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典》第157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被确认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返还给行为人。行为人无法返还或者不需要返还时,需要对其所取得的财产进行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则依照其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157条规定,当民事法律行为被确认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返还给行为人。如果行为人无法返还或者不需要返还,就需要对其所取得的财产进行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民法典:民间借贷协议无效的法律后果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民间借贷协议无效的法律后果包括:
1. 借款人或者出借人自认为合同约定的利率过高超过社会一般利率36%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 借款人或者出借人自认为合同约定的利率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24%的,人民法院也不予支持。
3. 借款人或者出借人自认为合同约定的利率超过同期贷款利率72%的,人民法院认定该借款人或者出借人自认为的利率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72%的无效。
4. 借款人或者出借人自认为合同约定的利率超过同期借款利率24%的,人民法院认定该借款人或者出借人自认为的利率超过同期借款利率24%的无效。
因此,如果民间借贷协议中的利率超过了上述规定的上限,该协议将被视为无效。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利率是否超过了规定的上限,以避免合同无效的风险。
根据《民法典》第157条规定,当民事法律行为被确认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返还给行为人。如果行为人无法返还或者不需要返还,就需要对其所取得的财产进行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民间借贷协议无效的法律后果包括:借款人或者出借人自认为合同约定的利率超过社会一般利率36%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借款人或者出借人自认为合同约定的利率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24%的,人民法院也不予支持;借款人或者出借人自认为合同约定的利率超过同期贷款利率72%的,人民法院认定该借款人或者出借人自认为的利率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72%的无效;借款人或者出借人自认为合同约定的利率超过同期借款利率24%的,人民法院认定该借款人或者出借人自认为的利率超过同期借款利率24%的无效。因此,如果民间借贷协议中的利率超过了上述规定的上限,该协议将被视为无效。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利率是否超过了规定的上限,以避免合同无效的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对赌协议的法律风险及其控制
410人看过
-
2019年度民间借贷法律风险及应对策略
167人看过
-
海外并购的融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
296人看过
-
分析购销合同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
209人看过
-
借壳上市的风险应对措施
118人看过
-
离婚协议书备案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457人看过
-
诉讼风险及其法律应对措施湖北在线咨询 2024-12-011、该诉讼不符合法定条件。2、该诉讼不符合管辖规定。3、该诉讼的诉讼请求不明确、不具体、不完整。该风险提示书强调:“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应明确、具体、完整,否则人民法院将不会审理。”4、如果该诉讼逾期更改诉讼请求,则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当事人应尽快提出明确的诉讼请求,避免后续麻烦。若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
煤矿转让合同的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广西在线咨询 2024-12-011. 律师收费标准因地区而异,具体收费范围在200元至2000元之间。 2. 律师收费方式及金额由律师与委托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协商确定。具体到一个案件的收费及金额,应由律师与委托人进行协商确定。 3. 律师服务收费可以根据服务内容的不同,采用计件收费、按标的额比例收费以及计时收费、风险代理收费等方式。
-
民间借贷的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25民间借贷的随意性、风险性容易造成诸多社会问题。向私人借钱,大多是在半公开甚至秘密进行的资金交易,借贷双方仅靠所谓的信誉维持,借贷手续不完备,缺乏担保抵押,无可靠的法律保障,一旦遇到情况变化,极易引发纠纷乃至刑事犯罪。由此看来,民间借贷也必须规范运作,逐步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
民间非法集资的概念及其法律风险江苏在线咨询 2024-11-10民间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个人未经过相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这种行为被认为是《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所规定的非法集资行为,如果数额较大,则处以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则处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对于单
-
公司因员工起诉而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上海在线咨询 2024-11-13员工向劳动局投诉可能会带来以下三点后果: 1. 可能损害企业的诚信度和形象; 2. 企业需承担一定的法律成本或法律责任; 3. 企业可能面临相关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