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罪从无推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2 11:41:36 436 人看过

8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面向外国驻华使节的开放活动,16个国家的驻华使馆派出使节参观法院并旁听案件庭审。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其间谈到近日备受媒体关注的念斌案时说,此案的处理,彰显了人民法院国家审判机关在坚持疑罪从无的理念。

大多数人对此案的态度与念斌的律师相同,认为司法的最终判决体现了疑罪从无的现代司法原则,但是包括受害人家属在内的一些人却对一个问题始终无法释怀——念斌不是凶手,那么谁是凶手?然而,这个问题该由法院来回答吗?与赵作海案、张氏叔侄案相比,念斌案没有真凶出现,没有板上钉钉地证明被告人无辜的实物证据。可是,试问:既然经过三番五次的庭审,控方一直拿不出证明被告人有罪的充足证据,那么,法院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判决被告人无罪呢?这一看似简单明了的法律逻辑,却恰恰是一些人困惑的症结所在:控方没有足够证据的案件,法院就应当宣告被告人无罪么?

在人类历史上,对于发现无辜证据的案件予以平反昭雪,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正义之举。可是,如何处理没有足够犯罪证据的案件,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却存在着罪与非罪的实质差别。在传统社会,在真假之证等、是非之理均的疑案中,即使没有足够的犯罪证据,依然可以把被告人当作犯罪人或准犯罪人来对待。可是,如果承认证明没有的事儿比证明确实发生过的事情更困难,那么,对于连控方都找不到充足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的案件,又怎么可以期待被告人能找到证明自己无罪的有力证据呢?

因此,在现代社会,刑事审判制度关注的焦点不再是被告人是否能够证明自己无罪,而是从定罪的角度出发,强调控方必须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因此,对于没有足够犯罪证据的案件,现代法律制度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必须坚守疑罪从无的底线。

在刑事司法活动中,坚持疑罪从无,旨在实现一种最基本的公正。我国司法实践中,对于疑案的处理,流行着这样一种误解,很多人认为,既然是疑案、既然做不到不枉不纵,那么,无论作有罪处理还是作无罪处理,都可能出错:疑罪从有,可能会错及无辜;疑罪从无,又可能会放纵犯罪。然而,这种以结果主义为导向的认识显然忽视了判决自身的正当性问题。无论是错及无辜还是放纵犯罪,谈的都是判决之后可能出现的后果,可是,就裁判当时而言,如果没有足够的犯罪证据,法院又凭什么判决一个人有罪呢?很显然,一旦把评判的焦点凝聚到裁判之时,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在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的情形下,强行判决一个人有罪是一种多么荒唐的做法。而且,与判决之后可能出现的放纵犯罪的后果相比,这么做事实上还是一种公然的违法。

因此,坚持疑罪从无,意味着一种最基本的公正:在现代社会,在缺乏足够证据支持的案件里,任何人不会被判有罪。

在此,有必要说明的是,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尽管公检法都负有查明事实真相的责任,但是,囿于现代审判制度的自身特点,法院需要查明的事实真相的范围是受到严格限定的。具体而言,法院的职责是就控方提出的指控作出裁判,而非查明犯罪指控之外的全部事实。因此,在具体案件中,法院只能立足现有的证据就被告人是否实施指控的犯罪行为作出判断,而毋庸考虑如果不是被告人,究竟谁是凶手的疑问。

