • 完善死刑案件证据证明制度
    1、死刑案件开庭时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规定的十分原则,司法实践中证人也很少出庭作证,而死刑案件关乎人命,证人出庭作证不仅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也有利于法院在审理死刑案件时准确适用法律,显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应当确保死刑案件开庭审理时证人的出庭率。笔者认为首先应修改现行诉讼法规定的证人出庭制度,减少弹性规定,明确死刑案件开庭审理时证人应当到庭作证,但证人、鉴定人死亡的或患严重疾病确实无法出庭的除外。其次,应明确规定针对未到庭证人的强制性的法律后果,排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作证的证人证言的法律效力,对拒绝作证的证人实施强制制裁。正如有学者提出的证人经两次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的,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可以拘传,人民法院可以拘留、罚款。。2、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从源头遏止刑讯逼供现象。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无非法证据排除适用的明确规定,只是在有关的司法解释
    2023-04-16
    242人看过
  • 死缓制度的适用与完善
    死刑缓期执行是我国独创的一项刑罚制度。它从无到有,从适用对象的特定到不特定,从不完整到比较完整,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死缓制度的确立,是贯彻“少杀、慎杀”政策的具体体现,对于限制和减少死刑的实际适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比较好的刑罚制度。毋庸讳言,透过司法实践检验,也暴露出死缓的规定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给司法适用带来了困惑,有继续完善的必要。死缓的适用条件死缓是死刑的组成部分,不是独立的刑种,是死刑执行的一种方式。《刑法》第48条第1款规定,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由此说明,适用死缓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罪该处死,二是不是必须立即执行,即在特定情况下,可有条件地不予处死。1.什么是罪该处死,如何正确理解与把握?这里说的罪该处死,有两层意思,一是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达到了应当判处死刑的程度,否则,不
    2023-04-22
    193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证人就是由于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依法被人民法院传唤作证的人。证人对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为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作为一种证据,必须是证人亲眼看到或亲耳听到的,臆想推测的、道听途说的、未来预见的等等,都不能作为证人的证言。... 更多>

    #证人证言
    相关咨询
    • 婚前财产公证制度的完善制度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13
      关于婚前财产公证制度的完善,每个人有其对婚姻的独特期望,有的人是因为相爱而结婚,有的人是因为家庭压力而结婚,也有的人是因为贪图对方的财产而结婚。婚前财产公证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那些贪图财产的人提供了一个保护伞,而并不是为爱情提供保护伞!当然,婚前财产公证对婚姻观念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婚前财产公证使越来越多的人在有了保护自己权利思想的同时也使本来现实的现代爱情和婚姻关系变得更现实,它提醒人们,爱情并不是理
    • 公司应该制定完善的制度,但建立完善的制度,应当根据什么来处理?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4-28
      公司制度可初步分两部分: 1、章程 2、其他规章制度。 章程适用对象是股东、董事、监事及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其他规章制度适用范围包括章程适用对象及公司其他员工。 就你的问题来看,公司从风险角度考虑应当制定完善的公司制度;因为贵公司是劳务派遣,虽然员工不在你公司直接从事工作,但你公司和外派员工属于劳动关系,而与其所在工作的公司只是用工关系。所以,建立完善的制度无论从管理还是解聘都起到很好的控制风
    • 完善时效制度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26
      即使员工退休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导致劳动合同终止,依然有权利通过仲裁手段申请自己应得的权利。5月1日起生效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将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从原有的60天增加到1年,即自5月1日以后发生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延长为1年。而涉及劳动报酬的争议在终止劳动合同后仍然可以向仲裁部门提出申请,但是需要提醒劳动者的是,一定要注意时效问题,要在终止合同之日起1年之内提出,否则,超出1年时效的,劳动仲裁部门
    • 怎么委托法院调取证据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28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七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1)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须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 (2)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 (3)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证据规定》赋予当事人有向法院申请调取证据的权利,但是在实践中,当事人向法院申
    • 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不完善怎样处理
      安徽在线咨询 2021-08-12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0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现在重点就在于这个“确有困难”。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六条之规定:“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是指有下列情形: (一)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的; (二)特殊岗位确实无法离开的; (三)路途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