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购买新房时,是否遇到了质量问题?记者昨日(24日)从市工商局获悉,从2008年1月起我市实施住宅质量分户检验制度后,房屋质量投诉大大下降。但对于这种制度,许多购房者并不知晓。专家提醒,购房者在接收新房时,应注意几大细节。
据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有关人士介绍,我市实施分户验收后房屋质量投诉已大大下降,来自江北区建设工程质监站的信息是,与去年相比,该区房屋质量投诉下降5成。据悉,分户检验是先由施工单位对每套房逐一自检,最后由质监站按不少于房屋总套数的1%进行抽检。
对此,有市民质疑,那么剩下的大约99%都是开发商、施工方等自已在检验,谁能保证百分之百没问题?江北质监站有关人士说,抽检是一种督促行为,为的是让企业更加自觉把好质量关,提高整个行业的质量水平。不过,按《重庆市住宅工程质量分户检验管理办法》(试行),分户检验中弄虚作假、降低标准或将不合格工程检验为合格工程的,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将受到严肃查处,并纳入不良行为记录。
接房时这些细节不能少
判断是否符合合同约定
首先要判断每个环节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然后分步骤进行详查。
检查通风采光效果
主要检验其功能、采光、质量及不良处所。门窗是否密封,窗框、窗扇有否坏损、封条破损脱落等。
土建结构有无安全隐患
留意墙面是否空鼓,墙体裂缝、裂纹是否存在。
防水杜绝跑冒滴漏
查看顶面及水管接头是否有渗漏,烟道排风口是否过低、地面有否空鼓和裂纹等。
查看房间电路设施
供电系统、空调安装位置、消防系统、燃气、电视、照明、智能等相关问题了解清楚。(记者陈国栋易守华)
-
买“二手房”时须知的十个细节请购房者注意
465人看过
-
验收精装房五大细节以及注意事项
52人看过
-
购房舒适度的细节注意
265人看过
-
冬季购房须注意的小细节
411人看过
-
楼市淡季买房置业新攻略购房者注意四细节
289人看过
-
购买使用权房五点注意细节确保交易安全
112人看过
收房是指业主根据与开发商签订的购房合同,在房屋交付日到开发商办公室进行现场交接的过程。 通常在房屋达到合同规定的交付使用条件后,开发商会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通知业主收房。业主在收到通知后需要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条件及时办理房屋交接手续... 更多>
-
初学者购房应关注哪些细节宁夏在线咨询 2024-11-15(一)确定购房目标 根据个人收入和支出情况,选择合适的楼盘。在规划时,应确保基本居住需求得到满足,避免不必要的额外负担。 (二)积累购房首付款 设定一个目标,并合理分配收入。每月从固定收入中留出一部分资金,并制定一个定期定额的计划。开通定期定额储蓄计划后,每月必须固定提出一笔资金,从而使可用资金减少。这样,消费将更加理性。 (三)学习购房常识 由于购房涉及金额较大,购买房产是一项较为专业的行为
-
购房网签需注意什么细节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181、一定要审查开发商是否具有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有了预售证,则通常开发商也具有了土地使用证、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许可证等。这是买房能否办房产证的关键。 2、一定要采用房地产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标准房屋买卖合同文本,并按照文本中所列条款逐条逐项填写,千万不能马虎。 3、一定要注意合同条款中双方所填写的内容中权利与义务是否对等。 4、面积确认及面积差异处理。如果选择按套内建筑面积为依据进行面积确认及面积差
-
买房子要注意什么购买者在购房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几个细节有哪些西藏在线咨询 2022-02-11第一,购房前的准备,购房者首先应该慎重的选择一个物业的项目,就是你准备购买什么样的房子,首先应该考虑它本身所处的地理位置、户型以及它周边的环境,非常重要的一点应该对开发商的资信进行一个了解,就是说在购房前购房者应该对你选择的物业项目有一些最基本的了解。这些基本的了解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对开发商的资信进行了解。第二,签订认购书和商品买卖合同,这里包括签订补充条款。购房者在签订认购书和商品买卖合同的时候,
-
签购房合同前应注意哪些细节,签购房合同前需注意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3-07-121、(1)房屋买卖合同需要采用书面形式,买卖双方需将买卖房屋的位置、面积、价金等约定于书面。 (2)在城镇买卖房屋之所有权须经房屋登记机构登记后,才发生转移,如未登记,即使交付,也不发生权利转移效果。 (3)出卖共有房屋或出租房屋时,其他共有人或承租人享有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购买权。 (4)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自愿、公平及诚实信用的原则订立合同,任何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为体现双方自愿的原则
-
买二手房购房合同的写写细节要注意什么云南在线咨询 2023-07-05购房者在签订二手房合同时要关注以下细节: 1、房屋手续是否齐全; 2、房屋产权是否明晰; 3、核实房产是否抵押、租赁或被司法机关查封; 4、土地情况是否清晰; 5、购买的房屋是公房或经济适用房,应了解这些房屋是否可以交易; 6、物管费用是否拖欠; 7、估算税费负担; 8、合同约定是否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