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能力鉴定行为则是在工伤认定决定作出以后,多长时间申请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可以申请鉴定,鉴定委员会收到申请后60日内作出,必要时可延长30天。
一、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所需材料
1、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表上贴上本人的一寸近期免冠照片,若有单位负责则压照片盖上单位公章;个人申请需提供单位名称、单位详细地址、单位联系人姓名及电话,并且当场通知单位联系人。
2、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及复印件。
3、携带被鉴定人本人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4、提供完整连续的病历材料其中,住院的需要提供住院病志原件(持患者本人身份证到医院病案室复印病志,同时加盖医院病案管理专用章之后即病志原件),原件被鉴定中心保留,再用可以再去病案室再提。
未住院的需提供急诊或门诊的病志原件并复印件、诊断书及辅助检查报告单原件并复印件,审核原件保留复印件。
二、劳动能力鉴定费用谁出
1、如果初次鉴定的申请是由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提出的,鉴定费则由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在提起申请时预先垫付,日后在收取工伤待遇费用时一并向保险机构或者用人单位索取。
2、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对初级鉴定有异议而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起重新鉴定申请的,同样需要按照上述收费标准缴纳鉴定费。
3、重新鉴定的鉴定费由申请人预先垫付,如果重新鉴定的结论与初级鉴定的结论一致的,鉴定费用则由申请人负担,重新鉴定申请由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提出的,鉴定费由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承担,而不再转嫁给用人单位。
4、如果重新鉴定的结论与初级鉴定的结论不一致,鉴定费用则由作出初级鉴定结论的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担。
-
劳动局面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什么时候能下来
449人看过
-
伤残等级鉴定什么时候做比较合适,伤残等级鉴定应当怎么鉴定
218人看过
-
工伤鉴定等级标准(劳动能力鉴定)
265人看过
-
厦门市工伤职工如何申请劳动能力等级鉴定
121人看过
-
伤残等级与劳动能力鉴定等级相对应吗
200人看过
-
劳动能力鉴定没有等级能赔偿吗
83人看过
直系亲属一般指的是两者之间存在直接的血缘联系的亲属,其中包含有配偶、公婆、岳父母、子女及其配偶、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其配偶、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等等,如果养父母因为收养、或者抚养关系也能成为直系亲属的关系,例如收养人与收养的... 更多>
-
劳动局面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什么时候能下来香港在线咨询 2021-11-18《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规定,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对复查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按照本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再次申请鉴定。
-
申请了劳动能力鉴定,最新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等级诉讼时效为多少年?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01与用人单位就工伤赔偿的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 根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条、第二十七条规定,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就工伤保险待遇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附:《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
-
请帮忙鉴定劳动能力伤残等级甘肃在线咨询 2022-06-28其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和护理依赖程度进行等级鉴定,一般分为1至10级。 符合评残标准1级至4级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5级至6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7级至10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职工伤残待遇的确定和工伤职工的安置,以评定的伤残等级为主要依据。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的标准具体划分为: (1)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或能够自理的,视残情分别划入到1~4级。 (2)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
申请伤残等级鉴定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澳门在线咨询 2023-04-121、一般医疗终结3个月以后就可评定伤残了,但是有的损伤还是依具体治疗情况确定。 2、伤残致残情况大致分为三类:器官损伤、功能障碍、职业病损伤。 (1)器官损伤。 器官损伤是工伤造成某人体器官肢体的直接损伤或者缺失,如手被机器绞断等,另外,由于器官功能严重衰竭、肢体严重损伤、感染而采取的器官切除和截肢手术也可以包括在器官损伤中。虽然器官的损伤缺失较为直观和具体,评定分级也有严格清晰的限定,在损伤发生
-
劳动能力等级等级鉴定为九级怎么赔偿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18九级伤残赔偿:1、医疗费医疗费=诊疗金额+药品金额+住院服务金额康复性治疗费=医疗费=诊疗金额+药品金额+住院服务金额2、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职工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人数×天数×70%3、交通食宿费交通食宿费=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职工因公出差交通费标准×往返次数+职工因公出差住宿费标准×天数+职工因公出差伙食费标准×天数4、辅助器具费辅助器具费=配置标准×器具数量5、停工留薪期内的