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承包期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怎么办
承包期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处理方式是: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劳务承包合同的期限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合同,而且劳务合同期限低于3个月的,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那么不能约定试用期。3个月以上的劳务合同期限,那么根据劳务合同约定的试用期来决定合同期限。
三、劳务承包合同的内容
劳务承包合同范本内容:发包方和承包方具体信息;工程名称;工程地址;建筑面积;施工内容;承包范围;承包方式;承包金额;计算方式;图纸;项目经理;结算办法;工期要求;施工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双方责任及工作;其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主要条款与示范文本】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n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n (二)标的;\n(三)数量;\n(四)质量;\n(五)价款或者报酬;\n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n (七)违约责任;\n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n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
劳动者与个人承包经营者发生争议哪些人作为共同当事人
69人看过
-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要提出申诉的
317人看过
-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指当事人什么之日
159人看过
-
未签劳动合同发生争议的处理,发生劳动合同争议怎么办
252人看过
-
当事人之间就调解协议发生争议怎么办
419人看过
-
人事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怎样处理争议
358人看过
-
公司发生劳动争议怎么办,公司发生劳动争议怎么办?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六条的规定,争议双方当事人应当采取合法的途径解决彼此间的争议,这主要有四个途径。(1)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采取其他方式解决。(2)通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解决。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设在企业工会,可找到他们来解决纠纷。(3)上述途径走完后,仍解决不了问题,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
发生劳动争议怎么办, 怎么解决劳动争议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2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调解决。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
-
劳动争议发生后如果当事人未通知劳动者解决应怎么办陕西在线咨询 2022-05-08可以劳动仲裁维权,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
-
如何避免劳动争议,发生劳动争议用人单位怎么办贵州在线咨询 2023-03-01用人单位与员工发生劳动纠纷有下列解决途径: 1.协商。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调解。发生纠纷可以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调解解决。 3.仲裁。纠纷当事人可以向县(区)市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诉讼。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因为发包期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者依法向法院起诉的,应如何列当事人?河南在线咨询 2021-11-15除用人单位对外发包外,实践中还存在用人单位对内发包的情况。也就是说,由单位内部员工承包的部分生产经营项目或机构。在内部承包中,无论承包人是谁,都只有有限的就业自主权。其特点是劳动者仍与用人单位而不是承包人签订劳动合同,承包人一般只能在本单位内部决定劳动者的工作岗位。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劳动者与内部承包商建立劳动关系的问题,因此在内部承包期间,劳动者只能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此外,在内部承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