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胁迫民事行为如何认定效力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3 17:40:23 216 人看过

通过欺诈胁迫等的方式完成某一民事活动的,该行为是无效的。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执行和解

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第一百一十一条妨害司法行为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四)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1日 03:0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笔录相关文章
  • 如何认定胁迫行为是否犯罪
    一、如何认定胁迫行为是否犯罪在认定胁迫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胁迫行为的性质以及行为人的主观状态。1.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其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意味着,即使存在胁迫的情形,也并非所有的胁迫行为都会构成犯罪。2.胁迫行为的认定关键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意愿。如果行为人是在受到威胁、揭发隐私等精神强制下,违背自身意志参与犯罪,那么其行为可认定为胁从犯。3.如果行为人虽然最初受到胁迫,但随后转变态度,积极实施犯罪,那么其就不再符合胁从犯的特征。4.如果行为人的身体受到外力强制,完全失去意志自由,那么其行为不能表达其主观意志,不可能具有罪过,因此不构成犯罪,也就不存在胁从犯的问题。5.被诱骗参加共同犯罪的人,由于并非受到胁迫,也不应被认定为胁从犯。因此,在认定胁迫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时,需要综合考虑胁迫行为的性质、行为人的主观状态以及行为人的具体行
    2024-07-14
    196人看过
  • 欺诈行为和胁迫行为之间的区别
    第三人实施的欺诈或者胁迫行为,使一方当事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进行的法律行为,如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行为存在,受欺诈或者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该法律行为。该法律行为在撤销之前,该法律行为有效。一旦请求撤销之后,该法律行为自始无效。故第三人实施的欺诈或者胁迫行为,对于受欺诈或者胁迫方而言,就是一种相对无效的法律行为。《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如何认定欺诈行为?构成欺诈行为一般必须具备以下4个要件:1、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欺诈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陈述是虚伪的,并会导致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而希望或放纵
    2023-08-05
    120人看过
  • 胁迫下的民事行为有没有法律效力
    可以认定为无效,但要提出法律证据。胁迫一般包括以下两种情形:(1)以将要发生的、会造成被胁迫人生命、财产、名誉、自由、信誉的损害进行胁迫。(2)以直接对被胁迫人或其亲友实施不法行为,造成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生命、财产、名誉、自由、信誉的损害进行胁迫。此种情形下,不仅合同无效,而且胁迫人直接侵犯了被胁迫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应承担侵权行为责任。无效的民事行为从成立之日起就是绝对、当然、确定、自始无效。例外:(1)没有预售许可证无效,但补办后有效;(2)承包工程资质不够无效,但竣工前取得资质的有效;(3)法院也可以主动宣布无效;(4)宣布无效没有时效限制;(5)第三人也可以主张无效;(6)无效的后果:(7)自始无效;(8)返还财产(不当得利);(9)损害赔偿(缔约过失);(10)解决争议条款仍然有效。根据《民法典》第150条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
    2023-07-24
    59人看过
  • 如何认定协议离婚中存在欺诈和胁迫呢
    一、如何认定协议离婚中存在欺诈和胁迫呢这么认定协议离婚中存在欺诈和胁迫:在签订离婚协议书时,一方有欺诈的行为,如隐瞒重大事实、利用谎言等,使对方在违背自己愿意情况下签订离婚协议的,就可认定离婚协议欺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协议离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二、离婚协议书怎样写才有法律效力离婚协议书是登记离婚(协议离婚)的实质性文件,申请登记离婚的双方当事人必须认真制作,经双方签字后产生法律效力。离婚协议应包含以下内容:1.登记离婚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的表示。2.子女与
    2023-05-06
    384人看过
  • 欺诈胁迫离婚证据如何收集
    欺诈胁迫离婚证据由当事人自己或者委托律师收集,当事人收集证据要采取合法的方式,证据合法,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证据的证明力由法庭进行确定。欺诈胁迫离婚证据如何收集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五章 诉讼参加人 第二节 诉讼代理人 第六十三条 诉讼代理人的权限如果变更或者解除,当事人应当书面告知人民法院,并由人民
    2022-07-14
    335人看过
  • 如何证明欺诈胁迫签的欠条
    被胁迫的一方可以收集相关的证人证言、书证、物证来证明自己是被胁迫的。如被胁迫写欠条时,在场的其他人的证言,相关的录音录像等。《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2024-04-11
    443人看过
  • 离婚协议中的欺诈及胁迫如何影响其法律效力?
    首先,离婚协议应当协商一致的内容为依据。根据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其次,离婚协议属于民事法律行为,根据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最后,可撤销行为在为被撤销之前是合法有效的。根据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怎么证明离婚协议被胁迫证明被胁迫签订离婚需要提供相应证据,如对话录音、报警记录、证人证言等。离婚协议签订并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后,可以以胁迫、欺诈为由申请撤销。“离婚”中的胁迫一般是指行为人以给另一方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的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财产等方面造成损害为要挟
    2023-08-16
    232人看过
  • 如何收集欺诈胁迫离婚证据
    收集欺诈胁迫离婚证据的方式为:谈话时录音、报警后留下报警记录和当事人承认。收集以上证据后提起离婚诉讼需要到法院解决,然后当事人要准备相关的证据。夫妻一方要求离婚,可以由有关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何收集欺诈胁迫离婚证据的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第六十八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
    2022-07-16
    225人看过
  • 区分胁迫和欺诈
    胁迫与欺诈均为故意的行为,但二者有存在区别:(1)受胁迫者是出于恐惧而被迫订立合同;而受欺诈者表面上是自愿订立合同。(2)受胁迫的内容不可能构成合同的条款;而受欺诈的内容则相反。(3)胁迫只能是积极的行为;而欺诈既可以是积极的行为,也可以是消极的行为。(4)胁迫可以是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的行为;而欺诈则是合同当事人的行为。刑事诈骗和民事欺诈的区别(一)主观目的不同。主观目的是从客观行为推断出来的,《刑法》对诈骗罪目的规定的很明确,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具体来说是行为人不打算付出任何代价或做出任何劳务,即取得对方信任而非法占有财物。民事欺诈行为一般来讲是用夸大事实或虚构部分事实的办法,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通过履行约定的民事行为,以达到谋取一定利益的目的。(二)客观行为不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不仅在主观故意方面是不同的,而且在客观表现方面也是不同的,
    2023-07-06
    268人看过
  • 有哪些民法典被胁迫欺骗立下的遗嘱效力如何
    被胁迫、欺骗立下的遗嘱是无效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民法典》规定的遗嘱无效的情形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遗嘱的实质要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在新法生效以后,处理民事纠纷的时候就适用于新法的相关法律制度,比如向民政局递交了离婚协议书以后,民政局不会马上出具离婚证,最低要等30天,在判定肖像权侵权的时候,即使不以营利为目的,也可能构成侵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
    2023-08-02
    110人看过
  • 怎么认定构成胁迫行为
    法律综合知识
    认定构成胁迫行为的方法:(1)胁迫人一方主观上具有胁迫的故意;(2)胁迫人一方客观上实施了胁迫行为;(3)被胁迫人因胁迫,违背其真实意思表示而订立了合同;(4)胁迫手段违法。怎么认定构成胁迫行为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
    2022-07-03
    186人看过
  • 欺诈与胁迫离婚案件的法律认定
    1.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2.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失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胁迫行为。离婚欺诈胁迫的法律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失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胁迫行为。自愿离婚的才会给予登记离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
    2023-07-16
    129人看过
  • 如何判定民事行为效力,民事行为的形式?
    判定民事行为效力从行为主体是否符合,是否有真实的意思表示,是否违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以及是否违背公序良俗几个方面进行判断,民事行为的形式包括口头形式、书面形式、明示以及默示。一、如何判定民事行为效力判定民事行为效力从以下几个方面: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真实意思表示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达设立、变更、终止法律关系的行为。二、民事行为的形式民事行为的形式有以下几种分类:1.明示形式明示形式,是指行为人明确表达内心意思的形式,包括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及视听形式等其他形式。(1)口头形式。(2)书面形式。它又分为一般书面形式和法定书面形式。一般书面形式是指法律只一般地要求行为人用文字符号等来进行意思表示的方式。如常见的书面合同、电报、电传、电子数据交换等数据电文,往来信件等。一般书面形式,或为当事人约定采用,或为法律规定
    2023-07-14
    348人看过
  • 民法典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如何认定,相关法律规定
    一、民法典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如何认定民法典规定,故意通过语言、文字或活动有隐瞒事实而告知虚假情况,让对方在违背真实愿意情况下做出民事法律行为,可以认定为欺诈。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二条【撤销权的消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
    2024-01-06
    474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笔录
    词条

