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社保代缴和虚假劳动关系的风险因素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6 21:23:51 488 人看过

因为用人单位给非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意味着跟这些人员在存在着表面劳动关系,这些人员就“有权”要求单位支付工资,甚至还可以索取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虚假离婚有什么风险

假离婚的风险:

(1)财产风险:共同财产可能变成一方的婚前财产。法律明确规定了一方的婚前财产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一对夫妻原有两套房属共有财产,假离婚在离婚协议上约定两套房屋归一方所有,即使后来复婚,这两套房都属于一方的婚前财产。

(2)假戏真做风险。有些假离婚者本来已经约定,在实现不正当的目的之后再行复婚。然而,离婚之后有些人却假戏真做,一方见异思迁,抛弃另一方,拒绝复婚。

《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2日 15:0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社保相关文章
  • 代缴社保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劳动关系是最好确定的了,因为自己在公司中,一直在工作而且周围的同事也有,虽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工资条也是有的,所以劳动关系很好确定,那么代缴社保劳动关系是否成立。代缴社会保险不一定成立劳动关系。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中,做出了这样的规定:“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判断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应从分析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入手,即需要审查双方是否有建立劳动关系的合意、一方是否接受另一方的指挥和管理、一方是否从事另一方安排的劳动、一方提供的劳动是否系另一方业务的组成部分等。代为办理用工登记手
    2023-05-04
    466人看过
  • 骗社保是否犯法:虚构劳动关系涉及法律问题探讨
    虚构劳动关系骗保犯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虚构劳动关系骗取社保是违反法律规定的。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虚构劳动关系缴纳社保处罚谁虚构劳动关系,申领社会保险待遇的行为,一旦查实,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处以涉案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虚构劳动关系已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还,还会处以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7-11
    425人看过
  •  探讨确认劳动关系的途径和方法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签订劳动合同的,以劳动合同订立双方确认劳动关系。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签订劳动合同的,以劳动合同订立双方确认劳动关系。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没 有 签 订 劳 动 合 同 : 如 何 认 定 双 方 存 在 劳 动 关 系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即存在。然而,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尚未签订劳
    2023-09-01
    59人看过
  • 探讨相邻关系法律问题的影响因素
    相邻关系的法律规定有:相邻各方在行使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应当互相协作,兼顾相邻人的利益;处理因相邻关系发生的纠纷时应从有利于有效合理的使用财产,有利于生产和生活出发。相邻关系包括用水、排水相邻关系;通行相邻关系;土地相邻关系;通风、采光和日照相邻关系。相邻关系的特点是什么(一)相邻范围扩大传统的相邻关系是以不动产的相互毗邻为前提而存在的,相邻环境关系则不一定是严格的土地的连接,而主要是基于环境的生物性、地理上的整体性、生态的连锁性和环境影响的广泛性而发生的更大范围的"相邻"。这种"相邻"意味着只要他人不动产的使用对自己不动产的使用产生影响,或者说对本人不动产的使用影响到他人不动产使用的整个辐射面积和空间。(二)客体的生态性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因为对人们有用、能定分止争才有成为法律客体的必要,因而判断法律客体的条件即是否对主体有益。所以法律上的客体本身就是一种利益,而物、知识产权等不过是这种利益的载
    2023-07-08
    263人看过
  • 探讨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关键差异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的区别是:1.法定模式不同。劳动法律关系是符合法定模式的劳动关系;而事实劳动关系则完全或部分不符合法定模式,一般称为劳务关系。2.内容设定不同。3.法律保障不同。劳动法律关系由法律规定保障;事实劳动关系如果不能依法对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强制其终止。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一)主体不同,劳动关系一方是符合劳动年龄并具有与履行劳动合同义务相适应能力的自然人,另一方是符合劳动法所规定条件的用人单位;而劳务关系不限于自然人与用人单位之间,还可以是单位之间,自然人之间,并且可能是两个主体以上。(二)关系不同,劳动关系中形成的是管理与被管理、监督与被监督、指挥与被指挥的隶属雇佣关系;劳务关系是平等主体依据双方约定所形成的一种财产关系,不存在人身的隶属性。劳动关系指用人单位雇佣经营业务用工。(三)关系的稳定性不同,劳动关系比较稳定,反映的是一种持续的生产资料、劳动者
    2023-07-08
    114人看过
  • 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探讨两者的界定
    劳务协议和劳动合同的区别如下:1、两者的法律性质不同,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属于劳动法的范畴;劳动合同是建立民事经济法律关系的依据;2、合同主体不同,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3、合同主体的地位不同,劳动合同签订后,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员,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从属性;4、法律干预程度不同,劳动合同支付的劳动报酬称为工资,具有按劳动分配的性质,工资应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5、确定报酬原则不同,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数量和国家的有关规定支付劳动报酬。劳动合同和编制区别具体有哪些方面一,劳动合同和编制区别具体有哪些方面1、招聘方式不同:合同工是通过人事部门发布招聘信息,通过面试流程后,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的是劳动关系;编制工则是通过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和部队军官转业安置等方式获得工作。2、工作权限不同:合同工只能是协助执法;而编制工则具有执法权,可
    2023-07-17
    353人看过
  • 探讨劳动关系认定的标准
    确定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是劳动合同。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考以下凭证: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各种社会保险费支付记录;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聘登记表、登记表等招聘记录;4、考勤记录;5、其他工人的证言等。如何认定劳动关系?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2023-07-05
    105人看过
  • 解除劳动关系的风险和影响