那么,在疑罪从无的案件中,又如何兼顾被害人的需求呢?基于朴素正义的考虑,我们往往习惯性地将被害人的正义与被告人的无罪释放对立起来。然而,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区分被害人的两种法律权利:一种是民事补偿权。如果找不到真正的犯罪人或者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对于特定类型的暴力犯罪的受害人及其家属,国家可以通过被害人补偿制度予以适度的经济补偿;一种是刑事追诉权。对于依照疑罪从无原则作无罪处理的案件,事实上意味着对于被告人的追诉活动已经彻底结束。因此,被害人固然可以要求侦查机关进一步收集证据、追查真正的凶手,但是,该追诉活动已经与本案被告人无关。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0日 16:1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刑事审判制度相关文章
  • 罪刑法定疑罪从无
    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一、取保候审开庭会不会通知家属取保候审开庭一般会通知家属。1、是因为需要家属做保证人。2、取保候审通常对犯罪较轻,不需要拘留、逮捕,但是需要对其行动自由作一定限制的犯罪嫌疑人采用。取保候审案件到法院的流程如下:1、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将案件移送检察院。未羁押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下,公安机关侦查期限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2、检察院做审查起诉。检察院审查后,如果觉得案件犯罪情节轻微,可以做出不起诉的决定,不起诉决定做出后,取保候审终止。如果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就会提起公诉。二、收到检察院的不起诉书是否就代表没事了收到检察院的不起诉书不代表以后就没事了。只是我国主张的是疑罪从无,法院没有判决,不会有犯罪记录的,检察
    2023-06-27
    160人看过
  • 疑罪从无还是疑罪从有
    疑罪从无。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一、疑罪从无释义是什么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对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应当不追究刑事责任,依法作出撤案、不起诉和宣告无罪。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为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刑事诉讼法对疑罪从无原则在这三个阶段的适用分别规定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审判阶段是适用疑罪从无的典型阶段,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罪名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享有选择适用疑罪从无的原则的权利,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
    2023-06-28
    293人看过
  • 从疑无罪
    刑事侦查
    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无罪推定,指任何人在未经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对检察院起诉被告人犯罪事实和证据,应当做出无罪排除的行为。一、公诉会被判刑吗?提起公诉不一定会被判刑。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在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需要进行审查,认为犯罪事实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我国法律规定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在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对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案件经过审理后,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
    2023-04-01
    76人看过
  • 疑罪从无和无罪推定的概念及确立意义是什么
    一、疑罪从无和无罪推定的概念(一)无罪推定,简单地说是指任何人在未经依法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除以上内容外,无罪推定还包括:被告人不负有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被告人提供证明有利于自己的证据的行为是行使辩护权的行为,不能因为被告人没有或不能证明自己无罪而认定被告人有罪。无罪推定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通行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国际公约确认和保护的基本人权,也是联合国在刑事司法领域制定和推行的最低限度标准之一。(二)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疑罪从无原则又称“有利被告原则”。是无罪推定原则的一个派生标准。由于现有证据既不能证明被追诉的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也不能完全排除被追诉被告人实施了被追诉犯罪行为的嫌疑,根据无罪推定原则,从诉讼程序和法律上推定被追诉被告人无罪,从而终结诉讼的行为的法律原则。二、疑罪从
    2023-04-13
    181人看过
  •  刑事责任与刑事审判:疑罪从无与无罪推定的理解
    无罪推定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它意味着在未经依法定罪之前,任何人都被视为无罪。这一原则有助于解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地位问题,进一步明确证明责任的合理分配和疑难案件的正确解决。无罪推定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通行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国际公约确认和保护的基本人权之一。无罪推定是一种法律原则,意味着在未经依法定罪之前,任何人都被视为无罪。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作出不起诉决定。确立意义:无罪推定,有利于解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地位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明确证明责任的合理分配和疑难案件的正确解决。(一)无罪推定,简单地说是指任何人在未经依法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除以上内容外,无罪推定还包括:被告人不负有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被告人提供证明有利于自己的证据的行为是行使辩护权的行为,不能因为被告人没有或不能证明自己
    2023-10-25
    347人看过
  • 浅议能否从“疑罪从无”到“疑轻从有”