    笔录指的是公安、司法人员在诉讼过程中,按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以文字或视听记录的形式记录或反映诉讼活动和案件事实。笔录包括: 1、询问简介。 2、询问内容。 3、检查记录记录。 4、相关人员依次签... 更多>

    #笔录
    相关咨询
    • 离婚后,一方以欺诈、胁迫、胁迫等行为提起诉讼的,如何认定分割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5-03
      一、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所谓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是指夫妻双方对夫妻财产如何分割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的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书。我国司法解释规定:“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离婚协议并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的,就财产分割问题达成的协议,属于民事合同。离婚后一年内一方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分割财产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经审理未发现离婚分割财产有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行为的,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依
    • 胁迫行为与欺诈行为的区别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5-11
      第三人实施的欺诈或者胁迫行为,使一方当事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进行的法律行为,如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行为存在,受欺诈或者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该法律行为。该法律行为在撤销之前,该法律行为有效。一旦请求撤销之后,该法律行为自始无效。故第三人实施的欺诈或者胁迫行为,对于受欺诈或者胁迫方而言,就是一种相对无效的法律行为。《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
    • 如何认定强奸罪中的暴力胁迫、胁迫、敲诈勒索等行为中的暴力手段?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05
      “暴力手段”,是指犯罪分子直接对被害妇女采用殴打、捆绑、卡脖子、按倒等危害人身安全或者人身自由,使妇女不能抗拒的手段。 “胁迫手段”,是指犯罪分子对被害妇女威胁、恫吓,达到精神上的强制的手段。如:扬言行凶报复、揭发隐私、加害亲属等相威胁, 利用迷信进行恐吓、欺骗,利用教养关系、从属关系、职权以及孤立无援的环境条件,进行挟制、迫害等,迫使妇女忍辱屈从,不敢抗拒。 有教养关系、从属关系和利用职权与妇女
    • 如何解决胁迫行为的合同效力?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27
      1.撤销权的行使 因胁迫而订立的合同,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合同的受胁迫方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以起诉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行使撤销权。行使撤销权后,合同自始无效。 2.变更合同内容 胁迫订立的合同,还属于可变更的合同。利益受损方还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合同内容。
    • 欺诈行为和胁迫行为之间的区别
      青海在线咨询 2021-03-31
      第三人实施的欺诈或者胁迫行为,使一方当事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进行的法律行为,如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行为存在,受欺诈或者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该法律行为。该法律行为在撤销之前,该法律行为有效。一旦请求撤销之后,该法律行为自始无效。故第三人实施的欺诈或者胁迫行为,对于受欺诈或者胁迫方而言,就是一种相对无效的法律行为。《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