    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终止导致劳动关系的自然解除。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等情形,劳动合同即行终止。其他公司解除劳动关系的补偿1、协商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2、因病或非因工伤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个月工资,重病加50%,绝症加100%)3、不能胜任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4、客观变化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5、经济裁员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6、逾期给付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额外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的50%)《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
    2023-07-06
    476人看过
  • 单位代缴社保劳动关系如何确定
    代缴社会保险不一定成立劳动关系。社会保险的缴纳一般都是企业和职工共同承担的,但是对于没有工作的人来说,就需要挂靠单位代缴社会保险。代缴社保劳动关系在劳动法中有明确的规定,个人与代缴单位之间实际上并不存在实际的劳动关系,只是一种依托关系。但是对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纠纷时,又没有签订过书面正式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可以通过用人单位为其缴纳的社会保险以及其他用工记录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社会保险缴费记录是证明劳动关系的重要证据,代替缴纳社保的,可以确定劳动者与缴费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四)考勤记录
    2023-02-25
    53人看过
  • 小心虚假劳动关系
    仲裁委员会
    有的企业雇用了劳动者,却不与之签订劳动合同;有的企业没有雇用劳动者,却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本期案例提醒职场中人,认清虚假劳动关系,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雇主另有其人】裘某于2001年7月进入上海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自2001年7月14日起到2002年7月13日止)。合同到期后,上海公司并未与裘某续约。因此,裘某要求上海公司为自己办理退工手续,但公司迟迟不办。上海公司认为,裘某从未在公司工作过。她一直为北京的某医药药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公司)工作,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尽管上海公司向裘某支付工资并缴纳“四金”,但实际上,这笔钱都是北京公司出的。所以,上海公司并没有义务为裘某办理退工手续。而且,裘某的档案已经被该北京公司拿走了,上海公司方面根本无法为其办理退工。【法院追加第三人】公司拒不办理退工手续,裘某只得于2003年1月2
    2023-06-10
    179人看过
  • 探究骗社保行为:法律视角下的虚构劳动关系
    虚构劳动关系骗保犯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虚构劳动关系骗取社保是违反法律规定的。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虚构劳动关系缴纳社保处罚谁虚构劳动关系,申领社会保险待遇的行为,一旦查实,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处以涉案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虚构劳动关系已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还,还会处以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7-11
    254人看过
  • 多重劳动关系的合法性探讨
    1、多重劳动关系的存在是不合法。2、一般认为,我国的劳动立法体系没有明确承认双重劳动关系,即一个劳动者在同一时间段内只能与一个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同时与另一个用人单位存在的只能是劳务关系。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七十二条又规定了“非全日制用工”,这种规定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允许劳动者建立双重或多重劳动关系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中劳动者如果同时与两家以上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一旦发生劳动争议,用人单位往往据此互相推诿,试图借助法律上的漏洞来逃脱应承担的责任,这样劳动者的合法利益就难以得到保全。因此我国绝大部分劳动法专家都认为,在相关法律法规健全之前,我国不适宜承认双重劳动关系。我国承认多重劳动关系是什么意思对于全职人员从事兼职的情形,我国法律法规并不鼓励,但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允许职工在完成8小时工作任务外;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第二职业,前提是不影响本职工作。如果因为兼
    2023-07-06
    270人看过
  • 劳动关系的特征:探讨与分析
    事实劳动关系的特征:1、复杂性,事实劳动关系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涉及面广、人数众多;2、特殊性,事实劳动关系与非法劳动关系有着主体、内容、保护手段等方面的本质区别;3、合法性,事实劳动关系依照现行法律的规定属于有效的劳动关系,具有合法性;4、隐匿性,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不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只有在事实劳动关系引发时才引起人们的注意。劳动关系具有哪些法律特征(1)劳动关系主体之间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客观上的隶属性。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或服务,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劳动关系。同时,劳动者作为用人单位的成员,在实现劳动过程中理所当然地应当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用人单位的管理,双方形成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2)劳动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劳动者只有与用人单位提供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才能与
    2023-08-09
    142人看过
  • 代办社保是否劳动关系?
    一、代办社保是否劳动关系?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建立劳动关系的前提是存在用工,即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没有用工关系,仅凭社保缴费记录凭证,不能证明双方已建立劳动关系。2.代缴社保违法。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因此,缴纳社保的主体是成立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和职工。另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五十七条、第五十八条规定,社会保险登记为属地登记,应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社会保险机构办理。总之,职工必须签订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才能通过单位缴纳社会保险。如果双方没有建议劳动合同关系,只是通过挂靠代理公司来缴纳社保,在法律上是不允许。二、异地人员自己如何缴纳社保?异地户籍人员如果想要在当地办理社保,需要申请“社保转移”手续,其具体办理流程如下:1、参保人员在新就业地按规定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缴费后,由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向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基本养
    2023-04-13
    168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社保
    词条