    案例一:在一起故意杀人案中,被告人丙做了以下供述和辩解:甲和乙有仇,一天,甲邀约丙教训一下乙,而甲是想致被害人乙于死地,暗藏了一把尖刀。开始,甲和丙对乙进行殴打,丙将乙从后抱住,甲趁机拔出尖刀对乙猛刺。后,乙被刺身亡,而甲也畏罪自杀,最终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被告人丙定罪处罚。但笔者认为,根据被告人丙的供述辩解,丙显然没有杀死乙的主观故意,丙犯故意杀人罪的主观要件不具备,而公安机关又没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丙的辩解不成立。所以,根据疑轻从有的原则,被告人丙应以故意伤害(致死)罪对其定罪处罚。案例二:在一起交通肇事案中,被告人甲做了以下供述和辩解:交通事故发生后,被告人甲为了及时抢救被害人去医院,委托了一位路人向交警队报案,自己则送被害人去医院救治,后被害人因抢救无效死亡,被告人甲也在医院被交警带回交警队。后因报案的路人没有找到,其是否是受被告人甲委托报的警,无法查证。所以公安机关没有对被告人甲认定为
    2023-04-22
    201人看过
  • 我国“疑罪从无”的质疑
    疑罪从无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当刑事案件主要事实情节(犯罪与否)处于认定上的真伪不明状态,证据不够充分确凿、不足以形成对指控犯罪的确证,不能确定被告人有罪与否,从而推定被告人无罪,对被告人作出无罪的宣告和裁判。疑罪从无是从无罪推定原则派生出来的一项规则,其内涵在于当审判机关审理公诉机关或自诉人指控的刑事犯罪案件,无法就指控提供的证据形成罪性确证,所指控的犯罪事实存在疑问、不能认定犯罪成立与否时,负有宣告并判定被告人无罪的义务和职责;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当被告人面对公诉机关或自诉人的犯罪指控,在审判机关无法就所指控提供的证据形成有罪确信时,应当享有被宣告并判定为无罪的权利。疑罪从无关系到刑事诉讼中刑事证明责任的分配、刑事证明标准的确定、以及指导我们对待被指控人态度的刑事司法理念,其价值定位主要不在于发现犯罪事实,而是降低被告人因被戴上手铐、穿着囚服而在刑事审判中承担被定罪的巨大风险,保护其免受无
    2023-04-22
    389人看过
  • 疑罪应从无认定,从犯应从轻处罚
    2008年4月8日,余某接到一个不显示号码的男子电话,问要不要送毒品K粉,每克提成50元,余回答说送,于是根据男子指示,就到约定的地点,携带一包13克的K粉到酒吧贩卖给林某,二人交易完后,正要离开时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并从其身上缴获脏款,作案小灵通一部。据调查,余某未满18岁。目前,因涉嫌贩卖毒品罪被公安局刑事拘留,同日执行逮捕,后被检查院提起公诉。征得被告人余某亲友的同意,指派本律师作为余某的辩护人;庭前本辩护人详细查阅了案卷,会见了余某,在庭上发表了如下意见:一、作为本案的辩护人对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余某涉嫌贩毒的事实与适用法律均没有异议,但是作为被告的辩护人认为被告人未满18周岁,没有前科劣迹,系偶犯,存在坦白情节,且案发后悔罪态度明显,正因为其当时没有成年,心智不熟,涉世未深才会被人教唆、引诱而一时糊涂为了苍头小利而帮肋毒贩贩毒,成为毒贩的工具,可以说本身也是受害者,其归案后马上坦白
    2023-06-11
    382人看过
  • 疑罪及疑罪从无原则初探
    「摘要」: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了疑罪从无原则。疑罪从无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适用尚处于初步阶段,本文就如何认定疑罪、疑罪从无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各个阶段的具体适用问题进行了一定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笔者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关键词」:疑罪彻底性有倾向的选择性被动性相对性什么是疑罪是一国刑事诉讼法中确立疑罪处断原则的理论前提。如何处理刑事疑罪案件体现了一国刑事诉讼制度和证据理论在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之间发生冲突时的价值取向。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确立了疑罪从无的原则,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文明化、民主化、法治化的标志。通过对疑罪从无原则的研究,笔者认为,我国疑罪从无原则在适用上还并不彻底,具有中国特色。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对疑罪从无原则的具体法律规定进行分析,阐明立法现状的可行性和需完善性,为在司法实践中正确适用该原则提供借鉴。一、何谓疑罪疑,是指不能确定是否真实,不能有肯定的意见,不能确定
    2023-04-22
    68人看过
  • 疑罪从无有哪些法律规定
    疑罪从无原则又称“有利被告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的一个派生标准。由于现有证据既不能证明被追诉的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也不能完全排除被追诉被告人实施了被追诉犯罪行为的嫌疑,根据无罪推定原则,从诉讼程序和法律上推定被追诉被告人无罪,从而终结诉讼的行为的法律原则。至于法律规定,既然是从无罪推定原则推导出来的,当然不会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写明“疑罪从无”这四个字,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疑罪从无的原则,如第162条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主要表现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在审查起诉阶段,经过两次补充侦查,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在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对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罪名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疑罪从无与无罪推定的区别有哪些疑罪从无与无罪推定
    2023-08-04
    138人看过
  • 疑罪从无与无罪的差异
    疑罪从无是指如果用以证明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犯罪的证据不足、事实不清,达不到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则推定该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无罪。实际上是“有利于被告人原则”的体现,更多体现为程序上的无罪;但是无罪则可能是被指控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被证实没有犯罪事实,是实体上的无罪。如何正确处理疑罪从无原则与合理怀疑所谓“疑罪”,是指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证据不足,既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两难情况。一般来讲,疑罪可以划分为三种情形:案件事实认定上的疑罪、犯罪性质认定上的疑罪、罪数与刑罚适用上的疑罪。对此,如果司法机关均以“疑罪从轻”“疑罪从挂”的原则处置,自然是最保险乃至最保守的办法。但是,这对被告人来说可能却是最可怕最危险的办法。事实证明,许多冤假错案都是因为如此而造成的,因此在审理案件或是在决定是否进行起诉的时候,就要考虑到疑罪从无这一原则,但是在进行案件侦查等程序的时候,我们也要考虑到这一犯
