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诉达芬奇索要双倍赔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消费者诉“达芬奇”要双倍赔偿为该品牌被曝光后首起进入司法程序案件将于近日开审本报讯(记者王丽娜)达芬奇家具涉嫌“造假”被媒体曝光后,引发广泛关注。昨天记者获悉,首例达芬奇家具被消费者起诉质量低劣并双倍索赔的案件,将于近日在东城法院开庭审理。近日,北京达芬奇家具有限公司将一名消费者起诉。达芬奇诉称,唐女士在达芬奇家具店订购家具并支付部分定金,但截至目前,尚有货款未支付。此外,唐女士以试用为理由,向达芬奇家具店借用家具,尚未支付相关费用。达芬奇家具称,经过催要后,唐女士仍拒绝支付上述两笔费用,因此公司将唐女士起诉到法院,要求其支付各类款项共计80余万元。该案进入诉讼环节后,唐女士对达芬奇家具有限公司提出反诉。唐女士诉称,北京达芬奇家具有限公司拖延交付家具,且家具包装简陋,质量低劣。因此反诉要求对方双倍返还150余万元定金。据记者了解,唐女士的索赔数额还有可能提高,但目前,法院尚未确认其变更申请。法院将择日开庭审理此案。■释疑·如何赔偿若产地欺诈须双倍赔偿据北京市消协副秘书长屈建辉介绍,若经行政部门确认,“达芬奇”家具的产地、材料构成欺诈,达芬奇方面必须对消费者双倍赔偿,如果是质量问题,则根据三包条例予以退货。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消费者知假买假一般是不能要求双倍赔偿的,因为其知假买假的行为不属于消费者的正常消费行为,因此不得获取多倍赔偿。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消费者知假买假,倘若买的是食品或药品,一般是可以要求双倍赔偿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消费者知假买假能要求双倍赔偿吗
消费者知假买假如果买的是食品或者药品的,一般是可以要求双倍赔偿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020.09.04 121 -
欺骗消费者几倍赔偿
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2020.12.09 278 -
-
投诉消费者要几倍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国消费者协会及其指导下的各级协会履行以下七项职能: 1.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 2.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 3.就有关消费者合法
2022-07-17 15,340 -
哪些情况消费者可索要数倍赔偿
1、存在欺诈或经营者明知存在缺陷导致消费者死伤残的,消费者可索要数倍赔偿。 2、经营者有欺诈行为,消费者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3、经
2022-10-14 15,340 -
消费者请求双倍赔偿和十倍赔偿的情况
消费者请求双倍赔偿的情况是: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也就是说无论消费者是购买何种商品或者何种服务,如果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消费者就能要求双倍赔偿。 消费者请求十倍赔偿的情况是:
2022-03-12 15,340 -
哪些情况下消费者能索要数倍赔偿
(1)雇佣他人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2)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3)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销售明知是失效、变质、受污染商品的;(4)销售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商品的;(5)采
2022-09-03 15,340
-
00:56
消费者可以要求赔偿十倍还是三倍消费者可以要求赔偿十倍还是三倍,应当根据赔偿的依据进行确定。法律明确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
3,277 2022.06.15 -
01:07
销售过期产品怎么赔偿消费者销售过期产品赔偿消费者的规定如下: 1、作为消费者,买到过期,变质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 2、消费者还可以要求商家赔偿实际发生的损失,例如退货,赔偿医药费等等; 3消费者还可以主张惩罚性赔偿。惩罚性赔偿的标准是
8,150 2022.05.11 -
01:10
什么情况下企业要支付双倍赔偿金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双倍赔偿金情形如下: 1、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2、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
2,59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