    社保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保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更多>

    #社保
    相关咨询
    • 代缴社保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8-31
      代缴社会保险不一定成立劳动关系。判断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应从分析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入手,即需要审查双方是否有建立劳动关系的合意、一方是否接受另一方的指挥和管理、一方是否从事另一方安排的劳动、一方提供的劳动是否系另一方业务的组成部分等。
    • 离职与解除劳动关系的关系探讨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1-24
      并非所有离开工作岗位的情况都是辞职。辞职是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协议的意愿,是出于劳动者自身动机驱动;而解除劳动协议是劳动者与雇佣机构达成共识的结果,雇主可以发布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这是法律规定的程序。 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是在劳动合同签订生效后、合同期限内,由于某种特定事由导致劳资双方中的任意一方提出或双方决定提前解除劳动联系时产生的文件。 离职证明是雇佣机构与员工解除劳动联系的书面凭证,是雇
    • 劳动关系是否有风险代理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07
      需要看情况,如果是劳务仲裁的话,劳动关系确认是劳动仲裁的前置程序,是具有“劳动关系争议提出书面仲裁申请”的前提条件的。如果不是劳务仲裁,则不一定要存在劳务关系。根据劳动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21〕12号)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
    • 代缴社保劳动合同公司是否存在风险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01
      《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等均明确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必须参加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法》虽然强制用人单位必须为职工缴纳社保费,这是用人单位的强制性义务,但并没有禁止用人单位为非本单位职工缴纳社保费用。这种行为并不损害国家和第三人的利益。职工和企业创造条件,符合缴纳社保费的要求,并不损害他人的利益。 其次,用人单位为非本单位职工缴纳社保费有其合理性,有利于实现部分人员的社保权利。参保人员由于户籍限制等原因,
    • 社保缴费是外服代缴的,劳动关系证明怎么开
      山西在线咨询 2024-09-19
      证明劳动关系证据:除劳动合同以外,可以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还是许多的。一般情况下还有: 1、工资单; 2、各类社保卡,包括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等; 3、招工表; 4、劳动局的备案表; 5、工作证; 6、上岗卡; 7、报销凭据; 8、出差介绍信; 10、出勤表包括打卡记录; 11、岗位职务签字,比如保管员的签字、化验员的签字12、供销合同的签字; 13、广告,比如作为联系人等证据; 14、证人证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