    2023-07-01
    497人看过
  • 法律是疑罪从无吗
    刑事诉讼法
    中国现行法律要求就是疑罪从无。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中规定人民法院对案件的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而又确实无法查证清楚、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的,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疑罪从无的原则,如第162条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主要表现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在审查起诉阶段,经过两次补充侦查,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在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对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罪名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一、疑罪从无是什么意思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五
    2023-02-11
    476人看过
  • 关于疑罪从无怎样理解,疑罪从无原则的适用条件
    一、关于疑罪从无怎样理解关于疑罪从无的理解如下:疑罪从无的意思,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疑罪从无原则又称“有利被告原则”。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三)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四)有无附带民事诉讼;(五)侦查活动是否合法。二、疑罪从无原则的适用条件疑罪从无原则的适用条件,是由于现有证据既不能证明被追诉的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也不能完全排除被追诉被告人实施了被追诉犯罪行为,具体是指:1.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2.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3.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4.根据证据得出的结
    2023-06-26
    290人看过
  • 疑罪为何要从无处理
    刑事诉讼法
    疑罪为何要做从无处理疑罪是指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证据不足,既不能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又不能证明其无罪的两难情况。纵观中国法制史,疑罪的处理原则经历了罪疑从神、罪疑从实、罪疑从轻、罪疑从赎、罪疑从赦、疑罪从无的历史演变。新中国成立后,《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确立了疑罪从无的原则。审判阶段的疑罪,是指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排除其有重大犯罪嫌疑,审判机关对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难以确认的情况。对疑罪如何处理,是刑事审判中不可避免并令人头疼的难题,但作为人民法官必须正确面对。疑罪从无原则是现代刑法“有利于被告人”人权保障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所规定无罪推定原则的派生标准。疑罪从无在审判阶段要求,既不足以证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应推定其无罪。确立和坚持疑罪从无的原则彰显了现代刑事司法的文明
    2023-06-13
    348人看过
换一批
#审判阶段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审判制度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法对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制度。它是国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解决犯罪行为的定罪和量刑问题,旨在惩罚犯罪、保障人权和维护社会秩序。刑事审判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审判机关的设置、审判程序、证据规则、辩护制... 更多>

    #刑事审判制度
    相关咨询
    • 疑罪从无和疑罪推定的区别是什么
      湖南在线咨询 2021-08-24
      疑罪从无是只证据不够充分证明有罪,就不能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罪。无罪推定是指首先就假设任何人没有罪,然后通过有罪证据来推翻这个假设,推翻了才能认定有罪。 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刑事诉
    • 疑罪从无和无罪推定的概念及确立意义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2-18
      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有利于进一步明确责任分配和案件的公平正确的解决。 《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 什么叫疑罪从无?疑罪从无的正确做法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6-03
      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对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应当不追究刑事责任,依法作出撤案、不起诉和宣告无罪。 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为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刑事诉讼法对疑罪从无原则在这三个阶段的适用分别规定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审判阶段是适用疑罪从无的典型阶段,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罪名不能成立的无
    • 罪嫌惟轻和疑罪从无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14
      刑疑惟轻原则,即对于罪恶行为可疑,但是证据不充足的情况应从轻处理。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 疑罪从无是两会新规定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2-11
      疑罪从无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判决原则,不是2017年“两会”规定的。全国所有法院一直以来都是按照这一规定执行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