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自己购买的影片《达芬奇密码》DVD在影片播映前插播广告,且广告无法跳过,消费者侯先生一纸诉状将DVD的销售方北京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出版方某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告上了法庭。7月14日上午,北京朝阳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原告侯先生起诉称:去年12月14日,在第一被告经营的某网上购买了第二被告出版的DVD影片《达芬奇密码》,价格24.8元。在观看DVD时,我发现该片的菜单部分插播了长达1分36秒的药品广告,且广告无法跳过,而在DVD外包装以及某网对该商品的介绍中均未提及该DVD中含有广告。我认为,二被告隐瞒了该产品包含广告的情况,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属于欺诈行为,因此要求二被告退货并双倍赔偿价款共计49.6元。
庭审中,被告北京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认为:在买卖合同关系中,该公司全面履行了合同义务,不存在任何违约行为,且该公司已经如实的披露了其所知悉的与该碟片有关的全部信息,该公司辨称,其并不知悉DVD中插播有广告这一事实,因此对于消费者,该公司不存在任何隐瞒,亦不构成欺诈。
被告某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的代理人则认为:在片长174分钟的影片前插播1分36秒的广告并未影响DVD的主要内容,并且作为出版方他们也没有法定的义务和必要对插播广告的情况向消费者进行告知。同时,该代理人还表示插播广告的行为不但没有给消费者带来损失,相反却使消费者受益,这是因为插播广告客观上降低了正版音像制品的价格,使消费者从中受益,同时其还认为1分36秒的广告对消费者收看影片的影响微乎其微,消费者完全可以用这1分36秒的时间去喝水。
当庭,原告播放了影片前的广告,记者注意到在该影片前插播了包括中华跌打丸、三金片、西瓜霜润喉片等内容的四段广告,在播放该广告时不能进行包括暂停、停止、快进等操作。
在辩论阶段,法庭上弥漫着火药味。原告方坚持认为,菜单和影片构成了DVD碟片的主要内容,而广告几乎占据了菜单的绝大部分,因此广告应作为该DVD碟片的主要成分在外包装或销售方的网站上予以明示,同时对于某文艺出版社所谓插播广告降低产品价格的说法,原告方也不领情,他们认为,正版行业的发展不应以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利为代价,强制消费者收看广告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审美感受。
二被告则坚持认为,法律上没有禁止在影片前插播广告的行为,同时他们也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去告知消费者影片前插播有广告。
此案,将于近日公开宣判。
-
称盘锦米广告违法消费者状告超市索10倍赔偿
391人看过
-
万元黄金月饼纯度与广告不符消费者索双倍赔偿
286人看过
-
对方利用虚假广告销售,消费者可以得到赔偿吗?
119人看过
-
告超市消费者讨十倍赔偿
293人看过
-
商家广告欺诈消费者怎样索赔
448人看过
-
消费者"双11"看到这些广告可以去投诉
467人看过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
消费者诉达芬奇索要双倍赔偿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20消费者诉“达芬奇”要双倍赔偿为该品牌被曝光后首起进入司法程序案件将于近日开审本报讯(记者王丽娜)达芬奇家具涉嫌“造假”被媒体曝光后,引发广泛关注。昨天记者获悉,首例达芬奇家具被消费者起诉质量低劣并双倍索赔的案件,将于近日在东城法院开庭审理。近日,北京达芬奇家具有限公司将一名消费者起诉。达芬奇诉称,唐女士在达芬奇家具店订购家具并支付部分定金,但截至目前,尚有货款未支付。此外,唐女士以试用为理由,向达
-
发布虚假广告,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北京在线咨询 2023-06-13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当承担全部民事责任。 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
生产、销售者、销售者以虚假广告的方式对商品质量作出虚假广告定罪陕西在线咨询 2022-02-15如果生产者、销售者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即触犯了刑法第l40条的规定,同时生产者、销售者又以虚假广告的方法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欺骗宣传的,在此情况下只能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不能再定虚假广告罪。因为凡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通常都有以嘘假广告作欺骗宣传的行为,这符合牵连犯的规定,故择一重罪处罚,而不适用数罪并罚的原则。但是对于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
-
消费者能否因商品广告内容虚假而索赔?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6-12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9条,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做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告的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广告的经营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0004服装的非主要成分没有标识,商家构成欺诈吗?服装的非主要成分没
-
利用虚假广告致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向谁索赔?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21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告的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广告的经营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