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税收制度历经数次重大变化,与之相适应,税收征管模式也几经改变。同时,伴随着国家的法治化进程,税收征管逐步建立起一套比较可行的法律制度体系。于是在观念上就存在着税收征管模式与征管法律制度两种指导体系,尤其是对税务行政管理而言,两种指导体系可能的冲突是必须要面对并加以解决的。首先,税收征管模式是否体现了税务机关的意志,税务机关可否因自身需要确立税收征管模式。其次,税收征管模式与税收征管法律制度在效力上何者优先,税收征管模式是否构成税务机关的法定职责、可否对纳税人发生效力。第三,税收征管模式是否是税收征管法律制度的当然内容,并直接在法律中加以表述或描述。再者,税收征管模式可否作为税务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解决这些冲突的根本途径在于明确税收征管模式的性质,并厘清其与税收征管法律制度的关系。
一、我国税收征管模式的历史沿革与税收征管法律制度的演进
无论是税收征管模式还是税收征管法律制度都是依据一定的税收实体制度存在的,否则两者都将失去存在的意义。税收实体制度即通常所说的税制,税制是一定的经济体制的特定需要,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必然导致政府选择某种特定的税制以达成财政收入目的。为达成此财政目的政府需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税收监管体系,使纳税人服从并切实履行纳税义务。
(一)税收征管模式的沿革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共完成了五次较大的税制改革,这些改革都适应了当时的经济体制,并受到了社会政治环境的制约。伴随着我国历次税制调整,税收征管模式也在发生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这种变化更为显著。
1.改革开放前的税收征管模式。当时采用的是专管员管理模式,即“一员进厂,各税统管、征管查合一、上门收税”的传统征管模式。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这样的征管模式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这种征管模式一直延续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当时税制单一,税种不多,对依法征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原因,依然沿用了原来的征管模式。
2.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此时我国的税制尚不稳定,处于探索阶段,同时由于社会经济行为日趋复杂,传统的专管员模式已经过时,从1985年~1994年,各地先后试行了“税收征管、税务检查”两分离和“纳税申报、税务代理、税务稽查”三位一体的征管模式,陆续实现了“专管员”从管户制向管事制的转变,解决了税务机关内部合理分工和人员制约机制问题。1990年初,国家税务局在《关于今后十年间工商税制改革的总体设想》中提出:变税务人员上门征收为纳税人主动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1991年在全国推行。
-
税收征管模式有哪几种
350人看过
-
税收征管制度有哪一些
144人看过
-
税收管理法律制度
226人看过
-
如何完善基层税收征管模式
446人看过
-
我国税收征管模式及其优化
325人看过
-
税收征管模式应进一步完善
487人看过
纳税申报是纳税人就纳税事项向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申报的一种法定手续。 税法规定,纳税人不论税务机关采取何种征收方式征收税款,均必须按期向税务机关报送统一格式的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和其他纳税资料,如实填报纳税事项,准确计算应纳税款,税务机关据... 更多>
-
偷税漏税行为与征管法的关系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181.《征管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
-
税法、税收与税制三者的关系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11税法、税收与税制三者的关系:税制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税法规定的,但也有一部分并不形成税法。而税法和税制又都是为税收而制定的。税法与税收制度、税收政策是因税收而产生的三个孪生兄弟,它们取长补短、彼此配合,从不同角度共同作用于税收这一经济基础,合力调制税收分配关系。 1、税法是法律范畴,是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是国家制订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
-
-
探讨如何建立高效率的税收征管模式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29建立高效率的税收征管模式,要从加强税法宣传和执行力度,建立新型税收信息化管理系统,优化职能分配、均衡职能配置加强执法监督,提升执法水平、提高执法效率几个方面进行。税收征管包括管理、征收和检查三个基本环节。这三个环节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管理是征收和检查的基础,征收是管理和检查的目的,检查是管理和征收的补充和保证。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是中国税收征管工作的基本目标,具体包括:(1)执法规范。努力做到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